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閱讀活動在幼兒的口頭表達和思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影響性格發展和學習成果的重要因素。閱讀可以明顯提高語言能力,同時對于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也至關重要,既能擴大幼兒學習和生活領域,也能幫助提高兒童的自我語言調節能力,更是兒童了解世界的有效途徑。早期閱讀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打開世界的窗口,并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閱讀;培養興趣;閱讀形式;閱讀材料;家校合作
在兒童閱讀的過程中,書本是兒童眼中的玩具。在孩子的眼中,書中的顏色,圖片和文字奇怪而神秘。因此,對孩子的正確指導使他們始終保持好奇心至關重要,使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早期閱讀是兒童全面發展教育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表明,2歲是幼兒口語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是4~5歲。如果能在幼兒的關鍵時期抓住合適時機,并及時培訓,我們將能夠以更少的努力獲得更多的成果。也正是基于幼兒閱讀的重要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對其做出明確規定。那么對于如何培養大班幼兒的閱讀習慣,我的體會如下:
一、創造輕松且愉快的環境,引導孩子的閱讀興趣
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進一步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并使孩子能參與互動環境中接受書面語言。
良好的閱讀環境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應該給幼兒一個開放的空間,為他們提供獨立閱讀的條件。可以在教室為孩子們創建書角或書架。根據幼兒的特性、年齡特征和認知差異,對應提供內容豐富的各種兒童讀物以供閱讀。同時,應該注意書籍的趣味性、戲劇性和文學性。
其次,在語言領域,孩子們通過看圖片、編輯故事、木偶表演、創作故事等形式表達出閱讀內容,使孩子們有時間在評論中表演,訓練孩子在大眾面前的表演能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并體驗成功的喜悅。
最后,明亮的圖書館對孩子們也很有吸引力,因為圖書館中有各式各樣的書籍??梢栽趫D書館墻上張貼孩子們制定的自我閱讀習慣,并指導年幼的孩子在讀書后放回書本,不要折疊書本,不要撕開書本,不要在書上亂寫。
二、采用寬松、自由的閱讀形式,差異化引導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閱讀的機會。抓住合適的時機,適宜開展閱讀活動,讓每一位幼兒愛上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首先,可以互換使用各種閱讀形式。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是自己讀書,與同齡人閱讀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欣賞書本記錄的故事。例如,在空閑時間,讓幼兒自由地欣賞彼此的書籍,或者幼兒園采購的書籍,孩子們放學后可以自由讀書,然后再離開學校。
然后,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引導。 一些孩子可能在早期閱讀中表現良好,有些幼兒喜歡讀書,與同齡人相比想象力很豐富,但表達能力不清晰;還有一些孩子的閱讀習慣不正確,從而直接影響了他們閱讀的水平,因此,早期閱讀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在教學中,可以使用諸如大聲朗讀、觀察和理解、故事表現、創作情節、改編游戲、獨立閱讀、說與做結合、討論交流等方法來指導孩子開展閱讀活動。另外,區域活動中開展“新聞角”“小小天氣預報員”“故事表演小劇場”等活動提高個人的閱讀能力。
三、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早期閱讀研究中,我們有目的地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選擇閱讀材料,以便孩子可以自主地感知、體驗和探索。
大班幼兒表現能力加強,在活動中善于提問和探索,因此在我班的圖書角中則多選一些知識類故事,滿足他們的探究心理,有利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為幼兒提供的書籍,有幼兒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種狀態,以保證不同水平幼兒閱讀的需要。為了讓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閱讀,我和孩子們共同制訂了圖書室規則:“三輕”即走路輕、說話輕、拿放輕;看完書要懂得物歸原處,歸還時書封朝上,書底朝下;閱讀時不折疊書本、不搶奪書本、不撕扯書本、不要在書本上亂涂亂畫等。這對于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也很重要。
在語言區域活動中我們還根據幼兒的不同需要,設計了符合大班幼兒特點的游戲材料。如:我在講述區投放了“新聞欄”,讓孩子剪下新聞展示出來相互交流。還制作了精美的故事盒,讓幼兒隨意布置場景,選擇喜歡的動物、集體創編、表演故事。在“故事魔方”的活動中,引導幼兒完整、生動地講述一句話或一段話,這些活動都充分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參與活動的能力。其次,在閱讀區我們還放置了一些破損的圖書,讓孩子自己動手制作立體圖書,教師提供立體插片的底盤,孩子們將舊書中的背景、人物剪下來塑封好后,可以隨意地搭配、講述。看著自己動手做出來的圖書,而且還是可以站立的立體圖書,更能激發他們的自豪感和愛護圖書的情感。在投放大量的活動材料后,幼兒在適宜的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中激發了對早期閱讀的興趣,增強了幼兒早期閱讀的意識,從而培養了幼兒早期閱讀的能力。
四、與家長密切配合,提升幼兒的閱讀水平
為了提高孩子的早期閱讀水平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幼兒園和家庭的配合。通過家長講座、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形式都是首選,幫助家長科學地認識幼兒早期閱讀,使家長們認識到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了解了科學的教育和指導方法,積極參與幼兒的閱讀訓練。例如:我們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朗讀,平等交流,互相商討,不武斷,不強迫,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在玩、聽、讀、看等游戲中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其次,要想將閱讀成為習慣,就要將閱讀融入生活中的任一時間和地方,可以在空閑地方布置各類書籍,方便幼兒順手拿來翻看與欣賞。既有隨身翻閱閱讀的“口袋書”,也有在床上瀏覽睡前的“枕頭書”,從而將閱讀行為真正滲透兒童的日常生活習慣中。
最后,要求家長能以身作則,保持教育一致性。父母的讀書身影、瑯瑯書聲,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讀書習慣的養成;閑暇時,父母還應帶孩子到圖書館或書店,以引導孩子喜歡閱讀環境;孩子喜歡模仿成年人,遵循孩子的天性,并合適地引導,更有助于養成受益良深的閱讀習慣。腹有詩書氣自華,讓幼兒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并讓幼兒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讓我們的孩子多一些幽默與想象力,富有文化與書卷氣,幼兒在早期閱讀中可以提升品質與素養。
參考文獻:
[1]瞿海溶.? 以讀促寫 以寫促讀——談讀寫結合教學的新方法[J]. 甘肅教育,2019(14).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