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正佳 覃磊 韋里軍
摘 要:廣西作為全國重要的糖料蔗生產種植基地之一,其中桂中地區的氣候與生態環境最適宜甘蔗的生產。從當前市場上可以看出,廣西目前的蔗糖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市場前景較為廣闊,面對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的情況,廣西甘蔗種植與蔗糖產業都將迎來新的挑戰。為確保廣西甘蔗產業能夠得到穩定的生產與發展,本文將根據當前雙高甘蔗基地的現狀與未來的發展進行分析,以探討廣西蔗糖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雙高甘蔗;發展;甘蔗種植基地
中圖分類號:S566.1
文獻標識碼:A
廣西蔗糖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立足于區域優勢,因地制宜,在確保糧食生產穩步增長的基礎上主要利用旱地和宜蔗荒地發展糖料蔗生產,不僅解決了糧蔗用地的矛盾,同時還實現了糖料生產向優勢區域的轉移。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廣西甘蔗種植區域從桂東南、桂北逐漸向桂南、桂中優勢地區轉移,優化了生產區域布局,有力地促進了廣西地區糖料蔗的生產發展。由于蔗糖產業的發展對廣西的經濟發展能夠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不斷提升甘蔗規模與生產水平,促進雙高甘蔗基地的建設,促使甘蔗產量與經濟效益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
1 雙高甘蔗基地建設背景
2020年廣西出臺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辦電〔2020〕60號)中,提出主要目標是在3a內,全面推廣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實現新植蔗脫毒,全面覆蓋種植健康種苗,每667m2產量提高20%以上,甘蔗糖分提高0.5%~1%[1];機械化生產得到有效推廣,并使雙高甘蔗基地中機收率達到50%。要求到2020年,廣西要確保甘蔗種植面積達到749916hm2,并力爭完成88.58hm2的種植面積。細化年度任務為:2020年確保完成22.51hm2,力爭完成26.57hm2;2021年確保完成22.51hm2,力爭完成26.57hm2;2022年確保完成29.97hm2,力爭完成35.43hm2。
同時全面推動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要求在2022—2023年的榨季使用農業機械完成26.91hm2的深耕、粉壟整地工作、旋耕33.57hm2、開行19.98hm2、聯合種植6.99hm2、中耕培土39.96hm2、植保18.65hm2、收獲23.31hm2、蔗葉粉碎還田9.99hm2,機收運輸63.27hm2。高效機收基地以獎代補累計確保完成6.90hm2,力爭完成8.38hm2[2]。其中在關于廣西雙高甘蔗基地糖料蔗脫毒、健康種苗推廣任務中,柳州市需要在當前甘蔗種植面積6.92hm2的基礎上,到2022年前擴大到8.17hm2。
柳州市目前已經完成了3.09hm2雙高甘蔗基地土地整治、建設任務,并且截至2019年底完成土地整治3.23hm2,土地整治復核面積3.01hm2;通過土地整治驗收面積3.00hm2,通過水利化驗收面積1.67hm2,在全區排名第2。
2 雙高甘蔗基地現狀
2.1 種植良種化有待完善
在雙高基地普及并實施種植良種化后,能夠發現近幾年良種覆蓋率明顯提升,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良種繁育基地的供種能力無法滿足當前雙高基地中的良種需求;部分地區保護嚴重,不能在跨區的情況下運輸種苗,導致良種繁殖各級基地之間執法協調良種數量不平衡;部分良種繁育基地中缺乏科學合理的種苗繁殖技術,導致繁育品種質量達不到統一水平,出現種子質量差、繁育速度慢等多種問題。
2.2 經營規模有待完善
自開始建設雙高甘蔗基地以來,全區基地正在逐漸展開經營規模化管理,但從柳州目前的經營方式來看,仍然以建立農村合作社的方式進行經營,通過小塊并大塊的方式將土地重新分配給蔗農,在前期使用這樣的方式能夠有助于推進雙高甘蔗基地的建設,但在后期會出現無法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的問題,并且不利于后期推動甘蔗生產、種植全程機械化。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雙高甘蔗基地存在種植其它作物的現象,如種植水果和桉樹,這些都不利于雙高甘蔗基地的長遠發展。
2.3 水利現代化有待完善、落實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涌現出了許多新型的灌溉技術,但在雙高甘蔗基地建設中仍然缺乏有利于甘蔗種植、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管理模式。并且多數雙高甘蔗基地中投入使用的灌溉設施,無法保證穩定的水分來源,導致許多設施無法發揮出原本的作用。由于雙高甘蔗基地會受到季節性、土地整治或其它客觀因素的影響,整個基地建設施工時間短,工作量較大,導致水利化設施建設較少,這些都不利于雙高甘蔗基地的長遠發展。
3 雙高甘蔗基地發展分析
3.1 構造可持續發展模式
要想使雙高甘蔗基地能夠得到持續性的發展,并以此促進廣西蔗糖產業的經濟效益提高,要對當前的雙高甘蔗基地進行全面地評估,并且定期對基地內的甘蔗種植情況進行調研,總結經驗,探索不同地區的雙高甘蔗基地建設與經營模式,構建符合當地特色的發展模式,將雙高甘蔗基地的作用發揮至最大。
3.2 加強甘蔗種植、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廣力度
甘蔗機械收獲會受地理位置、土地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降低收獲效率,而投入使用農業機械能夠使甘蔗的種植、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應當加強對農業機械的推廣力度??梢酝ㄟ^加大宣傳力度來提高蔗農對農業機械的認知程度,轉變蔗農認為農業機械收割會損傷甘蔗根部使來年產量降低這一錯誤認知;農業機械工作對土地的要求較高,若存在土地不平整等情況很難順利進行作業,在推廣先進農業機械的同時還需要加強研發適應小坡度的農業機械。
3.3 培育更多優良品種
優良的甘蔗品種是提高雙高甘蔗基地產量與質量的關鍵,同時對促進廣西蔗糖業的發展有著關鍵性作用。在甘蔗種植過程中要加強對高糖高產類品種的繁育與選擇,逐漸完善優良品種育種團隊,結合雙高基地內的種植經驗,建立具有較高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的團隊[3];要加強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以此提升雙高甘蔗基地的產業競爭能力,使甘蔗品種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要建立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并加強良種推廣工作,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要重視甘蔗種苗的脫毒工作,實現健康種苗的全面覆蓋,不斷提升甘蔗的產量與質量,提高雙高甘蔗基地內的經濟效益;促進甘蔗良種培育體系得到完善,通過在不同環境下進行研究,獲得多種優良甘蔗,促進甘蔗多元化生產,減少因品種淘汰而引起的一系列負面影響。
3.4 帶動機械化發展
與甘蔗種植成本不斷提升相反的是,農村勞動力正呈現下滑趨勢,因此更需要將甘蔗種植逐漸進行規?;c機械化生產管理,并以此促進廣西雙高甘蔗基地的建設。將機械化生產與甘蔗良種相結合,不同區域的生產條件、生產設施不同,其機械化水平也會有所不同,只有加強機械化的綜合效益,才能使農業機械在雙高甘蔗基地中投入使用;要加強農業機械與生產區域的結合,在廣西不同區域的生產條件各不相同,在生產條件較差的區域推行機械化生產的難度自然會有所提升,所以應當根據地區條件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投入生產,加強農業機械與甘蔗種植生產的結合。
3.5 促進雙高甘蔗基地發展
廣西的蔗糖業發展情況對全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通過加強雙高基地的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為了確保雙高甘蔗基地能夠持續性發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對雙高甘蔗基地內甘蔗栽培技術的研究,以低碳農業發展為前提展開甘蔗的種植,并且不斷提升甘蔗高產栽培技術,如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健康種苗培育等;加強甘蔗種植技術培訓,通過對蔗農、基層科技人員展開培訓,來推動雙高甘蔗基地的持續發展;創建新的工作機制,并且加大人力、物力與資金的投入,促進甘蔗產業的發展。維持農戶與企業之間的良好關系,對參與雙高甘蔗基地的企業進行一定程度扶持,為雙高甘蔗基地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只有不斷加強雙高甘蔗基地的建設工作,為雙高甘蔗的種植提供保障,才能確保甘蔗生產趨勢穩定,促進蔗糖業的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建設雙高甘蔗基地為蔗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種植土地條件的改善,能夠為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應用提供較大的發展空間,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能使甘蔗在種植過程中減少因自然因素造成的減產等情況。在設施和種植環境得到保障的同時應當大力推廣新品種與新型種植技術等,從多方面探索甘蔗高產栽培技術,促使甘蔗的產量與品質得到提高,為我國蔗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澤平,許煥明,陸志林,等.基于科技特派員扶貧工作對甘蔗“雙高”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為例[J].中國糖料,2017,39(04):68-70,78.
[2]李軍.廣西甘蔗“雙高”建設研究[J].吉林農業,2018(13):79.
[3]盧星高,范業賡,丘立杭,等.廣西“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現狀、問題及發展建議[J].熱帶農業科技,2019,42(02):51-54.
(責任編輯 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