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玲
摘要:幼兒階段是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強化幼兒的語言能力能夠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以后情感溝通起到重要的基礎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幼兒園語言教育開展的重要性,探究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語言能力
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幼兒能夠通過與他人的交流相處,通過語言表達來達成自己的愿望,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培養語言能力在這一階段非常重要,教師要為幼兒構建出相應教學情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個體化差異選擇語言能力的培養方式,要求符合幼兒心理發展特點,讓幼兒主動參與其中,提升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一、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培養重要性和培養要求
4歲之前幼兒已經具備較強的語言學習能力,在這個階段充分開發培養,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是極其有利的事情。《指南》指出,語言的學習是幼兒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與其他人進行交流溝通的工具。幼兒3~4歲是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幼兒與其他人交流機會比較少,處在陌生環境中容易出現膽小、拘謹的情況。在幼兒階段培養口語表達能力,能幫助幼兒形成健全的性格,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語言教育工作開展的目標,是讓幼兒具備正確的口語發音,能表述清楚自己的想法。在教學中發現幼兒存在不正確發音時,需要及時糾正,確保幼兒能夠掌握標準普通話的發音方法。語言學習的重要內容是詞匯學習,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地豐富幼兒詞匯量,為后期幼兒口語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礎。幼兒通過詞匯學習既能夠了解詞語含義,也能夠學會正確使用詞匯。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思維能力比較差,說話的時候經常出現句子不通順、語法錯誤問題??谡Z表達能力培養過程中要重視語法教學,帶領幼兒掌握常見的語法規則,學習把句子完整地講出來,培養良好的表達習慣。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措施
(一)重視幼兒的語言訓練
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日常幼兒教學中,要針對性地設計語言能力教學環節,不斷開發幼兒語言能力,提升語言能力水平。經研究表明,語言教學效果受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影響,教師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語言教學能力和組織設計教學能力,為幼兒創設出輕松愉快的語言溝通交流環境,讓幼兒能夠全身心投入,參與到語言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和創新教學方法,使用新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水平和教學能力水平,促進整個幼兒教師體系素質水平的上升。一部分幼兒教師不管開展任何教學活動,都選擇使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雖然幼兒確實很喜歡游戲活動,但是如果教學方法千篇一律還是會影響教學質量,導致游戲化教學失去吸引力。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深入了解幼兒的學習能力和語言掌握能力,根據每一個幼兒進行針對性培養,開展相應的語言教學。如一部分幼兒自身語言能力發展比較緩慢,性格比較內向,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時不夠積極主動,表現出退縮狀態。針對這一部分幼兒,教師要增加與幼兒交談頻率,鼓勵幼兒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勇敢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
(二)構建出輕松愉快的教學課堂
語言學習離不開語言環境的創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來說,構建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在輕松的環境中幼兒才能愉快地模仿其他人的語言表達方式,觀察教師和家長的對話交流,以及周圍小伙伴的對話方式,潛移默化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起到積極影響。幼兒周圍的成年人需要發音標準正確,說話時口齒清晰、語句通順,為幼兒樹立正確的模仿對象。成年人在交流對話過程中,說話的內容、速度和語調都要適合幼兒的表達水平。不能遷就幼兒的錯誤語言,針對幼兒在表達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信息要及時糾正。采取婉轉的口氣堅決糾正,讓幼兒能夠知道什么是對錯,久而久之才能想說、敢說和能說。為幼兒建立起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能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能夠提升學習自信心。
(三)結合教學實踐提升語言能力水平
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過程中,需要把語言學習落實到生活實踐中,讓幼兒既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學會如何在生活實踐中應用。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可以練習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不能只依靠教師的講解,還需要通過幼兒的專心聽講和積極練習,以此來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親子作業,幼兒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語言練習。每當進行新的知識學習,劃分學習小組是常用的方法,每個小組模擬班級學習,讓幼兒能自己在小組內部模擬上課,自己在小組內部當小教師,大家輪流進行教學,“小教師們”經常金句頻出,大家都豎起大拇指。這種方法能有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幼兒的交流自信心。
(四)應用游戲教學強化語言能力培養
針對幼兒開展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可以通過聽兒歌、讀兒歌和背兒歌的形式進行,鼓勵幼兒能積極主動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把兒歌教學充分利用起來,在課堂上配合適當的教學動作,引導幼兒一起來模仿學習。在兒歌學習中幼兒可以通過模仿和表演,進一步針對語言進行感知理解。如在學習《兩只老虎》時,教師可以根據兒歌的內容設計出相應的動作,使用左手蓋住左耳朵,皺著眉頭,向下撇著嘴,然后右手則在身后做出晃動的動作,表示沒有尾巴。看到這樣夸張的動作,幼兒紛紛開心模仿,心情愉悅地加入兒歌學習過程中去。教師要積極鼓勵幼兒參與表演過程中去,選擇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作為評委,選擇表現最好的小組給予獎勵。結合教學實踐活動的參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為后期的語言能力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鼓勵幼兒動手操作
幼兒的年齡比較小,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對于身邊的新鮮事物具有較強好奇心,每天要問很多“為什么”,到處都喜歡摸一摸、看一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動手操作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如學習《狼來了》的故事,教師可以首先讓幼兒熟悉故事情節內容,然后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演出這個故事。通過對故事的扮演,幼兒學習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這個故事,對這個故事的記憶更加深刻,幼兒還可以自己編寫故事情節,也能夠掌握更多的詞匯和句子。在幼兒園中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進行手工操作,讓幼兒自己描述出自己創作手工作品的想法和創意,在自己的描述過程中幼兒會產生濃厚的語言表達興趣。在幼兒與教師的交流溝通中,幼兒也能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訴說出來,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要針對性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教學中組織趣味性強的語言教學活動,采用嚴謹的教學態度,建立起愉快的教學氣氛,針對性地進行語言教學,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多交流、多互動,提升語言交際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多進行教學反思,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創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迎春.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20(6).
[2]董小杰.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20(4).
[3]焦艷芳.淺析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基本策略[J].學周刊,2019(34).
[4]何建萍.淺談幼兒語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9(32).
[5]吳爽.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的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