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莉霞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綱要、指南)的頒布實施,幼兒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幼兒美術教育也在這教育改革的浪尖上尋求突破。當前的幼兒美術活動不再是一種重技重果的狀態,事實證明,成人化、專業化的知識技能傳授違背幼兒發展規律,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天賦。那怎樣的美術活動才能順應幼兒的發展呢?毋庸置疑,創新美術教育已成為當代美術教育的新觀念、新趨勢,其教育觀念更趨向于挖掘幼兒的創新潛能,更注重通過美術活動去激發幼兒的自身潛能,發展幼兒的個性。而在這種創新美術教育理念下,如何去設計開發美術活動內容尤為重要。
一、從培養幼兒觀察力出發,通過認知、感知進行美術創作活動
幼兒時期的孩子好奇、好問、好動,他們喜歡觀察周圍的世界,春天的小草、秋天的落葉、馬路上的汽車、小區里的樓房,都成了他們眼中感興趣的事物,他們常會仔細地觀看許久。同時,他們也喜歡調動自己的五官去感知身邊的事物,聞聞花香,聽聽鳥語,嘗嘗甜酸、摸摸凹凸等等,這一切都是創新美術教育下活動內容的素材。只要我們善于從培養幼兒觀察力、感知力出發,捕捉幼兒們認知和感知的事物,提煉為美術活動內容,這樣,幼兒就會饒有興趣地通過自己的認知和感知來創造符號,大膽地表現自己的生活感受。如,在中班主題活動《樹》的探究活動中,孩子們對于千奇百態的樹都抱以濃厚的興趣,他們會對樹的高矮、粗細、大小等進行觀察對比感知。于是,我們便可為孩子們設計一些相關的美術活動內容,例如,《幼兒園的樹》、《最奇特的樹》等,這樣的美術活動內容立足于孩子自己的興趣點上,孩子筆下的樹更富生命力與獨特性。
二、從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出發,通過觀察、聯想進行美術創作活動
幼兒的創造想象是建立于已有的經驗上,也即是幼兒已有經驗的再造與組合,豐富的已有經驗是幼兒創造再現的內存,如,融入愉快的家庭生活、幼兒園生活及社區生活,參與各節假日活動等都是孩子們美術活動內容很好的素材。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只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擴大幼兒的視野,讓幼兒積累更多經歷過、理解過的經驗素材。那么,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美術活動內容,孩子們憑著聯想、重組、再現,美術活動會更加充滿生機與激情,他們的創作再現不會那樣的蒼白、空洞。因此,我們可從小班開始創設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去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讓孩子養成繪畫記錄的習慣,把美術活動融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去,這樣久而久之,幼兒經常對想表達的事或物都有很強的畫面感。
三、從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出發,通過想象、創造進行美術創作活動
發散思維,廣義是指充分發揮聯想、想象,縱向橫向的發散思路,從問題的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靈活敏捷地思考,從而占有無限拓展的思維空間,獲得眾多的創新的答案和假設。狹義是指,一個問題可從四面八方去思考,得出多種解決問題的全部可能。從上述闡明的發散思維含義中,我們不難看出,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是創新美術教育最能體現的訓練,是新世紀新一代兒童的思維方式。因此,在我們設計美術活動內容時,必須有所選擇、分析,內容的擬定是否易于孩子進行發散思維。同時,當內容擬定后,如何對看似只有一種思維方式的問題做適時指導,幫助他們打開思維,引導他們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去創作。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文學故事,音樂作品,也可利用一些好玩的視覺、嗅覺、味覺等感知小游戲,讓孩子們去思考。而選擇一些用具體物象如《西瓜》作為美術活動時,如果教師不進行適當的點撥,小班的孩子大致會畫出一個西瓜的外形和一塊切開后的西瓜,中大班的孩子則會大致添畫一個吃著西瓜的小朋友,為了不讓孩子對西瓜的美術感覺只停留于此,我們可從幼兒的發散思維出發,引導孩子對西瓜的外形:如,西瓜是圓鼓鼓的、西瓜特有的皮紋,或是切開后不同形狀的西瓜,紅彤彤的瓜肉,一粒粒的小瓜籽,掏空后的西瓜囊,西瓜的那股清甜味兒等等,用這些不同角度的指引去拓展孩子們的思維,這樣再以《西瓜》命名時,孩子的作品一定不會再單調,定能出現西瓜娃娃、西瓜瓢的小船、螞蟻的西瓜屋等等充滿童真童趣的美術作品。
四、從培養幼兒欣賞力出發,通過審美、再現進行美術創作活動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有著深厚與博大的文化底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如,佛山本土文化的陶泥、剪紙、彩燈;江浙一帶的藍印花布;云南等地的扎染蠟染等,同時,不同地域的古建筑、古民居、各民族活動等,都是很好的題材,此外,還有世界上一些經典藝術、現代藝術都能給予我們很好的借鑒。作為幼兒教育的實施者,更應該抓住民族的、時代的脈搏,選擇適合幼兒年齡階段以及幼兒自己想感知的內容去進行美術活動,尤其是把這些民間藝術和中西方的藝術瑰寶以美術欣賞、走進大師、親子課堂等多種形式開拓幼兒的視野,讓幼兒欣賞、嘗試,在前人的基礎上傳承和創新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們的文化得以延續與發展。
幼兒美術活動的內容有很多很多,任何的事物都可作為孩子們進行美術活動的素材,只要我們從幼兒觀察力、記憶力、發散思維能力、欣賞力等出發,通過其認知、聯想、欣賞與表現、想象與創造,就能讓幼兒的美術教育走上創新美術教育改革之路,與時代教育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