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宇旋

2018年的“中興事件”中,在付出了14億美金的支出后,中興通訊才獲得了一條生路,這一事件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只有擁有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才能擁有更多的核心技術,才能在重要的信息技術領域不受制于他。而種種問題的根源就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無論是臺上的老師還是臺下的學生,他們所關注的永遠都是“標準答案”和知識本身。我們在尋求“答案”時卻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我們去創造新“答案”,開拓前人所沒有走過的新道路新方法,如果只想著“標準答案”,那最后只會走上受制于他人之路。
一、核心素養的提出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們的教育專家們也在不斷地努力。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了歷時四年,經過國內教育課程專家組的努力工作終于完成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標準的修訂。其關鍵成果即為“核心素養”,且各學科也凝練出了相關的學科核心素養。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新興技術領域的代表,在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該學科的發展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此,國家對信息技術學科也日益地重視,在新課標中將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作為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四大核心素養,與其它學科一樣,我們從關注學科知識和“標準答案”轉向到關注知識的建構過程即育人的過程,我們更關注學生未來生活所必備的思維品格和核心能力的形成,以期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
核心素養的提出也進一步讓我們認識到要重視課程建設的綜合性,更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動手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為此,我們要重新建構教學過程,將以往的“三維目標”中各自為政的三個層次的目標內容綜合起來,改變以往只重視“知識與技能”的考核模式,更要注重過程與方法、態度與價值觀,并將它們有機地融合。
二、從關注答案到關注問題
當我們審視人類自己的歷史時,會奇妙地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正是一個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再發現問題的螺旋上升的過程。2017年版的新課標明確地指出和推薦使用項目教學進行學科教學。在項目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就是框架問題的設計。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關注于“標準答案”,而在項目式教學里,教師應該更關注問題本身,讓學生去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備課的重點也轉向“無標準答案”問題的設計。因為,只有這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才能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意愿,讓學生學會從相同的項目中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案和以小組形式探索和解決新問題,并最終提出更多有意義的問題,形成對知識的重新建構。
1.什么是框架問題
框架問題是一組框定學生知識學習范圍,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為之探究的問題。框架問題由三個層次的問題構成,它們分別是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
內容問題是與課程中緊密關聯的一些事實性知識的問題,我們可以在教材或外部資料中獲得其標準的答案,它們是學生學習課程和解決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的基礎。
單元問題則是指向所學該單元的重要知識相關的問題,它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它將學習者框定在具體的單元中,同時與具體的生活情景相關。單元問題是我們引入項目情景的契合點。由于它的開放性,也使得課堂更加有活力,它的設計與提出是為了引發熱烈的課堂討論,乃至爭論,我們希望學生通過小組的力量探究出的單元問題的答案,我們更希望這些答案是連我們教師都未能考慮到的具有獨特見解和創造性的答案。單元問題的設計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
我們都知道,一本教材中所設計的單元都是相互關聯的,它們形成了一個整體,當學生在學習一個單元的時候,由于學生知識結構的不完整性,往往會陷入一個單元知識的迷宮,無法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解決問題,探究問題實質,為了激勵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指向學科的核心思想和關鍵探究的,更具備學科穿透力和挑戰性的問題來維持學生持續的探究行為,它就是能夠揭示學科的豐富內涵的“基本問題”。
2.框架問題的設計
項目教學中最花費教師腦力的一項任務就是框架問題的設計,我們既需要學生在具體的、有趣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真理,也要讓學生完成課程單元中所預設的學習目標,我們希望學生能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以問題解決者的身份去參與到一項有意義的活動項目,同時,在他們完成項目后能通過一定的物化成果去呈現他們對框架問題的理解。要實現這些任務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師完成框架問題的設計,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1)框架問題的設計源于課程標準
在設計框架問題時,我們需要熟悉課程標準相關內容,因為課程標準是設計的依據。比如,在高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的模塊1數據與計算的中的“數據與信息”單元中,課程標準有以下要求:1-1依據一定的任務需求,比較不同信息獲取方法的優劣,知道數據與信息的關系,確定合適的信息獲取方法。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可以設計出以下的問題框架:
由以上的框架問題的例子,我們可以初步地看到框架問題中的內容問題是源于課程標準中的具體教學目標,它們是一組探求事實性知識的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最為常見,也是傳統教學中課堂的主體問題,在項目教學中它們同樣存在,這些問題為學生發展高級思維提供基礎。
(2)框架問題的設計要關注核心素養的培養
內容問題雖然在學生的學習與探究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它們不是我們項目課堂的主角,我們的框架問題的設計主要精力將放在單元問題上,單元問題的解決才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單元問題是以單元學習內容為背景,它的設計旨在發展學生的高級思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比如,上面的信息與數據模塊的框架問題設計中,我們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的信息意識、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和計算思維能力,所以,我們在單元問題的設計上要充分理解新課標中具體學業要求,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單元問題設計的源頭,解決單元問題的過程就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
(3)框架問題設計要與項目情景緊密相連
在完成單元問題的設計后,我們需要考慮如何通過設計項目活動和問題情境,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有現實意義的活動。在“數據與信息”單元模塊中,我們設計了“在信息社會如何提高我們獲取準確信息的效率?”這樣一個單元問題,同時,我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旅游項目,讓學生作為旅游活動的策劃者的身份去完成一個旅游計劃,在這個旅游計劃的完成過程,學生需要通過多種渠道獲取各種相關信息,如,目的地的天氣信息、人文風情、旅游交通工具的選擇、訂票方式、住宿的安排、旅游景點路線的規劃,等等,在完成這個旅游計劃過程,就是學生利用各種數字化工具對各類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獲取、保存與加工的過程,讓學生懂得去分辨信息的真偽,提高信息意識,懂得利用數字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通過項目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單元問題的解答。
(4)從“他問”到“問他”
單元問題的設計和項目的實施已經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豐滿了起來,而且項目的完成也宣告了單元問題的解決,為何還需要設計一個基本問題呢?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不單單是一個學習者,更希望他們是一個思考者,一個提問者。希望有這么一個問題能激起學生提出更多問題,人類社會之所以會進步,正因為有這些思考者、提問者的存在,他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為人們提出更多值得去思考去解決的問題,它們是新學科、新的復雜問題、新的疑難,它們的出現能夠啟發和推動他人卓有成效的研究。
這就是基本問題存在的意義,基本問題的設計具有跨學科性,直接指向學科的核心思想和關鍵探究,要求學生能批判性地、創造性地去思考問題,并且最終讓學生完成“他問”到“問他”的過程,提出更多有意義的問題。
框架問題的設計是項目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它的設計源于課程標準,同時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們要從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出發,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設計科學有趣的項目情景,充分地發掘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項目題材,提高教學設計能力,通過項目教學模式的應用以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