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革命的產生,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產業的逐漸升級等原因,推動新業態的產生與發展。新業態的出現也為市場發展提供新的就業崗位。在現如今的社會中,正規就業人群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然而新業態下的從業人員還面臨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不完善的風險。本文探討新業態下從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新業態 從業人員 養老保險
近些年,互聯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新型產業逐漸出現。新業態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如電商、快遞員、外賣員等。[1]新業態下的從業人員還沒有完善的養老保險體系,與正規就業人員相比較,新業態下的從業人員缺乏參保意識、經濟能力有限,因而存在參保率低、斷?,F象嚴重等問題的出現。
一、新業態從業人員存在的養老保險問題
(一)參保率低
如今,互聯網迅速普及,新業態下為人們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這些崗位主要靠出賣體力,不需要過高的知識水平,以致從業者們大多數知識水平較低,維權意識較弱,對于國家養老保險相關政策沒有清楚的認知,缺乏參保意識。其次,新業態發展時間較短,行業管理還未規范化、秩序化,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尚未形成規范的勞務關系,這就使得新業態的工作人員和傳統企業的正規人員相比,缺乏養老保險體制保障,從大數據看來,前者參保率也較低。[2]
(二)“斷?!爆F象嚴重
斷?,F象是指還未達到退休條件,參保人就終止了社會保險的繳費。這一現象在新業態下的從業人員當中較為普遍。這是由于養老保險費用偏高,新業態下的從業人員沒有固定的收入保障,更沒有多余的金錢繳納養老保險。還有部分新業態工作人員,認為自己年輕,不急于投保,而是把賺來的錢存起來另作他用。另一部分新業態從業人員或許是對國家相關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因而出現“斷?!爆F象。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缺乏相關政策的支持,新業態下從業人員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大量從業人員出現“斷?!爆F象。
(三)新業態從業人員缺乏相關制度保障
新業態是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出現的,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結合產生的一種新的運營形態。新業態下就業人員可靈活支配時間,因此存在著與網絡經營平臺之間權責不明確的問題。同時,由于新業態下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工作地點都具有彈性,政府相關部門很難對此進行管理。因此,新業態從業人員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同時,由于是新興產業,從業人員在維護自身利益方面缺少投訴渠道,沒有制度保障。
二、解決新業態下養老保險問題的方法
(一)建立并完善養老保險制度
首先,優化個人參保機制,打破現有的單位制養老保險體制,新業態人員可以以個人身份自愿參保養老保險,采用季度或半年制繳費方式,強化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參保意識。其次,政府可以給予補貼,出臺相關政策,完善新業態從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同時借助互聯網,網上銀行的發展能夠方便新業態從業者參保。此外,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準確了解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需求,提出更加適宜的養老保險政策,保障新業態下從業人員的應有權益。[3]
(二)提高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參保意識
新業態的從業人員占據著我國大量勞動力,很多的從業人員缺乏參保意識。一方面是經濟原因,從業人員不舍得花費巨額參保;另一方面是因為宣傳不到位,很多新業態從業人員想要去購買社會養老保險,但是由于宣傳不到位,不知道應該在哪里參保,也不清楚該選擇怎樣的參保方式。因此,政府應該加大養老保險宣傳力度,利用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使更多人深入了解養老保險的益處,改變不愿參保的想法,使更多人的養老保險得到保障,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
(三)企業平臺進行參保
如今,新業態下大多數從業人員是在商家平臺上開展工作,如外賣員、快遞員借助美團外賣、京東、淘寶等。這些平臺的運營離不開新業態從業人員,因此平臺應保障從業者權益,使自身得以持續發展??梢砸虻刂埔耍鶕煌貐^不同的形式,探索適合新業態下從業人員的社會養老保險的參保方式,如用送貨單量抵消養老保險費用,這一方法還可以提高從業者的積極性,促進平臺持續、有效發展。
三、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新業態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每一個新生事物都是在曲折中不斷發展的,新業態下從業人員出現的參保率低、“斷保”現象以及缺乏政策保障等問題的出現,都符合發展規律。相信在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中,這些問題都將得到有效解決,新業態從業人員的權益能夠得到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為濟南市鋼城區人力資和社會保障局)
[作者簡介:呂文娟(1984—),女,山東濟南人,本科,初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參考文獻
[1] 夏俊陽,高婷婷.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對益陽市赫山區農村的調查[C].珞珈國是論壇,2018:123+24.
[2] 何利文,段慶耀.農村養老保險問題的現狀和對策探析——以重慶市巴南區跳石鎮天坪村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6):89-90.
[3] 楊茲涵,呂海清,吳軍磊.我國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9(01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