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秀麗
(達州愛瑞眼科醫院 四川 達州 635000)
選取本院在2016 年3 月—2017 年9 月收治的66 例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33 例)和觀察組(33 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齡45 ~72 歲,平均年齡為(56.49±2.73)歲,觀察組男性20 例,女性13 例,年齡為43~73 歲,平均年齡(55.73±3.19)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所有患者在進行手術時,均有具有豐富經驗的醫生進行負責。觀察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術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以及人工晶體植入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白內障超聲乳化以及人工晶體植入術。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采用綜合降眼壓的方法,將所有患者眼壓控制在30mmHg 以下,在手術之前,所有患者全都進行復查房角,在采用經降眼壓、縮瞳進行治療之后,復查房角需要維持開放角度<180°。在手術后,患者還可以使用典必殊眼液等藥物進行后續治療。針對部分局部炎癥反應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采用普拉洛芬眼液進行治療。
對比分析兩組手術前后不同時間段的眼壓情況與并發癥發生幾率。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手術之前,兩組患者的眼壓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手術后3d、1 周、3 個月、6 個月,觀察組患者的眼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不同時間段眼壓情況對比(±s,mmHg)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不同時間段眼壓情況對比(±s,mmHg)
組別 n 手術前 手術后3d 手術后1 周 手術后3 個月 手術后6 個月觀察組 33 34.82±8.39 12.98±4.96 13.99±4.86 13.97±5.42 13.75±4.18對照組 33 33.75±8.96 18.73±5.06 17.95±5.22 18.28±4.76 17.76±3.95 t 0.276 7.384 8.279 7.924 7.829 P 0.682 0.002 0.002 0.002 0.002
所有患者在手術1 年之后,對患者進行隨訪,對照組患者并發癥幾率稍高于觀察組患者,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全部患者均沒有發現角膜內皮失代償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眼科當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逆行,發病率同年齡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而且大部分人群屬于老年群體。而且,臨床當中出現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幾率較高[2]。此種疾病主要就是有由于晶狀體導致的瞳孔阻滯,極為容易引發青光眼,因此,白內障在進行摘除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有效降低瞳孔阻滯,同時還能夠降低眼壓,并且還能夠有效解除晶體-睫狀體產生的阻滯,最大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發生的幾率[3-4]。
本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經過治療之后,患者不同時段眼壓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幾率同對照組患者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同其他文獻進行對比,與李詠[1]等研究結果一致,患者在手術后并未發生嚴重并發癥。由此說明,針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聲乳化聯合小梁切除術進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