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庚戌
摘 要:西瓜是喜溫不耐寒的作物,是夏天人們最喜愛的水果。近年來,利用日光溫室進行秋冬季西瓜生產,尤其是一些小果型禮品西瓜的生產,彌補了瓜菜市場的淡季稀缺。小果型西瓜皮薄、含糖量高,而且生長期短,果實從開花到成熟僅有26d左右,能趕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上市,因此,相對夏季大果型西瓜生產而言,小西瓜生產不僅縮短了生產周期,效益也相當可觀,是現(xiàn)在一些種植采摘園最為常見的種植品種。
關鍵詞:日光溫室;小西瓜;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51
文獻標識碼:A
西瓜喜歡溫暖、光照充足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為25~30℃,根系生長的最適溫度為30℃,低于15℃根系會停止生長。
1 育苗
1.1 品種選擇
日光溫室秋冬茬小西瓜生產多選用優(yōu)質、抗逆性好、耐低溫、皮薄且韌性好、耐貯運、容易坐果、含糖度高、適于密植的品種。
1.2 種子處理
為了防止種子帶病菌,可選晴天曬種2~3d,或者用1.5%福爾馬林溶液浸泡20min后取出,用清水洗凈藥液,然后用55℃溫水浸種15min,不斷攪拌至常溫后再浸種5~7h,然后置于25~28℃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3次以上,24~36h后待8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芽長小于0.3cm)。
1.3 播種時間
日光溫室秋冬茬小西瓜生產后期溫度低,生長期會延長,應當適時早播確保元旦、春節(jié)期間上市。適宜的播種期在8月底—9月初,定植時間9月底—10月初。
1.4 播種準備
播種常選擇營養(yǎng)缽或穴盤育苗,穴盤一般選用50穴規(guī)格。營養(yǎng)土常選用泥炭土、珍珠巖、有機肥,按6∶4∶1配比配制,其中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腐熟。每50L育苗基質中均勻拌入“苗菌敵”15g消毒殺菌,然后將基質含水量調至60%左右(用手握成團,手指縫有水滲出但不下滴,松開即散)裝入穴盤或營養(yǎng)缽中。
1.5 播種
用手指在穴盤或營養(yǎng)缽內的營養(yǎng)基質表面,戳出深度超過1cm的坑,將西瓜種子芽尖向下播入坑中,然后覆蓋1cm后的基質,澆透水。
1.6 播種后管理
播種后至出苗前,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15~20℃;出苗后白天22~28℃,夜間15~20℃。
播種后立即覆蓋薄膜保濕,上方遮蓋遮陽網,避免溫度過高營養(yǎng)缽(或穴盤)內基質水分蒸發(fā)過快和幼苗出土時被強光灼傷。當出苗率達到70%以上時,視天氣情況逐漸撤去遮陽網。苗期宜少澆水,寧干勿濕,避免幼苗徒長或濕度過大引發(fā)立枯病、猝倒病。定植前1d將營養(yǎng)缽(或穴盤)澆足水,定植前3d噴施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消毒,確保幼苗無菌定植。
2 定植
2.1 整地施肥
因小果型西瓜在溫室內生產需要進行吊蔓栽培,密度較大,要一次施足基肥。結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5000kg、優(yōu)質硫酸鉀型復合肥100kg、腐熟餅肥200kg,然后耕翻。定植前先起壟,壟上鋪設滴灌帶與主灌管連接,壟背寬70cm、底寬90cm,兩壟間相距50cm。
2.2 定植方式
秋冬茬小果型西瓜苗齡一般在25d左右,當瓜苗3葉1心時,選擇壯苗從營養(yǎng)缽(或穴盤)中帶坨取出進行定植。用打孔器在壟上打孔,將苗坨放入洞中,輕輕按實苗坨周圍的土壤。每壟定植雙行,壟上行距50cm,行間株距為40cm,每667m2溫室定植1700株左右。
3 田間管理
3.1 水肥管理
西瓜定植后盡快澆1次透水。在3~5d緩苗后,鋪設黑色地膜,將瓜苗輕輕破膜提出,再將破膜孔用土封嚴,隨后澆1次緩苗水,之后進入控水蹲苗階段。當瓜苗進入伸蔓期(甩蔓期)時需水增加,要澆1次催蔓水,并隨水追1次催蔓肥,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硫酸鉀5kg。在莖蔓迅速生長直至幼瓜開始膨大前,為了抑制營養(yǎng)生長,視土壤墑情盡量不再澆水。在雌花開放前后5~7d內不要澆水,以防落花落果。當幼瓜拳頭大小時,開始澆催瓜水,并結合澆水每667m2追施尿素10kg、硫酸鉀10kg。果實膨大中期(5~6成熟)再澆1水,注意澆水在晴天上午進行,采收前10d停止給水,防止裂瓜。
3.2 溫度管理
西瓜從定植到緩苗期,應保持白天溫度28~30℃,當溫度達到35℃時放風,晚上保持溫度18~20℃。緩苗后,生長期溫度白天保持26℃,夜間保持溫度16~18℃,以保證瓜的健康生長。在開花授粉期間,高溫會導致授粉不良,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25℃,夜間溫度為15~18℃。在幼瓜膨大期間,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夜間最低溫度為18℃。
3.3 光照管理
西瓜為長日照作物,秋冬季溫室西瓜生產需要加強光照管理,當光照不足時,可以通過清潔膜上的灰塵,以及在溫室后壁懸掛反光幕增加光照,必要時還可以增加光源進行補光。
3.4 授粉
日光溫室秋冬茬小西瓜生產,一定要進行人工或蟲媒輔助授粉。
3.4.1 人工授粉
一般西瓜第1朵雌花的結果能力差且容易形成畸形果,常選擇第2或第3朵雌花坐瓜。人工授粉應在9∶00左右進行。當雄花花粉散落時,取出雄花去除花瓣,均勻地將雄蕊的花粉抹到雌花的3個柱頭上。授粉后做好日期記錄。
3.4.2 熊峰授粉
由于熊蜂比蜜蜂較耐寒,日光溫室秋冬茬小西瓜生產常使用熊蜂授粉的方式。一般來說,一箱熊蜂(標準箱)工蜂有80只,可以為667m2溫室西瓜授粉,授粉時間可達42~56d。
3.5 整枝、吊蔓、吊瓜
溫室小果型西瓜栽培在甩蔓后開始吊蔓,整枝方法通常采用雙蔓整枝,其余側杈全部打掉。選留主蔓第2或第3朵雌花坐瓜,每棵保留1個果形端正的瓜即可。瓜重達到0.5kg時及時用網袋吊起,以防落瓜。
3.6 收獲
小果型禮品西瓜從授粉到成熟需25~28d,采收標準可以通過授粉標記日期計算,也可以通過觀察果實性狀來區(qū)分成熟度。成熟的西瓜果實,往往皮膚堅硬、光滑,臍和蒂略微收縮,果柄刺毛稀疏不顯,果柄附近的卷須已經枯萎。
4 病蟲害防治
日光溫室小西瓜栽培常見的病蟲害有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蚜蟲和潛葉蠅等。
4.1 枯萎病
瓜類土傳病害的一種,要采用綜合防治的方法。不與瓜類作物連作,或采用嫁接方式(如云南黑子南瓜作砧木)栽培。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發(fā)現(xiàn)枯萎病及時拔除病株燒毀。發(fā)病初期可以用60%的菌枯凈600倍液,或30%的DT殺菌劑35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300~500mL,每隔7~10d灌1次,連續(xù)灌3次。
4.2 病毒病
在整枝、吊蔓過程中操作不當,會造成病毒汁液由傷口侵入,蚜蟲危害也會傳毒。要及時消滅蚜蟲,使用高壟畦,覆蓋地膜,輪作倒茬,播種前種子消毒,定植前幼苗消毒等進行綜合預防。藥物防治可以用20%病毒A500倍液噴霧。
4.3 炭疽病
西瓜整個生育期均可能發(fā)生,以中、后期發(fā)病最重,低溫高濕有利于該病發(fā)生。綜合防治可對種子進行消毒,使用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營養(yǎng)基質育苗,溫室栽培加強濕度管理等。發(fā)病初期可以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噴霧,每7d噴1次,連續(xù)3~4次。
4.4 霜霉病
西瓜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全生育期均可發(fā)病。西瓜栽培期間應加強通風透光,防止積水。發(fā)病初期要及時用藥防治,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霉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4.5 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莖蔓,葉柄也可受害。白粉病防治要注意選擇抗病品種,加強溫室通風管理。發(fā)病初期,每667m2使用45%百菌清煙劑250g進行熏蒸過夜,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噴霧,每隔7d噴霧1次。
4.6 蚜蟲
溫室里全年可以發(fā)生。蚜蟲除了吸食西瓜汁液影響植物生長外,還能傳播病毒病。應及時清除雜草,覆蓋防蟲網或用銀灰膜驅避蚜蟲。可選用50%滅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二嗪農乳油1000倍液,每隔7d噴霧1次,連噴2~3次。
4.7 潛葉蠅
主要以幼蟲在葉片上、下表皮間潛食葉肉。防治要及時清除溫室內外寄生植物老葉,培育無蟲苗,溫室使用防蟲網,在成蟲盛發(fā)期設置誘蠅紙誘殺成蟲。化學防治應在幼蟲潛入葉肉前進行,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75%滅蠅胺可溫性粉劑3000~5000倍液噴霧,每隔7d噴霧1次,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李會松,高產,曹秀敏.日光溫室秋冬茬小果型西瓜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7(8):45-46.
[2]李海琴,曹亞峰,賀彥明,等.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術要點[J].蔬菜,2012(5):7-9.
(責任編輯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