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傳統的雕塑作品多為純手工制作,而自從3D打印技術問世以來,雕塑藝術的創作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現代雕塑創作中來,不僅對技術水平提出了要求,也是對藝術領域的全新挑戰。該文通過介紹3D打印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分析得出該技術給雕塑創作所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為相關專業的研究者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3D打印? 雕塑創作? 雕塑作品
雕塑創作是實現藝術價值的一種方式,而在傳統雕塑制作過程中會面臨效率低、細節粗糙等問題,所以,可以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現代雕塑創作中來,這不僅對技術水平提出了要求,也是對藝術領域的全新挑戰。
1? 3D打印技術概論
3D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型的技術,它依托于數字模型文件,利用塑料等具有黏和性的材料,將目標模型按照一定層次和規律構造出實體[1]。3D打印技術與傳統打印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都以打印機作為載體。它的特色在于將傳統平面打印創新發展成為三維立體打印。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材料使用的不同,傳統打印機的材料是油墨和紙張,而3D打印機使用塑料、金屬、陶瓷等不同材料,并可以根據需要打印的物體不同來更換不同的材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操作人員通過數字技術作為媒介,將物體模型從打印機中完整構造出來。3D打印技術能將生活中的物體完整復制下來,如打印玩具、機器人、機械零件等。
3D打印技術一經問世,就受到了世界范圍內眾多領域的關注。在珠寶、服飾、工程設計、航天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該技術讓人們的生產生活更加便捷,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推動了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2019年初,美國某大學就首次成功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仿制脊髓,并幫助實驗大鼠恢復運動系統功能。這一技術的成功運用,讓人們對未來醫療事業的發展更有信心。通過正確運用3D打印技術,能夠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康復的希望。
2? 3D打印對雕塑藝術的影響
2.1 使雕塑創作更加便捷
眾所周知,傳統雕塑制作耗時較長且步驟復雜,每一步都對藝術家的專業素質、手法、理念、原材料、工具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雕塑創作的效率較低。而采用3D打印技術就能很好地規避這一問題,在運用該技術制作雕塑的任一階段,都能很好地規避風險、降低誤差。在制作泥塑這一步,運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的數據泥塑模型比傳統手工泥塑更精準,效率更高。同時,利用現代化技術制作的電腦數據模型使人類與模型間接接觸,降低制作過程可能出現的風險[2]。另外,數據模型的大小可以調節,這使得它無論從整體還是局部來看,都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在雕刻制作這一階段,3D打印技術利用機器進行精細化制作,使整個生產過程更具有規模化。尤其是對一些精密儀器或物體的復刻,減少了人工雕刻造成的誤差和細節錯誤,節約生產成本。例如,某設計師在完成“愛神維納斯”的雕像制作時,為了比較傳統雕塑技術和3D打印技術的不同,他分別記錄了用兩種方法制作雕塑的全過程。結果,在相同時間內,3D打印技術能夠成功制作出完整的維納斯雕像,且人物表情、服飾等細節也刻畫得生動形象;而傳統方法無法在這段時間內完成雕塑,只進行到雕刻制作階段,并未對細節進行最后處理。因此,他得出3D打印技術的優勢是效率高、誤差小、重細節。將3D打印技術應用在現代雕塑創作中是一次新的嘗試,必將為此藝術形式帶來更大的進步空間。這一技術使得普通人也能夠進行雕塑創作,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為雕塑藝術注入了發展的新鮮血液。
2.2 使雕塑作品的形式更加豐富
傳統雕塑作品由于受到制作材料的限制,成品雕塑多為石雕、木雕等。而3D技術則不同,對材料的包容性使得其能夠制作出材質更加豐富多樣的雕塑。
樹脂雕塑、不銹鋼雕塑、鑄銅雕塑等作品都有著3D打印技術的身影。藝術家們可以利用這一技術將自己心中所構思的作品以實體的形式展示出來。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利用3D打印技術表達不同的理念,傳達不同的情感。
3D打印技術讓作品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為設計者的思想理念提供了良好載體。例如:在工業現代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看到了其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藝術家們開始思索將自己的理念通過雕塑的形式展現出來。于是他們利用3D打印的工業零件制作出來動物、植物,以此表達他們對自然環境的擔憂和對處于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的警醒。3D打印技術滿足了藝術家們天馬行空的需求,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技術支撐,使雕塑作品更具有創新性和實際價值。它讓設計者能夠心無旁騖地設計,不必擔心圖紙能否變為現實。藝術家的創作領域在不斷拓寬,他們的靈感來源更多,設計出的作品也更加豐富。
2.3 催生現代化雕塑工作者
3D打印技術實現了從實體物品和虛擬數據之間的轉化,為手工雕塑藝術帶來顛覆性變革。它將傳統雕塑的可觸摸性和數字雕塑的不可觸摸性結合起來,這使得原本是一門手工藝的雕塑專業成為一個可以坐在辦公室電腦前操作的高科技產業,因而會催生出一批新型的雕塑專業工作者。因此,它不僅為有相關藝術追求和理想的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渠道,也為求職者提供了良好的就職方向。有需求就會有市場,3D打印技術下的雕塑成本低、更親民,這讓許多企業和個人也能擁有自己的雕塑作品,使消費者和雕塑工作者實現互利共贏。
3D打印技術的功能強大,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也為雕塑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另一種就業途徑。目前國內許多藝術類院校都開設雕塑專業,他們大多教授美術、素描、城市景觀與雕塑等課程。而3D打印技術在雕塑藝術中的應用,也為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新的理念。相關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后,不止可以從事傳統雕塑和城市建設等行業,還可以到3D打印雕塑類企業或數字雕塑類企業工作。這樣不僅能夠緩解就業壓力,也能夠使雕塑藝術創作更有活力。
2.4 降低雕塑作品的藝術性
3D打印技術由于完全依賴電腦操作,所以其具有的最大劣勢就是容易被復制。眾所周知,藝術作品往往追求個性化和獨一無二,3D技術使模仿和復刻變得簡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藝術家的創作信心和思路。藝術作品之所以具有藝術價值,核心就在于它飽含著設計者的情感和心血,設計者在創作時,立志要將雕塑作品設計成有血有肉、有思想的藝術作品。所以,單純地依靠3D打印技術無法讓雕塑的價值得以實現。
傳統雕塑的價值在于獨一無二,3D打印雕塑的價值在于復制,這是二者之間的不同,也是各自獨立存在的理由。因此,3D打印技術不會取代傳統雕塑技術,在進行藝術創作時,要警惕對該技術的過度依賴。一個雕塑作品的靈魂是藝術家,沒有藝術家的想象,就沒有雕塑作品的生成。3D打印是科技進步的產物,它使一種新型的創作手段,讓雕塑創作更精準,卻無法實現作品的藝術性價值。只有將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和3D打印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出好的作品。
3? 結語
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現代雕塑創作是一種創新型的新理念,在體會該技術為雕塑藝術帶來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要警惕可能出現的問題。要知道,藝術創作的關鍵在于人。所以,要將藝術家的創作思維與3D科技結合起來,共同服務于雕塑創作,如此才能制作出真正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李清波.淺談3D打印技術對現代雕塑創作的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9,3(28):271.
[2] 巴鈞才,許朝森.3D打印技術與《雕塑》課程教學融合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7):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