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網絡黑灰產 成因分析 聯動機制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2019年度調研課題”立項課題(課題編號:SKL—2019—382)“網絡黑灰產現狀分析及法治對策”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蘇道敬,河南檢察職業學院。
中圖分類號:D6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297
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網絡安全,習總書記明確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①。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是網絡大國,但并非網絡強國,網絡安全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網絡黑灰產上、中、下游分工明確,緊密協作,其產值龐大、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網絡安全。據網絡資料顯示,我國在2017年時從事網絡黑產的人員已經超過150萬人,網絡黑產規模已經是千億級別②。
(一)網絡黑灰產的概念
相對于網絡灰產,網絡黑產較早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早在2015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就對黑產界定為三類:黑客團伙、盜號團伙和釣魚網站。經過這幾年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這三類典型的網絡違法犯罪并不陌生。而網絡灰產處于網絡黑產的上游,游走于法律邊緣,所以有些灰產從業人員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違法。互聯網在發展,網絡黑灰產的界定也在不斷變化。結合以往對網絡黑灰產的定義,查閱相關資料,在此認為網絡黑灰產是指依托于互聯網,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通過從事某些違法犯罪活動以獲取暴利的行為。網絡黑灰產常見的手段有電信詐騙、黑客勒索、木馬病毒、釣魚網站等。網絡黑產和灰產都是依托于互聯網,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但是也有區別,網絡黑產的危害程度要大于網絡灰產,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主要關注網絡黑產而忽略了網絡灰產。網絡黑產是非法行為,會給網絡安全、社會穩定帶來威脅。而網絡灰產主要是游走于法律的邊緣地帶,比如19年1月的“拼多多被薅羊毛”事件,多以“擦邊球”等方式獲取不當利益。
(二)網絡黑灰產的特征分析
1.類型多樣、分工明確
網絡黑灰產涉及到技術性、源頭性、平臺類和其他類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黑灰產在網絡違法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網絡黑灰產從上游、中游到下游,類型多樣、分工明確,也就是黑灰產從技術到平臺,最后要付諸實施,就涉及到了具體的違法犯罪行為,這對社會、企業和個人都會有惡劣影響。不管是借助平臺還是惡意群組,網絡黑灰產從業人員在實施違法犯罪過程中,都有明確的分工,從技術、手段到實施環節和實施人員,分工明確。網絡本身就具有隱蔽性,違法犯罪者更加注重隱藏隱蔽。這就給警方的偵查打擊造成很大困難。
2.隱蔽性強
隨著網絡黑灰產的危害逐步增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國家對網絡黑灰產的打擊力度也在逐步增強,網絡黑灰產們的技術設備在不斷強化以逃避打擊。他們為逃避打擊,增強隱蔽性,將日常賬號和實施黑灰產時的賬號分離。再加上人工智能的使用,技術的更新換代加速也增大了我們對其的打擊力度。
3.觸及網絡運營商等核心人員
網絡黑灰產們為了更好的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已經把手伸向了網絡運營商內部。據資料顯示,2016年公安經抓獲的五千名涉及個人信息泄露案件犯罪嫌疑人中行業內部人員就多達450多人。“內鬼”的存在,增加了黑灰產們違法犯罪的籌碼,也增大了國家對黑灰產的打擊難度。
4.從業人員超精細化、年輕化
有調查人員發現,在黑灰產從業人員中,“90后”甚至“00后”人員增多,甚至成為主力軍。年輕人有時間而沒有資本,想要快速致富,這是一條“捷徑”。以他們常參與的惡意退款為例,一般惡意退款涉及金額不高,惡性不大,從法律上很難構成違法或犯罪行為。比如“吃貨”惡意退單。
(一)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
網絡黑灰產因巨大的經濟利益而存在,數百萬“從業者”,過千億“年產值”,數字驚人。就因其背后的巨大利益,一些道德觀、金錢觀有偏差的人就可能會被吸引進去。網絡黑灰產上中下游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存在利潤空間,以大家相對熟知的“薅羊毛”為例,羊毛黨為了薅羊毛,要儲備大量賬戶,這些賬戶從哪來?惡意注冊或竊取,這都需要大量的個人信息,而大量個人信息被出賣,比如一條個人信息2毛錢,我國8億多網民基數帶來的是無限的利潤空間。
(二)違法犯罪成本低
首先是網絡黑灰產門檻低,投入少。網絡違法犯罪不再像以前那么神秘,現在不懂技術、沒有經驗、沒有資源都沒有關系,一切都可以在網上買到,而且幾個低廉。比如一個簡單的手機木馬程序百十元就可買到。所以說網絡違法犯罪的各種條件變得相對容易,這樣吸引更多的人進入這個黑灰產界。其次是違法犯罪成本低。很多黑灰產特別是灰產,涉及金額不大,往往構不成法律上的違法犯罪,所以即使被發現抓獲,也不會受到嚴重懲罰。
(三)網民安全意識的匱乏
我國網絡普法相對滯后,再之很多網民自身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導致很多網民在進行網絡活動時沒有足夠的網絡安全意識。據《2017中國網民網絡安全意識調研報告》③顯示,沒有接受過任何網絡安全培訓的網民占到82.6%,只有4.4%的網民接受過專門培訓。還有些網民有一定的網絡安全意識,但是缺乏相關知識,不知道該怎么做、使用什么的安全防護軟件才好。根據上述報告顯示,我們仍有18.4%的網民只要免費WiFi都連接,13.6%的網民會在公共WiFi下購物和進行網銀交易。由此可以看出廣大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不足,這正是網絡黑灰產迅猛發展而難以控制、容易得手且利潤巨大的原因之一。
(四)監管難度大、打擊力量薄弱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違法犯罪手段也在不斷更新,新手段、新方法層出不窮。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監管部門即使發現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在調查偵查過程中也是困難重重,電子證據特殊,難以發現和固定。因此,各國都開始重視對網絡黑灰產的打擊,但是防范和打擊難度卻不大。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網民基礎大,大量個人隱私信息存在于網站中,比如電子銀行、網絡購物等,這些是網絡黑灰產們瞄準的目標。二是黑灰產者為了逃避打擊,獲取更大利益,也在不斷研發新技術和犯罪工具。
(一)政府多部門建立聯動機制
政府各個部門都有專屬職責,但是在處理網絡黑灰產違反犯罪案件時,因涉及范圍廣,需要多部門建立聯合執法聯動機制。特別是公安機關,在處理黑灰產違法犯罪案件時,需要工商、稅務、通訊、法檢等多部門配合。因網絡案件的跨區域性,不僅是當地多部門的聯合行動,必要時還需要跨區域聯動。涉及到跨國案件時,還應積極尋求國際協作。從公安部門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一是與金融部門協作。網絡違法犯罪必然產生資金流,所以通過金融部門加強對銀行卡賬號信息的認證。二是與通訊、工商部門的協作。網絡黑灰產中的一個環節就是網絡賬號的申請,這里面就涉及到公民個人信息的倒賣,通過通訊、工商部門,加大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三是加強與法檢的協作。公安機關偵破案件就要移送檢察院提起公訴,再到法院進行審判,公檢法通過溝通協作,有利于深入研究案件證據和定罪量刑標準,使得對黑灰產的打擊更加精準。在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時,要注意先理清網絡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信息安全,建立相應體系,然后政府各部門聯合攜手互聯網行業、科研經等多方網絡主體共擔責任,共同治理。
(二)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
我國已經從法律層面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但是還是有大量的個人信息被泄露或被盜。比如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學校停課,因上網課而遭遇網絡詐騙的案件時有發生。這都是因個人信息被盜或泄露因造成的公民財產損失,這也是當前廣大網民擔心、痛恨的一個網絡大問題。對于廣大網民來說,要做到不在手機上隨意點開鏈接、不用公共WiFi、不亂丟含有個人信息的物品等等。同時網絡運營商要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比如給手機、電腦配備網絡安全軟件,給手機安裝攔截軟件,將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攔截,這樣各方共同努力防范和打擊網絡黑灰產。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監管治理水平
要加強對網絡黑灰產的治理,不僅要高壓治理網絡黑產,更要關注網絡灰產。網絡灰產多存在于法律邊緣,很多時候打擊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或者涉案金額小而無法打擊。在這里要從其危害性入手,不能簡單的以傳統案件的處理模式論。同時各級監管部門首先要提升自身監管治理能力,補充科技人才的同時,注重提升現有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注重于網絡運營商聯合,發揮大數據和人工職能作用,不斷創新網絡監管模式,建立健全網絡黑灰產監管治理網絡平臺。其次是各部門聯合,網絡黑灰產的治理,需要各個行政部門聯合執法,只有各個部門聯合執法,才能增強聯合監管治理力度。
(四)完善網絡法律法規
我國加入國際互聯網22年,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先后出臺《政務信息公開條例》《網絡安全法》以及《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④等多部法律法規。但是因網絡技術急速發展,我國網絡立法相對滯后,網絡安全法律體系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比如將介于法律邊緣的網絡灰產行為,納入法律法規治理范圍;增大普法宣傳,加強個人信息數據保護;加速實現網絡實名制,有效杜絕虛假注冊和認證等行為等等。科技在發展,網絡黑灰產技術也在發展,類型在增多,因此法律法規需要完善的地方還要很多,讓我們共同出謀劃算,為打擊網絡黑灰產,維護網絡安全與穩定,推動網絡事業規范化進程而共同努力。
(五)加大普法力度,提升網民安全意識
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所以全社會要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打擊網絡黑灰產中,共同構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培養網絡安全意識,需要加強網絡法治宣傳。我國從1986年開始進行普法宣傳教育,現在已經進去第七個“五年普法”教育階段,取得巨大成效,但是關于網絡普法宣傳,卻顯得滯后。因此應加大網絡普法宣傳,特別是《網絡安全法》等網絡法律實施后,要加大普法力度,讓廣大網民知法、懂法和用法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隨著網絡違法犯罪案件頻發,關于網絡安全的報道時見報端,比如套路貸、網絡電信詐騙等,廣大網民也能從中獲取一定的法律知識和安全防范意識。
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并得到普及應用,在給人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網絡黑灰產。網絡黑灰產涉及到網絡的各個領域,涉及面極廣,滲透到互聯網活動的眾多環節。打擊網絡黑灰產,不能像打擊常規犯罪那樣,單打獨斗就能完成。網絡黑灰產鏈條涉及范圍的廣泛性、跨區域性,也決定了打擊網絡黑灰產,需要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加大網絡監管執法力度,完善網絡立法和網民普法教育多方位出擊,以期能為打擊網絡黑灰產、維護網絡經濟秩序、建設網絡強國出謀獻策。
注釋:
①CNNIC發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國電信網,2019- 08-30.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9590.htm.
②羊毛黨千億產業鏈:企業輕則損失千萬重則直接破產[EB/OL].2019-01-2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23/07/22953_810729257.shtml.
③首發:中國網民網絡安全意識調研報告(全文)[EB/OL].2017-10-24.https://www.aqn iu.com/industry/28871.html.
④劉宇軒,巢乃鵬.我國網絡空間治理的邏輯與意義[J].電子政務,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