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偉
摘 要 辦公建筑作為公共建筑中的一種類型,集中展現城市的文化及風貌。本文旨在討論多視角下現代辦公建筑的設計趨勢,對辦公建筑的立面設計和平面設計進行分析,對于立面設計要采取線條設計與色彩相結合的方法,對于平面設計要從具體的建筑類型入手,為使用者創造舒適的辦公環境。
關鍵詞 多層次空間;辦公建筑;平面設計
1現代辦公建筑的時代特征
1.1 辦公建筑的地域文化屬性
近年來,在全球化急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的交融已成為文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同時,城市文化與建筑文化趨同問題日益突出,我們既要反對全球化所帶來的過度趨同,又要依據實際情況適應這種變化[1]。在設計上,辦公建筑應吸收本地的風俗以及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底蘊,并將現代的技術融于其中,賦予新時代的特征,以此更好的彰顯辦公建筑所帶來的時代氣息和地域性。
1.2 功能價值的重新定位
辦公建筑作為城市的核心建筑之一,對城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它引導城市政治經濟活動的發展。因辦公建筑在城市中地位特殊,需要發揮其自身的優勢,成為城市的名片,北京的CBD中央商務區、重慶的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無不成為帶動城市的發展的重要動力。第二,辦公建筑是城市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載體。城市為人類的聚集和組織各種活動提供了空間,人們往往會對特定的場所產生相關的記憶,從而激發人們記憶痕跡的積淀。上海的金茂大廈、北京的“中國尊”吸取傳統的文化符號,金茂大廈取義中國的古塔,而“中國尊”流暢的形體似古代的禮器“尊”的造型,成為城市空間的載體,豐富城市文化。
1.3 理性創新辦公建筑形式
我國傳統的建筑方式講究中軸對稱、擇中而立。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更加趨向多元化。現代科技的飛速進步,施工技術和設計方法的不斷更新,促進百花齊放的辦公建筑形式。一方面,像上海凌空SOHO、喜馬拉雅中心等一批流線型建筑豐富了人們的視野,成為人們“打卡圣地”,而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如辦公建筑結構不合理、造價高昂等問題,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中國成為外國建筑師的試驗場,片面的追求“新”“奇”“異”,而缺乏起碼的公共價值,因此,我們應該提倡的是理性原則下辦公建筑形式創新。
2多視角下的辦公建筑的設計趨勢分析
2.1 辦公建筑的立面設計
(1)依據類型不同的立面特征。辦公建筑是人們日常辦公的場所。對于辦公建筑的設計,應依據不同的建筑類型,外立面強調建筑的性格特征。例如,對于司法辦公建筑等較為公正、嚴肅的場所,應選用較為規整的設計手法,盡量維持其莊重、嚴肅的立面風格。而對于一些金融辦公建筑,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在經濟上獲得一定的利潤,就要在風格的選擇上進行的創新,促使其經濟影響得到迅速的傳播。
(2)立面線條設計及色彩處理。對于辦公建筑設計,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對建筑中的線條進行有效地烘托,合理的運用色彩構成。現代辦公建筑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區,往往都是高層、超高層,建筑整體給人以豎向挺拔的姿態感,因此主體立面應以豎向線條加以組織,底層的裙房部分則可以平緩或與上層線條統一構成,從而想成上下統一的整體。而非中心區的多層辦公建筑,立面組織手法可以更加靈活多樣,以適當的色彩感加以襯托,讓辦公建筑更加具有特點。
不同類型的建筑立面手法各不相同,以為銀行辦公建筑設計為例,立面風格則應以簡潔為主,以適當的線條組織突出時代性,應避免過多的色彩渲染。以此不僅使得客戶在辦業務的時候耳目一新,也能夠使工作人員的辦公心情舒暢,從而間接提高銀行職員的工作效率。
(3)地域風格立面設計。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氣候條件和文化習俗迥異,辦公建筑的立面設計要從地域文化中汲取養分,采取適應當地氣候的風格樣式。在凱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中,“道路、節點、區域、界限、標志”作為城市記憶的重要的五個元素,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繼承地域文脈,適應當地自然氣候條件的辦公建筑,也必然會成為城市中人們記憶的一部分,使其產生精神上的共鳴。臺灣的101大樓是臺灣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其富有內涵的建筑形態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李祖原從中國傳統建筑物塔中抽象提取概念,將整棟建筑物寓意為中國的玲瓏寶塔,其上下分為八個層段,向上逐級收分,不僅巧妙的減小水平風荷載,降低高層建筑的結構造價,形式也與古塔的形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具有地域風格的立面設計,不能片面的理解為傳統符號的套用,更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流于形式的符號只是短時風氣,而不能形成長久的風格。要從傳統文化中提取養分,形成建筑立面設計的源泉,經過加工提煉,深刻發掘文化的內核,使的建筑表里如一。
2.2 辦公建筑的平面設計
(1)設計構思。辦公室的平面設計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工作人員的辦公心態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對辦公建筑進行設計之前,應進行合理的規劃,從空間到細節,都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
(2)辦公建筑的功能布局。不同的辦公建筑功能布局各不相同,從形式上既有緊湊集中的高層辦公建筑,又有靈活組合的多層辦公建筑,從功能類型上有企業總部辦公建筑、行政辦公建筑、科研辦公建筑等多種類型的辦公建筑。無論哪里類型的辦公建筑,其平面布局中都要遵循共性的原則。第一,要有合理的功能分區。現代辦公建筑日趨復雜,往往要集合許多類型的空間。在平面布局上,各種功能分區應明確,動靜相互不影響。其次,要重視公共空間在辦公建筑的功能布局中作用。辦公建筑有很強的公共屬性,不僅是人員辦公的地方,也是各種商業行為的重要場所。因此,辦公建筑的門廳空間,共享中庭等公共空間設計是辦公建筑中發揮作用的重要節點。三是要合理布置輔助空間。辦公建筑中人員密集,在上下班時間經常會形成人流高峰。在高層建筑中,電梯設置不合理導致人員等候電梯時間較長,影響建筑的舒適性,因此在注重辦公建筑的輔助空間設計[2]。
3結束語
辦公建筑的設計是一項較為復雜的設計工作,既要在整體的設計中把握建筑的立體效果,還要對色彩的搭配有一定的見解,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設計人員要有較強的實力。不斷創新建筑技術,為我國的建筑設計事業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劉杉.基于多層次空間營造視角下的辦公建筑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10):87-88.
[2] 孫陽.企業總部辦公建筑設計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