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皓 張雅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可見,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對幼兒的評價與反饋是多么重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提到“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育活動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戲之中”。因而,筆者以游戲的方式,從多層面對活動區評價進行了初步探討。
引導幼兒有目的的進行活動
“娃娃家”是小班幼兒最常玩、也是最喜歡玩的游戲之一。在實踐中,我發現大多數幼兒總是無目的性的來到娃娃家。有的幼兒拿起娃娃就開始喂奶、喂飯,從始至終都陶醉在玩娃娃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則盲目地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來選擇區域,做出選擇后在區域中玩的時間也較短,甚至很快離開娃娃家在別的區域開始游蕩。
這時,教師以游戲伙伴的身份對游戲進行評價,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如在“娃娃超市店”里,教師以超市經理的身份去引領幼兒,進行分工合作并獲取相應的報酬,這樣既肯定了表現好的幼兒,又能使幼兒有目的地進行活動,減少時間的隱形浪費,提高活動質量;也使幼兒開始關注如何評價他人及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長期堅持,孩子在活動區域活動的目的性就會慢慢加強。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我經常會發現大多數孩子畫出來的畫面,我們成人看不懂。這時老師往往需要聽聽他們的想法,但聽過之后發現他們的畫作往往不符合現實生活中的事物邏輯。這時候,有的教師就會告訴幼兒你畫的不對,應該怎樣怎樣。其實幼兒的想象是天馬行空的,我們應該尊重這難得的想象力。所以在工作中,當我們聽完他們的講述后,可以創造一個“我愛講故事”的游戲活動,作為聽眾全面了解幼兒的創作想法,避免只重結果,忽略幼兒繪畫過程的游戲。評價時讓幼兒自己介紹,互動交流,分享成功的快樂,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鼓勵幼兒大膽創新,發展幼兒的個性和創造能力,同時也為幼兒語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在自主探索中提高幼兒搭建技能
建構游戲必須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將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創造性再現出來。然而小班的搭建技能,一般是堆高、圍攏、延長。但是在我們班,圍攏是本班幼兒搭建過程最不扎實的一項技能。每次當我經過建筑區時,我看到的多數只有堆高和延長,很少出現圍攏。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以游戲者的身份,向幼兒發出請求,參與到搭建游戲之中。其次,與幼兒一起創設搭建場景。如,搭建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羊村”,同幼兒一起參與到搭建過程,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最后,發揮教師在區域講評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幼兒通過回憶動畫片場景,指導幼兒反思自己搭建中的不足,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搭建水平,強化他們的圍攏意識。
利用評價培養幼兒的成功感
作為新教師,在評價時往往更多關注的是評價那些更完美的作品,可能會以一個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某件事物,并告訴幼兒應該是這樣的或是那樣的,忽視了幼兒的想法與感受,以至于幼兒的真實意愿或想法得不到尊重。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平靜地分析孩子的成果。在評價指導過程中多用鼓勵、肯定的方式且指向性明確的評價語言,以使幼兒獲得指導并增強成功感。
在區域后動中,幼兒的評價主要依賴于成人,積極的評價是發展幼兒自信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師應給幼兒以積極正面的評價。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評價中獲取的,只有讓教師的評價不斷地深入,高質量的活動才能開展起來,才能讓幼兒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總之,在區域評價中,只要多學習,多實踐,多反思,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 北京市通州區金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