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新
摘要:道路工程是我國重要的基建工程,不光能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還為城市間的經濟交流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高職的道路工程相關專業作為向專業領域輸送技術人才的高速通道,其承擔著專業人才教學和為道路工程領域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任務。然而,高職道路工程相關專業在對學生進行相關教學的過程中,卻暴露出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尤其在道路工程制圖方面,教學內容和崗位需求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或偏離,本文就總結了高職道路工程制圖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職;道路工程;問題;對策研究
道路工程制圖是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是高職相關專業教學必不可少的學科內容,它主要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繪圖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熟練地識讀道路工程圖紙,為畢業之后步入相關行業打下堅實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不過一些高職院校在這一方面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其中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生將更加嚴重地落后于實際工程制圖的需要,對自身的事業發展起到消極的作用。
1 高職道路工程制圖教學現存問題
為了彌補當前高職工程制圖教學和崗位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高職院校要積極采取科學的方法,應對如下問題。
1.1 學生專業知識不足
道路工程作為專業接觸最早、最為基礎的課程之一,對于后續的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具有重大意義。這一課程主要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三維體系關系認知,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并借助對道路工程識圖和繪圖能力,實現道路工程設計圖中信息的獲取,進而實現圖紙的設計。課程中,學生還要判斷設計圖中各種構件的關系[1]。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是高中畢業生或者中職院校的學生,其學習能力相對不強,對于知識的渴望程度也相對較低。所以,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往往呈現出學習不上進的學習態度,也就導致了相當一部分學生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知識儲備量不足,專業技能應用效果不好。尤其對于高職院校中的高中畢業生來說,他們在高中沒有接觸過相關制圖專業,一些中職院校雖然有設立相關專業,但其教學質量往往得不到保證,這也就使得高職院校學生制圖能力薄弱不是個別現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不僅對制圖能力造成負面影響,對其今后的學習,也會帶來阻礙。
1.2 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
傳統的道路工程制圖教學主要強調畫法,和幾何體呈現方法中點、線、面的組合投影,并通過教科書等方法展示工程制圖工具的使用,缺乏實際的工程案例[2]。而且,教科書在組合體的選擇上也呈現出過于單一的態勢,沒有展現出道路工程的獨有特點,沒辦法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另外,高職院校在貫穿體的選材上也較為落后,對于當今的道路工程教學來說,參考意義不大,教學意義也不足。選材不當,不僅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反而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泯滅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國家提倡以職業崗位核心技能為導向的課程教學體系中,高職院校更不能固守現有的陳舊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坑害了學生,也對院校的未來發展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2 解決高職院校道路工程制圖教學問題的方法
2.1 加強校企合作
道路工程制圖專業實踐性強,和實際工程聯系緊密。高職院校應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打開一條通往制圖實踐應用的通路,并通過將企業的實際案例引入課堂,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教學緊隨時代腳步,達到更好的效果。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認識到,高職院校的教育有其明顯的側重點,那就是以社會崗位需求為中心,通過實際應用技術的培養為主要方法,把學生打造成符合崗位需求、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術型人才。這一目的的核心是“應用”二字,制圖教學也要以“應用”為目的,力求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技能在實際崗位工作中能夠最快、最精準地得到應用。所以,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加大力度進行校企合作,通過企業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引入,讓知識和實踐產生更為緊密的聯系,并通過和企業建立人才輸送渠道,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就業通道。
2.2 創新課程結構
要想讓高職院校制圖教學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就要對課程結構進行適當的優化和創新。教師要對課程進行更為合理的安排,比如,將道路工程實體結構的講解內容放在構件相關的講解之前,這樣才能實現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的循序漸進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高職院校工程制圖教育要求學生在固定的課堂時間內,建立起完善的三維對應關系的認知,并借由對這一認知的鞏固,形成全面的知識體系。所以說,教師要結合邏輯思維的發展順序,由淺入深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規劃。另外,工程制圖還要求學生具備熟練的識讀設計圖、施工圖和抄繪圖紙的能力。這一部分的教學通常安排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后,且教師要認識到實操是以知識為基礎,對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對實際繪制圖紙的教學進行細分,更為科學地安排在不同章節教學內容之后,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3 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高職道路工程制圖教學提供了更為高效的方法。有了各種先進技術的加持,道路工程制圖不光提高了效率,其準確性也發生了質的飛躍。比如,有了強大的計算機建模軟件,在進行制圖時,就不會受到平面二維的局限,而是將其呈現在三維建模中,讓學生更加直觀、準確地對設計進行觀察和修正。如今,三維虛擬仿真技術的廣泛應用,更是讓道路工程設計變得栩栩如生。它是通過三維建模結合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在計算機中對現實環境進行模擬,將模擬結果以肉眼可見的形式呈現出來,甚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借助該技術,在對道路工程進行設計時,可以實現對虛擬環境的定量認識。另外,各種三維仿真軟件的發展,也讓道路工程制圖變得更加便捷、精確。AutoCAD發展至今,就已經兼容了更加強大的功能,同時也可以實現更多復雜工程的設計。它甚至可以實現圖紙信息和三維模型之間的快速轉換。在計算機上,學生可以通過旋轉、翻轉等操作,對模型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學習,并借由對模型的切割、分離等操作,將其體現在二維圖紙上。道路工程的構件多、工序復雜、涉及到的部門眾多,對效率的要求頗高。這種先進軟件的運用,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效率,縮短部門之間溝通的周期,降低溝通成本,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來說大有裨益[3]。比如,道路工程在涉及到立交橋的設計時,就可以用AutoCAD實現多層設計圖在建模中更加直觀的展示,讓工程中遇到的問題得到更加及時的確認,為關聯部門對工程問題的理解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是傳統制圖工作無法實現的。所以說,高職學校要積極利用先進的制圖技術,讓學生在學習制圖時緊隨時代的腳步,通過形象、生活的學習方法,強化自身的制圖技能。
3 結語
高職院校道路工程制圖教學是這一專業的基礎,良好的制圖能力對學生進行道路工程建設來說必不可少。高職院校要進行適當的教學方法創新,并通過對課程內容更為合理的安排,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本文就針對當下高職院校道路工程制圖專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問題,并總結了幾點在實踐中證明其良好效果的方法,供高職院校道路工程相關專業教師參考。
參考文獻:
[1]宋曉東.高職高專道路與橋梁工程制圖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5(35):93-95.
[2]韓麗馥,歐陽偉,王海興.高職教育中《道路工程制圖》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2):105-106.
[3]毛久群,秦琴,高濤濤.高職高專道路與橋梁工程制圖教學方法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28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