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年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技術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各個方面。信息的規模和數量呈指數級的增長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大數據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大數據也給網絡安全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網絡安全方面的問題此起彼伏,這就需要我們研究在大數據背景下如何防范和應對層出不窮的網絡安全問題,本文就是從這一角度入手,研究和探討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并尋求一些防范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策略
引言
大數據時代是一個時代網絡數據的產生,管理和應用。體現云計算對不同信息類型的挖掘與趨勢,大數據時代是在互聯網安全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借助互聯網有效的迅速發展。在迅速發展的同時能存儲大規模的數據,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可傳遞信息的多樣化,我國計算機網絡也容易受到威脅,因此網絡信息安全要不斷地改善,做好防范策略工作,減少避免大數據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我們要提高計算及安全性能,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需要進行防范,讓安全保護系統發揮作用,有一定的應對策略,實時對計算機進行監控,這樣才能有病毒侵入時進行網絡存儲信息保護。
一、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發展特點
站在字面意思的角度上來看,大數據即表示海量的數據以及信息;站在現實的角度上來看,大數據即計算機內部所存儲的信息數據的總和。就大數據而言,其不僅具有數量大的特點,同時也兼具著種類多種多樣的特點。通常情況下,在收集以及處理大數據信息時,多采用的是云計算手段,其不僅能夠快速處理大量的數據,同時也能打破以往網絡區域傳播信息,實現無線傳輸。就計算機網絡技術而言,其組成部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信息處理技術,另一類是通信聯絡技術。通過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僅能夠對大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同時其也能起到傳播的作用。特別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絡技術不管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功能層面,都得到了迅猛的提升,其處理大數據的方式也更加多樣,使得大數據的計算變得更為快捷。盡管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發展迅速,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安全方面的問題,為保護用戶的隱私以及企業的利益,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安全防護策略
2.1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意識
提高網絡防范意識是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的首要要求,尤其是關于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更需要加強,因此在使用計算機網絡的過程中,首先應對網絡系統中不安全因素保持高度的警覺性,能夠準確判斷網站應用軟件的安全性,準確的識別出計算機網絡中的虛假詐騙信息。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在設置個人信息時提高密碼的難度,設置復雜的密碼安全系數較高的密碼組合,以此加強賬號保護措施。在使用網站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登錄訪問風險和陌生網站,否則會造成有病毒的襲擊,還有個人的信息及財產安全也會泄露,不要輕易下載應用軟件。要注意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范,有效利用殺毒軟件對網絡進行安全檢測,防患為未然。
2.2完善計算機網絡安全數據加密
針對層出不窮的網絡安全問題,依法治理互聯網才是根本之策,相關部門應當意識到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根據大數據時代下網絡安全環境,完善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應當堅持以防范為主,從網絡安全問題的源頭來解決問題的產生,讓人們在思想意識上樹立網絡安全意識,從行為上減少意外操作產生的網絡安全問題。計算機安全管理人員應充分發揮網絡警察的監管作用,履行監督、檢查指導計算機網絡安全工作,對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人員進行處罰,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進行宣傳,對制度中的不足進行修正,漏洞進行補充,對惡意濫用他人網絡信息的人員進行依法追究。隨著個人用戶越來越依賴網絡進行信息交戶,黑客會利用數據傳輸路徑當中的薄弱環節,實施攻擊和街區重要信息,要重點研究數據加密技術,使數據信息不被利用,向有重要信息傳輸和管理需要的企業或個人用戶提供技術服務,在必要的時候幫助數據加密方案。并且不斷進行技術升級,以保障用戶的網絡應用安全。
2.3構建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
大數據及其相關技術的應用催生出大量新生業態,從銀行等傳統行業推出的網絡金融等服務,到提供云計算和相關信息管理服務的企業,都在面向不同層次的用戶提供大數據相關服務。而這些嶄新業態促使大量個人或團體的私密信息以音頻視頻、圖片以及文字的形式在網絡上產生、流動和存儲。因此理論上相關企業在利用大數據相關技術獲取合法收益的同時,應承擔起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責任。但是由于信息的產生、傳播和存儲完全在虛擬空間完成,而且涉及網絡通信供應商、第三方平臺等多個主體,因此應構建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進行信息安全責任的界定,從而讓從事網絡服務以及提供網絡通信服務的企業等采取必要措施,通過技術創新來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
2.4運用人工智能進行網絡安全防護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并運用于很多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同樣部分黑客也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網絡攻擊,使得傳統的網絡防護方式失去了作用。同樣人工智能技術也可以用來進行網絡防護,例如在監測網絡病毒方面,通過深度學習可以精準地建立相關模型,來監測軟件中是否包含病毒。而這一切,都需要基于海量的數據樣本來提供機器學習,而從目前企業對安全的投入來看,還很難做到精準預測,更多是利用人工智能來輔助防御。該類工作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始進行。
結語
信息時代已經來臨,我國的互聯網計算機技術在快速的發展中。人們已經被大量的計算機數據所包圍,已經生活在了大數據的時代,計算機和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密切相關,人們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然而,在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各式各樣的計算機安全問題干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1]顧勤豐.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其防護應對措施[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09).
[2]巴根.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其防護對策分析[J].電子制作,2019(22).
[3]張原.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分析與管理探究[J].電子測試,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