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偲偲
摘 要:泰式風格庭院是發展較為完善、內容較為豐富、形式較為多樣的一種東方風格庭院。泰國歷史悠久,資源豐富,風景優美,加之其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以及受東西方文化風格的長期影響,泰式風格庭院逐漸成為東南亞風格庭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式風格庭院亦可分為傳統與現代等類型。文章從泰式風格庭院的研究背景入手,通過對其地域文化、自然風景等的研究,實現對現代泰式風格庭院設計圖式語言的探討。
關鍵詞:泰式風格庭院;普遍性;圖式語言
一、背景現狀
東南亞式風格庭院以泰國、巴厘島和新加坡的最為典型。目前,我國關于東南亞式風格庭院的研究還未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理論體系。相較于泰國與新加坡,國內針對巴厘島式風格庭院的研究已有所探及,而現代泰式風格庭院的理論研究還有待完善。泰國現已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勝地,其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民俗風情獨特優美。泰國作為東南亞地區唯一沒有被西方殖民統治的國家,其形成的風格庭院具備東南亞地區最為典型的特征,是東南亞文化傳播的載體。隨著泰國旅游業的擴充與盛行,旅游業為國家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僅次于農業。泰國旅游業的發展主要依托于其豐富完善的景觀系統。泰國位于東南半島,在東南亞早期國家形成時,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已經發展了高度文明,對當時相對落后的東南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現代泰式風格庭院是其獨特的民族特色與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成果。
二、圖式語言
圖式語言的理解可基于圖式與語言兩大理論進行。圖式作為語言表述的符號表示出景觀的基本、復合型、整體型的景觀空間,并以此作為景觀再塑造的依托。在景觀空間生態性的基礎上,圖式語言可表達出景觀的地方性與邏輯性。最早提出“景觀語言”的是安妮·斯派恩的《景觀的語言》這一著作。景觀圖式語言最基本的框架包括了設計語匯、設計句法以及設計語法。設計語匯即景觀的組成要素,可細分為“字”與“詞”。景觀構成元素在特定情境下組合成景點所使用的方法則為設計句法。設計語法是在設計句法的基礎上得到提升的系統的方法,可簡單理解為將設計句法中所造的景點在特定情境下組合成景園所使用的方法。
三、基本框架
本文以泰式古典園林為入口,從總體布局到組成部分特色展開,探索現代泰式風格庭院的圖式語言,以實現對現代泰式風格庭院圖式語言的歸納。現代泰式風格庭院圖式語言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硬質軟質景觀、人文風情、空間組織等方面。筆者對現代泰式風格庭院設計圖式語言的探索試圖從二維及三維的視角切入,找出構建現代泰式風格庭院的普遍性設計手法,在此基礎上,運用景觀圖式語言中的設計語匯、設計句法、設計語法將其整合成統一、規律的圖式語言,用作現代泰式風格庭院設計的理論基礎。
四、總體布局的圖式語言
泰國古典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宮苑、寺廟園林、民居園林三大類型。素可泰王朝時期,泰國皇家宮苑多受中國古典園林風格影響,其總的環境規劃、造園基本要素與中國園林大體相似,都具備建筑、植物、小品、理水等。建成的園林有仿自然山水、人工池島形式,有水榭涼亭等園林建筑,但中國園林中的掇山和地形處理卻鮮少見到。19世紀后西方園林文化影響了傳統泰國園林的設計手法。泰式園林在其總體的布局形式和空間構成上逐漸形成了兩種類型。
(一)混合型布局
第一種類型保留了中式園林與歐式園林的部分特點。在其整體的園林規劃中具備了歐式園林中整齊、統一的幾何形式,例如具備幾何形狀的綠地景觀與道路系統,但布局中的中軸對稱形式并不明顯,甚至更趨向接近于中式園林中自然山水的形式。這使得泰式園林在一定程度上同時體現了歐式風格與中式風格。泰國園林在建筑上會采用歐式風格中的眺望塔來營造園林中的最高點,而在利用建筑擺放位置來劃分不同空間時則運用中式園林的手法。以挽巴因夏宮為例,挽巴因夏宮沿水布置,具備大面積水體,且曲線形式的水體形狀自然,在道路系統的規劃、池島的營造、園林的布局上與中式園林的布局特點更為相似,與傳統的歐式園林布局相區別,但其在細節的處理上則更趨向于歐式風格,例如駁岸的處理、植物的造型等。建筑上,挽巴因夏宮運用了歐式風格中的眺望塔,使其成為了全園的最高點。
(二)趨向歐式風格型布局
與第一種類型相比較,第二種類型的布局方式趨向性更為明顯,與歐式風格更為相似。例如曼谷大皇宮中律實宮的布局,道路與綠地的規劃都采用了明顯的幾何形狀。大皇宮里大面積的草坪,整齊劃一、色彩豐富的灌木,都是歐式造園手法在泰式園林中的體現。大皇宮在布局上與歐式風格相區別的是,曼谷大皇宮沒有明顯的軸線結構以及對稱的布局。其布局不是按照傳統的東西軸線建造,而是面向水域,形成南北布置的格局。清邁園藝博覽園的布置按照前水后山的空間秩序進行,水體形狀與挽巴因夏宮不一致,更趨向于歐式風格,主要為幾何形水體。泰國的皇家宮苑大多沿河而建,且運用泰國獨特的理水方式造園。泰式園林的空間布局以及造園手法都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影響,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
五、組成部分的圖式語言
現代泰式風格庭院的各個組成部分受傳統泰式園林的影響都具備鮮明的特點。其構成要素、組成部分可分為庭院水景、植物、景觀構筑物、雕塑小品。
(一)水景布局
水景是氣候濕熱的泰式庭院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現代泰式風格庭院中的水景更加注重實用與觀賞功能,更加擅于利用現代的設計手法來設計水景空間。現代泰式風格庭院中的水景根據水域的狀態可以分為動水(溪流、跌水、噴泉等)與靜水(蓮花池、無邊際水池),根據水域設計手法可以分為擬自然水景和人工化水景。水景面積在總面積中占比約為百分之二十。水景的空間布局大多依建筑布局而定,按其組合形態可分為規則、自由、混合型布局。小型水景多為矩形式。其中泳池樣式多為當地的無邊界泳池,鋪設材料為砂巖或沙土色混凝土。無邊界水池的池邊界略低于水面,水流通過外力在集水池與水池間進行循環流動。水池大多設置在地勢較高處,以大海、植物或山體為背景。除無邊界泳池形式外,部分泳池更加注重泳池與海洋的協調性,擅于采用藍色或馬賽克的池底鋪裝來營造泳池效果。大型水景多為流線型,并布置有親水平臺。現代泰式風格庭院中的動態水景(跌水、瀑布等)與植物水景多與泳池相連接以形成整體的水景。水景作為現代泰式風格庭院設計中的視覺焦點,主要分布在入口區、中心區、組團區、泳池區。
(二)植物布局
泰國優越的地理環境條件孕育了廣袤的森林、多樣的植物類型。現代泰式風格庭院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馬德·維賈亞提出的“有序的叢林”的設計理念。現代泰式風格庭院植被大多取材于本地植被,多為叢植,主次分明,高低錯落有致,疏密有序。平面上根據植被的類型、大小、高低進行排列,立面上按照孤植、樹叢、樹林的順序種植,中間輔以花卉、草地、灌木,疏處營造封閉空間,密處形成開朗空間,形成虛實的對比、立體的綠化、有序的植物輪廓線、自然的生態層次。植被的選取上注重回歸自然的叢林景觀,滿足四季常青的同時具備四季變化。
(三)景觀構筑物布局
景觀構筑物的基本類型和常用類型主要分為四種:交通設施(橋、坡道等)、亭廊花架、圍護設施(墻體、大門等)、功能類構筑物設施。現代泰式風格庭院中橋的模式可分為平橋與拱橋,汀步可分為直線型與錯開型。亭廊多注重遮陽、通風和采光。庭院多延續傳統形式,為半開放式,常用灌木綠化或矮墻圍合庭院。庭院中景門和景墻多結合綠化設計,常用于泳池空間。常用的景門樣式有坡屋頂景門、無屋頂景門、山形裝飾景門、帶建筑裝飾屋頂門等。現代泰式風格庭院景觀亭在我國的運用一般為單層屋頂的四角亭。常用亭按屋頂形式可分為大屋頂結構的泰式亭、改良過的尖頂亭、尖頂加披檐亭、攢尖式屋頂亭、現代自由式屋頂。根據功能,景墻可劃分為流水型、噴水型、裝飾型與隔斷型。構筑物材料多為竹、木、卵石、具備當地特色花紋的石磚等接近自然的質樸材料。庭院整體色調以深棕、褐色、金色等沉穩色系為主。
(四)雕塑小品布局
現代泰式風格庭院中,常見的雕塑小品可分三大類:自然事物類、民族民居風情類、宗教神話類。自然事物類主要有瑞獸美禽、海洋生物和植被,例如亞洲象、貝殼、花卉等。民族民居風情類主要包括民族人物和民居特色,例如抱陶器的民族女性、具有民居特點的水缽等。宗教神話類在現代泰式風格庭院中的運用較少,其雕塑小品主要為神像與神獸。雕塑小品在布局上始終貫穿整個空間,在入口與中心區分布相對密集。其運用手法主要有場景式組合運用、對稱或陣列式運用、獨景運用三大類。
六、結語
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旅游行業興起。泰國旅游熱潮的掀起必然是基于其旅游景點的優美庭院景觀。泰國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資源,受熱帶氣候以及宗教文化的影響,現代泰式風格庭院既展現了自由奔放的自然風情,也展現了神秘莊重的人文風情。作為東南亞地區文化的傳播載體,現代泰式風格庭院受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園林的影響,涵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民族風情,由此形成了現代泰式風格庭院自身獨特的“圖式語言”。其構成元素、空間形態、造景手法構成了相應的、典型的庭院布局。隨著文化多元化趨勢的盛行,泰式風格庭院作為東南亞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普遍性設計手法的尋找與分析變得尤為重要,且其設計手法有利于促進國內嶺南等地區庭院文化的發展。本章分析從總體到局部展開,希望形成對現代泰式風格庭院圖式語言的初步探索。
參考文獻:
[1]斯派恩.景觀的語言[M].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1998.
[2]佘美萱.東南亞熱帶花園發展概述[D].北京林業大學,2005.
[3]王云才.基于空間生態特性的景觀圖式語言研究方法與方法論[J].風景園林,2018(1).
[4]魏偉.中國皇家園林典型空間圖式語言研究:以北京頤和園東北庭院為例[D].長春工業大學,2017.
[5]徐藝妮.泰國園林風格在住區水景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
[6]孟祥敏.景觀設計中構筑物元素的提煉[J].現代園藝,2017(18).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