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宇 安徽省合肥市市委機關幼兒園教育集團海棠園

傳統節日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長期發展積淀的產物,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集合。[1]而年俗文化來源于傳統節日文化,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活動為載體的年俗文化蘊含豐富的情感。利用年俗文化開展教育活動,能幫助幼兒了解社會、民族習俗,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杜威提出了“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的著名理論,并為此進行了一生的研究和實踐。幼兒園所開展的相關活動只有符合幼兒的生活邏輯,才能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基于此,我們將年俗文化與主題活動結合,將抽象的年俗文化引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在“紅紅的中國年”主題活動中,我們開展了許多與春節相關的活動。比如,購年貨、貼福字、做燈籠等,幼兒在親歷親為的主動實踐中,了解節日文化,體驗節日生活,建構節日生活經驗。
家園合作不僅是當今幼兒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幼兒園開展日常主題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年俗文化更多的體現在中國的傳統家庭中,利用家庭資源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通過家長的參與與配合開展的主題活動,能更好地實現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民俗校園展、包餃子、做燈籠,幼兒家長通過配合或直接參與親子活動“紅紅的中國年”主題活動中,不僅較好地實現了主題活動目標,增進了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互相了解,還加深了親子之間的感情。
《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2]教師通過傳統節日文化,向幼兒介紹我國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元性和差異性,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由此,“紅紅的中國年”主題活動目標就是通過開展相關系列活動,引導幼兒了解祖國主要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培養他們對祖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和熱愛,感知文化的多元性與差異性,在此基礎上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身心發展規律與學習特點的差異是構建主題活動目標、選擇內容、活動實施與評價的根本依據。
大班幼兒在動作發展、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科學探究和藝術表現與創造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發展,也積累了一定的有關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的相關認識,并處于對傳統節日文化認知的關鍵期。據此,基于幼兒已有相關認識,結合園內外資源及教師實際情況,開展“紅紅的中國年”主題活動。具體細化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引導幼兒了解我國春節文化方面的知識,認識春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活動;第二,通過綜合性的主題體驗活動,培養幼兒認同與熱愛本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情感;第三,通過感受春節相關活動給幼兒帶來的體驗,增強民族歸屬感與自豪感。
依據幼兒教育的總目標,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及已有新年節日文化的相關經驗,以“紅紅的中國年”為主題設計了三個相互聯系的子主題活動,分別是了解新年主題、深化對我國春節認識的主題和升華對新年的感悟主題。
1.增加幼兒對新年的了解
在子主題“認識新年”部分,通過實施認識新年的“新年知多少”、迎接新年的“共迎新年”和慶祝新年的“歡度新年”三個主題活動的開展,幼兒對新年節日文化習俗及時間概念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活動開展初期,通過環境的創設,營造新年的場景,幼兒直觀地感受新年的氛圍。通過在活動實施中對幼兒的觀察和活動實施后對幼兒、家長及老師的訪談與交流中發現,幼兒樂于與家人、同伴談論新年。
2.深化幼兒對春節的認識
與幼兒在小中班所學習過的“春節”主題相關的活動不同,在對“紅紅的中國年”主題活動進行具體設計時,結合園內外教育教學資源等相關情況,設計了了解新年的“年獸來了”、迎接新年的“辦年貨”和歡度新年的“拜年咯”三個主題活動。在區域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在區域中增加與“過年”相關的活動,讓區域之間形成互動。美工區,幼兒制作餃子、湯圓等食物,增加游戲內容;語言區,鼓勵幼兒進行繪本分享,開展繪本講述。在一日活動環節中相對零散的晨間、餐前、自由活動時間里,我們結合主題和孩子們進行談話,組織師幼、幼幼談話等活動。幼兒相互交流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一些民俗活動。通過在活動實施前后對幼兒、家長及教師的觀察、交流與訪談中發現,幼兒進一步深化了對春節的整體認識。
3.提升幼兒對春節的感悟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育重在“體驗”。民族傳統節日文化本身就是由人類所創造并不斷發展的,不同年齡及背景下的人對這些節日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所以,開展“紅紅的中國年”主題活動既體現在教師對春節的深刻理解與感悟上,又表現在幼兒對相關活動的親身實踐體驗上。因此,我們強調在設計與實施幼兒節日主題活動時,應為幼兒創造和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使幼兒在體驗中獲得成長。結合五大領域,我們設置了內涵豐富的集體教學活動——如美術欣賞《年畫》,幼兒感受年畫的內容、色彩特點,對年畫的含義有了初步的了解。社會活動《贈送新年禮物》,幼兒在贈送新年禮物中大膽與人交往,進一步享受親情友情帶來的快樂。通過一系列活動方案的實施,幼兒對于世界各國新年及我國春節等有關傳統節日文化有了比較綜合的認識和理解,提升了對春節的熱愛之情。
年俗文化以其豐富性、包容性、發展性,成為寶貴的教育資源。通過以“年俗文化”為活動的主線,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將生動、鮮活的傳統文化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充分挖掘了一周活動中各環節的教育內涵。年俗活動內容及環節,都來源于生活,幼兒自主選擇想要體驗的項目,自主安排時間,在汲取各種生活經驗的同時,對“年俗”的感知更加具體、生動,也對蘊含在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也將以傳統節日主題為抓手,繼續引導幼兒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不斷強化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