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果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中醫院婦產科 南陽473000)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 h 內產婦出血量>500 ml 的癥狀,產后出血是產婦分娩嚴重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約占分娩總數的3%,可出現呼吸窘迫、凝血障礙,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1]。產后出血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宮縮乏力、產道撕裂傷、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等,而宮縮乏力是臨床最常見的原因,及時進行有效的出血防治和治療,對改善產婦預后至關重要[2]。本研究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聯合卡前列甲酯栓應用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防治中,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1 月~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孕產婦為研究對象,根據病情需要均進行剖宮產分娩,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 例。觀察組年齡22~37 歲,平均(27.65±4.03)歲;孕周38~41 周,平均(39.85±0.29)周;孕次1~3 次,平均(1.47±0.32)次;危險因素:瘢痕子宮21 例,巨大兒16 例,多胎妊娠3 例。對照組年齡23~38 歲,平均(27.49±4.11)歲;孕周38~41 周,平均(39.96±0.21)周;孕次1~3 次,平均(1.45±0.37)次;危險因素:瘢痕子宮20 例,巨大兒15 例,多胎妊娠5 例。兩組產婦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產婦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內科合并癥者;凝血功能障礙者;伴有精神疾病或不能遵從醫囑者;對本次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胎兒胎盤娩出后,術者立即戴無菌手套,將1 mg 卡前列甲酯栓(國藥準字H10800007)置入產婦陰道,貼附于陰道前壁下1/3處約2 min。觀察組在胎兒胎盤娩出后即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94183)聯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療,于子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若出血量加大或注射后止血效果不理想,可在15~30 min 后給予重復注射1 次,卡前列甲酯栓給藥劑量和方法同對照組。兩組給藥后若產婦仍存在明顯宮縮乏力、活動性出血或宮體過軟等現象,則應立即更換其他止血方式,必要時行子宮切除。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產后2 h出血量、產后24 h 出血量)、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臨床療效。(1)產后出血量評定[3]。使用容積法、面積法、稱重法計算產后2 h 及產后24 h 出血量。容積法:出血量=術中負壓瓶內容量-羊水量-生理鹽水量;面積法:術中使用紗布數量及紗布面積計算,1 ml 出血量=1 cm2面積;稱重法:出血量=(術后消毒衛生墊重量-術前消毒衛生墊重量)/1.05+(術后手術布類物品重量-術前手術布類物品重量)/1.05。出血量=容積法血量+面積法血量+稱重法血量。(2)臨床療效評估[4]。顯效:治療后15 min 內子宮收縮明顯,產婦陰道內出血量顯著降低,生命體征平穩;有效:治療后30 min 內子宮收縮良好,產婦陰道流血減少;無效:多次使用藥物后子宮仍收縮乏力,陰道出血量未見減少。臨床總有效=(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中獲得的所有數據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21.0 中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2 h、24 h 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比較(ml,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比較(ml,
組別 n 產后2 h 產后24 h觀察組40160.92±21.33187.11±17.54對照組40227.64±23.42270.41±19.25 t 11.57312.062 P 0.0000.000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產婦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產婦給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產婦給藥后均無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發生。
產后出血是臨床常見疾病,若不及時控制,隨著出血量增多、出血時間延長可導致凝血障礙或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癥發生,嚴重者可能進行子宮切除,對生育功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嚴重威脅生命安全[5]。宮縮乏力是臨床常見的產后出血誘因,因此有效預防、控制宮縮乏力所致產后出血,對減少產后大出血率、提高產婦生命安全意義重大。
防治產后出血的關鍵是立即止血、補充血容量、防止感染及糾正休克。既往臨床常用紗布填塞、子宮按摩或縮宮素進行預防及治療出血。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且經陰道給藥可直達作用部位,但該藥半衰期較短,代謝迅速,當藥物濃度達到一定飽和程度后難以提高子宮收縮效果[6]。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為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鹽溶液,能對Ga2+載體產生作用,提高肌細胞內Ga2+濃度,同時還能抑制腺苷酸環化酶,進一步提高漿胞內Ga2+濃度,促進子宮收縮,有效避免因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的產后出血,同時也可促進子宮內殘留物的排出,降低出血及感染風險。另外,該藥生物活性及半衰期更長,能長時間發揮有效作用,且單次用藥量較少[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后2 h、24 h 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產婦給藥后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與袁麗[8]研究結果相似。綜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卡前列甲酯栓的應用,可有效防治宮縮乏力產后出血,有效減少產后出血量,提高臨床療效,且不良反應較少。值得注意的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藥對平滑肌具有較強的收縮功能,故哮喘患者應避免使用,以免發生嚴重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