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針對我國生態環境安全現狀,提出對應治理措施,其目的在于保證生態環境的安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生態環境;安全形勢;治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126
Research on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 situ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Meng Fangu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Pingyi County,Linyi Shandong 273300,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this article proposes corresponding governance measures,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Key words:Ecological environment;Security situation;Governance strategy
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為此,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以保證生態環境安全治理體系不斷健全,提升我國的生態環境安全形勢。目前而言,我國生態環境安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環境問題愈發嚴重,只有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才能實現良好的生態環境安全形勢,為我國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1 生態環境安全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生態環境安全是一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發展與進步的物質基礎和充分必要條件,試想一個干旱少雨、自然資源短缺、環境惡劣、災害不斷、生態環境惡化的地區或國家是不可能取得發展和進步的;反之,社會的發展又會促進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和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進而提高生態環境安全水平。
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資源的過度索取和利用,生態環境安全問題逐漸凸顯,嚴重制約了我國的進一步發展,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2 我國目前的生態環境安全形勢
2.1 水環境問題
水環境問題又包括地表水環境問題和地下水環境問題,突出表現為:水體污染導致的水質惡化、水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勻、過度開采導致的地面沉降等。
(1)地表水環境問題。我國是一個貧水國家,并且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北少南多,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較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用水及生活用水量不斷增加,同時又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雖然我國所有縣級城市都建立了城市綜合性的生活污水處理廠,且有些經濟發展較快的鎮也建立了污水處理廠,涉水的工業企業、事業單位也基本建設了污水處理站,但污水的收集率還是比較低的,在有些地方污水處理廠實際上就是個擺設,污水收集管網根本就沒配套建設。某些污水處理廠偷排偷放、大量的農村廢污水未經處理直排環境等,導致我國的地表水體污染比較嚴重,并由此導致了水質的惡化,水生生態系統退化,人畜飲水安全、水體環境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2)地下水環境問題。我國北方干旱地區,地表水匱乏,為了發展與生存,人們便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開采過度,引起地面沉降;同時由于地表水與地下水體之間存在著水力聯系,地表水的污染最終會導致地下水的污染,更有不法業主將污水直接灌注地下直接污染地下水。
2.2 土壤環境
固體廢物的亂堆亂存或者其堆存場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建造時的偷工減料致使場地建造質量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以及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等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均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從而對動植物生存及人體健康形成危害。
2.3 大氣環境
我國是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國家,由此導致我國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煤煙型污染,即主要污染物為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近些年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體量不斷加大,有機污染物特別是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產排量日趨增加;同時,隨著機動車的普及,機動車尾氣污染也日趨嚴重。以上污染物共同作用導致我國,特別是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頻現,大氣環境質量惡化,并由此帶來諸如企業停產限產、人們出行不便、呼吸系統疾病增加等一連串的問題,嚴重的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
3 治理的主要措施
3.1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構建完善的治理體系
對生態環境安全治理需對社會經濟各方面進行調整、優化及重組,例如: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方式、用地結構等。
在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時,鼓勵采用新技術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使用清潔型能源和新能源車輛逐步淘汰燃油汽車,降低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管理管理體制,加強監管;合理調配水資源,實行用水總量、差別水價制;不斷研究、推出污水處理新技術、新工藝,加強污水處理能力建設,提高污水的處理水平和水的重復利用率,鼓勵中水回用;做好集中式飲水水源地的規劃、保護工作,確保水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向好。
針對土壤環境方面需進行統籌管理,定期摸排調查,掌握土質現狀、土地性質、土地用途、治理措施等,并根據調查結果建立檔案,對存在的污染情況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強日常管理,逐步緩解土壤環境污染。
3.2 以國家深化改革為契機,不斷創新治理體系
以國家深化改革為契機,基于“環保現行”的理念不斷創新生態環境安全治理體系。根據國家新頒布和出臺的環境政策對環境管理部門進行改革、強化。同時,在生態環境安全治理時,構建更加完善的生態環境評估制度,實時分析生態環境安全治理情況,針對其存在的不足不斷加以完善。另外,構建生態環境安全跨地區協調機制,確保生態環境安全治理整體性,減少推諉扯皮或出現兩不管、爭著管的現象。
3.3 以綠色發展為主,構建新型安全管理體系
加強源頭治理,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緊解決新老環境問題;統籌規劃,對空間布局和產業優化、調整。同時,將生態環境風險納入生態環境綜合管理體系,制定國家或區域風險管理目標及應急預案,強化風險管控,做到未雨綢繆,保證生態環境安全治理的效果。加快完善環境風險監測體系,及時發現生態環境安全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治理。
4 結束語
生態環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同時還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因此,本文對我國的生態環境安全形勢現狀進行闡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我國生態環境安全現實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和意見。
參考文獻
[1]曹國志,於方,秦昌波,等.我國生態環境安全形勢與治理策略研究[J].環境保護,2019,47(08):13-15.
[2]李維明,何凡,谷樹忠.雄安新區水安全治理的對策建議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10):5-10.
[3]楊元糧,刁新星.多中心理論視角下鄉鎮環境污染治理[J].中外企業家,2018(17):232.
[4]張馳楓.資源環境問題與我國生態安全[J].綠色環保建材,2018(06):33-35.
收稿日期:2020-03-10
作者簡介:孟凡國(1980-),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