周曉勇
三百多個學生,二十多個在職教師,就是這樣一所鄉村小學,卻在藝術教育上闖出了一方新天地。南通市如東縣豐利鎮石屏小學一直在追尋既能展現本土特色,又符合當下藝術教育發展的道路,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基。
電腦繪畫——手指端的藝術
2008年,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學校教學課程的更新,借著科技的東風,石屏小學組建了電腦繪畫社團。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剛組建的電腦繪畫社團面臨著沒有設備、沒有教材、沒有電繪教學經驗的困境。面對捉襟見肘的學校經費狀況,社團借用學校機房舉辦活動。市面上沒有適合小學生使用的電腦繪畫教材,主流的專業電腦繪畫軟件也比較少。所以,社團一開始選擇的是學生較熟悉的系統自帶的畫圖軟件。簡單技法的應用加上顏色的搭配,學生們很快便喜歡上這種新穎的繪畫形式。第一次參賽就獲得了縣級獎,給學生們帶來了驚喜。隨著社團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學生們對繪畫造型有了更高的要求,畫圖軟件在造型繪制上的缺陷及簡單化的繪畫效果已不能滿足作品的需要。
2009年,社團活動改用Photoshop專業圖像處理軟件作為繪畫平臺。強大的造型能力,豐富的渲染效果,為學生們的繪畫之路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2011年7月,全國第十二屆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在山東濟南舉行,學校社團選手陳蘇云經過現場激烈角逐,獲得二等獎,他也成為如東縣小學生全國電腦繪畫歷史上獲獎的第一人。次年,隊員孫天嬌再次獲此殊榮。
經過幾年的不斷嘗試,石屏小學積累了大量創作方面的經驗,探索出了適合中小學生電腦美術創作的方法。2012年學校校本課程——“電腦繪畫”孕育而生。從此,它成為了電腦繪畫社團的活動教材。
歷年來,石屏小學學生電腦繪畫作品獲得國家級獎3人次,省級獎18人次,市級獎27人次,縣級獎52人次,教練員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輔導獎。2015年學校社團被評為如東縣優秀社團。
紙藝坊——剪刀上的藝術
為了讓學生對家鄉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建立民族文化自信,2017年“紙藝坊”學生社團成立了。“紙藝坊”以本地民間剪紙文化為主要切入點,加入民間繪畫及紙偶造型內容,全方位引導學生感受紙在傳統藝術中的靈活運用。
為了能讓學生有更隨性的思維,能更自由地表達,剪紙技法選擇了傳統民間剪紙中的自由剪法,舍棄了對工具和技術熟練度要求更高的刻法。讓學生在紙上構思,直接用剪刀去剪刻。一條條生動的線條,一個個充滿稚氣的形象,渾然天成,印證了現代藝術大師馬蒂斯說過的一句話:“剪刀比畫筆更敏捷。”通過在社團日常教學中的摸索以及全校十二個班級的推廣,教學效果顯著,大家不僅都會剪紙,還做到了拿起剪刀就能剪。
把剪刀拿在手中,讓剪紙留在心里。社團成立兩年,社員多次在省、市、縣獲獎。2018年,在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的校園藝術節作品系列評比中,一名隊員的作品獲省二等獎,另有兩名隊員獲市一等獎,四名隊員分獲縣一、二等獎。社團“紙藝坊”獲縣手工坊評比一等獎。2019年6月,澳大利亞記者蘭博來訪,觀摩了社員的剪紙表演,為社員精湛的剪紙技術所折服。
小青腳愛鳥社——行走的藝術
2019年,學校學生認識了極危物種勺嘴鷸,結識了為保護勺嘴鷸而一直努力的上海公益組織“勺嘴鷸在中國”。他們為保護生態而奔走呼吁的這份社會責任感打動了石屏小學的師生們。在他們的幫助下,學校斥資建設了勺嘴鷸教室,成為如東縣勺嘴鷸保護宣傳教育基地。2019年7月,社團輔導員隨勺嘴鷸保護機構遠赴福建進行了為期7天的野外生態培訓。野外識草、密林尋鳥、活動策劃、生態制作……一系列的培訓為學校社團的成立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
2019年11月,石屏小學歷史上第一個公益社團——“小青腳愛鳥社”成立了。
為了宣傳勺嘴鷸,學生們自發組織了地方生態情境繪畫活動。利用雙休日去觀察生活,上網搜集勺嘴鷸以及當地其他鳥類活動的資料,收集與生態相關的實物,創作了許多勺嘴鷸主題作品。一幅幅充滿稚趣的剪紙,一件件形態逼真、刻畫細膩的椅子彩繪,一張張惟妙惟肖的鳥主題素描,一個個憨態可掬的泥塑鳥偶……這些無一不展現著學生們對生態保護、獻力家鄉的熱情。
通過這些作品的展示宣傳,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開始了解勺嘴鷸、關注身邊的鳥類,紛紛加入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志愿者隊伍中來,他們中的大部分學生發展成為小青腳愛鳥社社員。
在元旦到來之際,小青腳愛鳥社與連云港市墟溝小學的小胡蘿卜觀鳥社進行了迎新年互寄明信片的聯誼活動。一張張精美的明信片不僅送去了祝福、建立了友誼,而且展現了兩地學生對生態保護的熱情。愛護勺嘴鷸,保護生態環境,石小人一直在路上。
昨天與今天,石屏小學的藝術社團之路走得踏實而堅定。石小人堅信:明天,藝術社團之路一定能帶給他們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