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晶晶
詞匯,它在英語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詞匯量的多少決定著英語成績的好壞,尤其是對于一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更為重要。而閱讀也是提高英語成績的有力武器。通過閱讀可以提高詞匯量,擴大詞匯量可以提高閱讀能力。所以筆者看來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1 引言
英語詞匯量是學生構建語言能力的基礎,沒有一定量的詞匯量是無法表達自己所表達的意思,更不能提高英語水平。想要表達語言能力,人的大腦必須迅速的汲取詞匯。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想要有一個扎實的語言基礎,首先,應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按照要求完成高中學習的學生至少應熟練掌握4000個詞匯(其中復用式2500詞),精讀閱讀詞匯總量應達30000左右,泛讀閱讀總量不少于80000詞。閱讀速度應達每分鐘70-100詞。如果詞匯量不夠閱讀時生詞就多。其次,要熟能生巧,銘記于心,這樣才能夠發揮自己英語應用水平。閱讀理解題是試卷中分值最高的題型,它能檢測學生獲取英語信息的能力及理解的準確程度,在某種意義上對考生試卷總分起著決定作用。而閱讀理解正是由大量的詞匯構成的,所以所詞匯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可見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就是盡可能的掌握更多的詞匯,熟練掌握英語語法和習慣用法并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
2 現階段詞匯和閱讀理解現狀分析
詞匯是語言最小意義的單位,是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沒有詞匯的積累,就不能有效的進行聽、說、寫。從而間接的也影響了閱讀理解水平。英文閱讀理解涉及語篇、段落、句子、詞匯四個層次的理解,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對詞匯的理解。現階段英語教學中,詞匯和閱讀理解現狀的分析:
1)80%班級英語早讀課都是以生背單詞為主,對于語句的掌握較少。
2)73%教師還是以聽寫、默寫這些教學方法來完成學生的詞匯量。
3)77%教師課后喜歡檢測學生單詞掌握情況,忽視學生對語句的理解
4)16%教師以會話為主幫助學生整合詞匯。
5)22%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語境來強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
6)23%學生在閱讀理解中根據上下文猜測單詞的意境。
構成語言的基本元素是詞匯。想要準確理解一篇閱讀理解中的意義,必須擁有大量的詞匯和扎實的語法基礎。實踐經驗也證明,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要想獲得較強的英語閱讀能力首先必須擁有大量的詞匯。如果在一篇材料中讀者幾乎沒有什么生詞和不熟悉的短語搭配,也沒有不清楚的語法結構那么閱讀起來也就快了。相反如果一個人掌握的詞匯量太小讀一篇文章處處是生詞則會處處碰壁,文章又怎能順利讀懂,所以,為了提高英語閱讀理解只能先擁有大量的詞匯量。
3 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增加詞匯量
3.1 高中階段,學生詞匯量多少才夠用。
研究表明:高中畢業生的平均詞匯量達到了2450個左右。但在英語老師正常的教學時,學生反映最多的還是詞匯量不足,導致英語學習出現了困難。這說明詞匯教學仍然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目前學生掌握詞匯只相當于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七級水平,與八級的3500個和九級的5000個左右還有很大差距。張道真先生也曾提出,“初級”水平的英語學習者應掌握3000至4000個單詞、“中級”6000至7000、“高級”階段則應達到10000以上。對于詞匯量,筆者認為:要根據自己某一個階段的英語學習目標,確定這一個階段必須掌握的基本詞匯量,以后再逐步擴大范圍。首先應該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把最值得記住的不太熟悉的詞匯記住,對于不太值得記的詞匯就不必花過多的時間刻意去記,理解其大意即可。
3.2 擴大詞匯量的方法
3.2.1 正確的使用英語輔助書籍
在教學中常發現,很多學生為了記住更多的單詞,使用了各種方法,買了很多英語詞匯書籍,總是效果不大。現在記住了,過不了多久又忘了。就學習或積累閱讀理解所需要的詞匯來說,筆者認為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書有兩種:一種是高中英語教材中出現的詞匯,其中后面的附錄列有必須掌握的4000多個基本詞匯,另一種是一本較好的英漢雙解詞典—高考必備。英漢雙解詞典包含以下信息:詞匯層次:包括同義詞辨析、詞的搭配;語法層次:包括句法結構、語法失誤。語用層次:包括文體和語域等信息;文化層次主要指文化差異。而詞典對詞匯、閱讀理解相當有利。學習者所掌握的詞匯一般都是普通詞匯。如“笑”我們通常會想到“smile和laugh”,而且我們知道smile是微笑,而laugh是出聲的笑。漢語中有很多形容“笑”的詞匯,比如說欣慰的笑、冷笑等。這些意義僅僅使smile和laugh是無法表達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詞典。在英漢聯想詞典中smile的詞條下可以找到以下信息:笑——laugh;微笑——smile;咧嘴笑——grin等。
3.2.2 根據上下文的意境了解詞意
一個英文詞匯有多種意思和多種用法。雖然說靠詞匯表或某種詞匯書可以背會某個英文詞的幾個漢語意思,但是想要了解一個詞匯在文章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
(1)釋義法
一些關鍵性術語,往往會在上、下文中給出解釋,或通過定義的方式來告訴讀者它的具體含義是什么。通常會以明顯的標點符號作為標志。
(2)例證法
有時我們可以通過文中的舉例,來推測一些生詞在文中的具體意思。我們要注意諸如for example, for instance,such as, including 等等這樣的標志性詞語。
(3)逆向追蹤法
My sister thinks it is futile to study hard the night beforean exam, but I find it quite useful.通過后文的反義詞“useful”可以推斷出“futile”的意思為“not useful”或者“useless”,即“無效的”。
(4)語境法
即要根據整句話的意境來推測詞義。It took a whole day for them to extricate the little girl from the bottom of the well.當讀到“from the bottom of the well”, 那么根據這句話的意境及常識,“extricate”就是“free”的意思。
對于詞匯的問題,學生還需要提高閱讀理解的速度,在閱讀中要搞清作者的觀點是什么。誤判往往發生在當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作者相同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往往就會認為作者的觀點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對這樣的錯誤就是要看自己能提出相反的方向看法。
4 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措施
4.1 培養閱讀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注意精讀和泛讀的結合
英語閱讀是一種主動地理解、認知信息的過程。精讀要對課文內容作深層次的探索,因此,檢測題的設計應著眼于文章的內涵,待學生熟練掌握了課文內容,對課文的理解達到一定深度時,教師應注重啟發和引導他們對獲取的信息做出簡要評論,使其對課文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泛讀主要是課后閱讀,是擴大閱讀量,獲取知識信息的有效形式。泛讀時要注意材料的選擇。不能僅從閱讀的興趣出發,要廣泛涉獵各個領域,各種題材和題材的文章。泛讀材料的難度要適當。泛讀時,應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文中的信息為目的。同時,要注意積累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識。在泛讀過程中,還要注意調整閱讀方式。例如,要學會精線條的閱讀報紙,提綱挈領地讀出某一論文的觀點,迅速捕捉小說的主要情節等。
4.2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心理素質
4.2.1 閱讀時注意閱讀時間,提高閱讀的高效率。
4.2.2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質疑過程就是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過程。
4.2.3 重視學生的心理障礙,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比如膽怯不敢開口、怕說錯被人笑話、畏難情緒等,幫助他們克服學啞巴英語的壞習慣。教師根據教材的內涵,創設悅目、悅耳、悅心的交際情境,吸引學生興致勃勃地練習對話,輕松愉快地進行交際,培養良好的交際心理。
5 結語
閱讀能力和擴大詞匯量是提高英語成績的必要條件。詞匯量的增多可以促進閱讀理解的提高,同樣閱讀理解是提高詞匯量的有效手段。所以增大詞匯量和提高閱讀能力,尤其是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高郵送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