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娟 梁海燕
摘要:要保證水環境監測中數據的準確性,質量控制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必須貫穿于水環境監測的整個過程中。檢驗檢測機構應構建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并將其貫穿于監測全過程,覆蓋機構工作的各項內容,堵塞漏洞,從而使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實驗室管理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091
On quality control in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u Xiujuan1,Liang Haiyan2
(1.Zhangjiakou Environmental Monitor Station,Zhangjiakou Hebei 075000,China;2.Hebei Zhangjiak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Zhangjiakou 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control is the important part in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and has the effect not be neglected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monitoring data.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process,build complet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make it contain all the monitoring work to avoid testing management loophole,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Quality control;Laboratory management
質量控制作為水環境監測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涉及監測全程序的方方面面。包括監測前期準備階段、樣品的采集和管理、檢測機構實驗環境、檢測數據有效性以及三級審核等。就目前環境監測系統現狀來說,整個質量控制體系缺乏可操作性且發展滯后,是阻礙整個質控體系高效發展的重要因素。檢測機構不但要重視強化過程控制和全程序控制意識,改進過度依賴結果控制質量的思想,確立適宜的質量控制措施和質量控制指標,同時完善質量控制評價體系,改變模糊管理的狀況。
為保證監測數據質量,檢驗檢測機構應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覆蓋環境監測的事前、事中、事后,堵塞監測漏洞,消除質量隱患。事前和事中注重質量控制措施的運用,事后注重質量控制指標的評價。
1 事前控制
環境監測的事前控制上,以預防為主,重視人員培訓考核、期間核查、儀器維護,選用正確的檢測方法,改善工作環境等。
1.1 重視人員素質考察、培訓、監督,提高全員質量意識
RB/T214-2017標準中將“人員”歸結為實驗室檢測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的第一因素,對檢測實驗室的人員教育、資格、培訓、技術知識、技能、經驗和公正性等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 環境監測機構評審補充要求》中用五個條款對各類人員資格做出規定,又將環境監測的用人門檻進一步提高。檢驗檢測機構應完善人員的檔案,包括人員的教育經歷、上崗證考核、崗位確認、參加的培訓、質量監督記錄等,并及時更新。
監測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在于檢測人員的質量意識,即員工是否在內心對質量重要性有認同感,質量意識的缺失往往會造成一些低層次的質量問題發生。質量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斷引導人員建立質量意識,同時通過多方面、多種方法,使質量意識得到不斷的鞏固,提高人員質控過程的執行力以及保證質量的能力,使機構在健康的質量氛圍中不斷前行。
1.2 加強儀器期間核查及日常維護保養
期間核查是用于檢查儀器穩定性的,通常在兩次校準之間或者檢定周期時間間隔中進行,保持儀器可信度。期間核查只是考核系統效應對設備示值造成的影響,即設備示值的系統誤差。因此,應先行排除檢測過程中隨機誤差的影響。隨機誤差主要包括檢測人員和被測樣品的影響。通過多次獨立重復測量,可盡可能地減小人員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標準物質通常視為特殊的設備,分為有證標物和無證標物。標準儲備液和標準工作液是標準物質經過稀釋制得,檢驗檢測機構在期間核查中應重點關注。
1.3 注重標準解讀,完善檢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檢測方法應優先選擇標準方法,針對待檢樣品確定標準是否適用、準確以及檢測靈敏程度。機構需設置專人定期對檢測標準的有效性進行查詢,防止使用作廢標準并及時更新。在檢測方法使用中,尤其是新標準啟用,應關注標準中質量控制措施的要求,嚴格按標準實施,納入日常監測工作中。
1.4 合理實驗室布局,保證檢測環境要求
實驗室的設施及環境條件的控制主要應考慮足夠的空間、合理的布局、條件的控制和安全的風險等。重點關注檢測標準對環境的要求、監控設施和使用記錄、區域隔離和進入。
2 事中控制
在水環境監測的事中控制上,以過程控制為主,注重質量監督的實施,做好監測點位設置、現場采樣和樣品管理、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等。
2.1 加強采樣及現場質控措施
樣品控制重點關注樣品代表性、方法適用性、制備有效性、傳遞可溯性。采樣及樣品運輸、流轉階段應制定合理的采樣方案,注意檢測方法對檢測樣品的特殊要求,并采取有效的包裝、標識、傳遞、儲存方式。需前處理的樣品采用適當的制備方法、避免被測物的分解和樣品遭受污染,注意環境條件和制樣工具的影響。可有效利用現場平行樣、全程序空白對樣品進行控制。
2.2 質量監督
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監督計劃應覆蓋監測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監控監測數據的真、準、全。質量監督應注重新進人員及新項目的監督,而且應注重過程的監督而不是結果的監督。實驗室質量監督計劃應隨著實際情況的改變而及時變更。
3 事后控制
在環境監測的事后控制上,以評價、改進為主,做好數據三級審核、數據檢驗以及質量控制體系評價等工作。
3.1 加強三級審核,嚴防質量控制的漏洞
監測原始記錄、報告嚴格執行三級審核制度。即現場采樣原始記錄,由采樣人員填寫并進行相互審核;實驗室分析原始記錄由檢測人、復核人、審核人對記錄進行三級審核,避免問題發生;監測數據報告由報告編寫人、審核人、簽發人對報告進行層層審核。
3.2 重視監測數據檢驗、質控結果的評價
對監測數據進行檢驗,檢驗方法包括 DIXON 法、GRUBS法、Q 檢驗法和質量控制圖等,最常用的是質量控制圖。制作質量控制圖,抽樣的組數通常要大于20組才滿足統計學的基本要求,接近理想情況。為增加指令控制圖的可靠性,應盡量增加用以繪制質量控制圖的合格數據。質量控制圖是定量檢測室內質控的主要工具,檢查檢測結果是否在控,或評估異常數據的可信度。比對數據的處理方法有En值法、允差法(偏差法)、Z比分值法、穩健統計等。各方法的適用范圍不同,如En值法適合兩兩比對,|En|<1即為合格,但方法中涉及不確定度,不易測得,所以不能普遍適用;允差法適用于方法規定允許范圍±εr,En<1即為合格;Z比分值法適用于實驗室兩兩比對,多人比對;穩健統計是用標準四分位間距代替標準偏差,主要是驗證組織單位用于數據分析,檢驗檢測機構內部不適用。
4 結語
健全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能夠良好的實施和運行,除了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質控措施外,人員的整體質量意識也是確保體系有效實施的先決條件。除此之外,質量控制指標體系應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和探索,尋求質量類別和控制手段,尋求不同領域、不同監測方法、不同監測因子以及不同監測環節間求同存異,不斷完善整個體系,發揮其重要功能。除此之外,質控工作的有效實施也是提升檢驗檢測機構整體技術水平和能力的試金石,既能促使實驗室整體檢測水平穩中求進,又行之有效提高實驗室的社會價值,更容易得到公眾的認可。
參考文獻
[1]郭燕芳.關于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及質量控制方法的探究[J].設計與案例,2017(7):74.
[2]覃波.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方法探析[J].地下水,2016(7):109-110.
[3]王洋洋,楊永欽.輻射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經驗淺談[J].四川環境,2017(10):161-164.
[4]詹旭剛,張爽.關于我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6(1):192.
[5]夏新.淺談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2,24(1):1-4.
收稿日期:2020-03-11
作者簡介:杜秀娟(1985-),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與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