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軍扣
核心素養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指明了方向。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化學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加深對核心素養下化學學科內涵與作用的理解。文中對核心素養進行了淺析,并對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教學途徑進行了闡述。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改革,核心素養逐步走進教師的眼界。教育者也將教育重心從“知識為重”轉變為“素質為本”。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祖國培養優秀下一代,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
1 淺析核心素養
化學學科是一門將實驗作為教學基礎的學科。同時,實驗也是化學課堂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該通過實驗來幫助學生樹立核心思維,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優質核心素養。實驗具有探究性強、可操作性強、升華性強的特點。其通過情感和感官的統一,幫助學生樹立崇尚真理、樂于探究的遠大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的求真心理,讓學生在生活中懂得感恩。教師只有掌握了核心素養,設計有效的教學模式,才能發揮化學教學中實驗的真正作用。
2 核心素養下實驗教學的思路
2.1 自主預習,帶著問題學習
化學這門學科具有很強延伸性。學生想學好教師所教知識點,并擁有自我總結、舉一反三的能力,就需要提前預習好課文,帶著問題聽課。針對實驗教學,教師需要結合知識點,合理設計實驗環節,充分利用實驗的效用性,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2.2 走進實驗,貫徹實驗教學的作用
核心素養下的化學教學并不局限于知識的教學,其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根據實驗目的提出實驗改良方案,并完成實驗過程,對實驗中產生的現象進行觀察并總結出實驗原理。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2.3 流程總結,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生需要學會辨別宏觀物質,還需要分析、探究微觀物質,在探究和分析的過程中強化自己的推理能力。這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而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這些素養可以充分體現。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實驗中學會對實驗流程進行總結,并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
在進行氧氣制取和性質分析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對實驗流程、實驗準備進行構思,并對氧氣表達式進行整理;總結出氧氣制取所需的藥品;構思實驗過程和實驗裝置;最后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在實驗時能夠自主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學生在完成實驗和學習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每人一張紙,讓學生回憶實驗流程并對其進行總結,包括觀察到的事物以及過程,宏觀上主要有實驗步驟、器材和結果,微觀上主要有藥品受熱或催化作用下產生氧氣、對氧氣產生過程的推理、對氧氣的收集并驗證等。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思索,在思索、回憶、總結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能力以及推理能力。有效的實驗教學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還發展了化學的核心素養。
2.4 強調變化觀念,推動學生自主思考
化學實驗呈現著物質變化的動態過程,于不同實驗條件下,新的物質隨之產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是化學核心素養之一。將核心素養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強調變化觀念。
在進行“金屬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實驗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變化觀念來進行學習。在對金屬的物理性質進行探究后,學生已經可以通過外觀、軟硬度、導電性以及質量等物理特點來判斷金屬。這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思維,嘗試從變化的觀念入手,探索出判斷金屬性質的其他途徑。學生變換思路,經過思考后提出之前判斷物理性質屬于靜態下的判斷,那么通過動態角度,判斷金屬還可以利用化學變化,隨之可以想到與金屬能發生反應的物質有哪些,并聯系到學習過的物質,比如:鹽、堿、酸、氧化物等,之后思考金屬能否與這些物質產生反應。依據變化觀念,進一步構思出與金屬化學性質相關的化學實驗。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并強調了變化觀念,為實驗教學起到了鋪墊作用,也提高了教師的實驗教學效果。
2.5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激發科學精神
創新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培養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創新為實驗起到了完善和補充作用,是實驗需具備的重要環節。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不斷推動學生在實驗中自主創新。
在完成“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教學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了解實驗的不足,并針對不足進行探索和改善,從而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在實驗教學中,自主創新實驗能使實驗更加順利、效果更為明顯。經過學生們的討論得出實驗誤差易受影響,從而實驗結果也會產生誤差。針對這個問題,學生再次研究如何減弱影響、減少誤差。有些學生想到用注射器和橡皮試管組成一套裝備,并將白磷和玻璃棉放入試管、染色水裝入到注射器,白磷經過燃燒后,氧氣會被消耗,然后將止水夾打開,這時水從注射器進入試管,其體積一目了然。學生在實驗中進行思考、探討和實驗創新,得出了實驗想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想法進行器材準備,并讓學生們驗證實驗效果。這種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也體現了化學實驗教學的科學精神。
3 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思想是實踐的靈魂,因而在實踐過程中只有融入先進的思想理念才能提升實踐效率,進而保障人才培養模式能夠適宜當前時代的發展。在當前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完全轉變教學方式,實現自我發展。而在我國大力推動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側重于讓學生由知識轉變為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理念,實現教育模式的改革和突破。初中化學不同于其他學科,除了注重傳到、授業、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讓其能更好的服務于國家建設。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主要以應試為目的,始終保持分數至上的原則,盲目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通過反復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僅僅是被看作是一種考試的極其,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佳。而最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法嚴重忽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實現教學的根本價值,同時也無法達到終極教學目標。
如在“酸和堿”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依照核心素養理念來設置問題,比如詢問學生生活當中所遇到的酸和堿,并且讓學生根據具體的生活經驗來判斷酸堿的性質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學習當中,然后再引導學生一一解答問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需要徹底解放陳舊的思想,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主要目標,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進行認真的感悟,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其在生活當中進行感知,將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4 總結
化學實驗教學應結合核心素養,并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教學目的。運用合理的實驗教學方法,將有效的教學模式運用到教學課堂,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環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