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鈴
摘要:溫馨和諧的班級環境建立在良好的師幼、師師、家長關系上,讓幼兒在集體的一日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有安全感、信任感、幸福感,就要抓好班級和諧環境的管理,班級穩定、師師和諧、家長的熱情、孩子們友善,幼兒園才能快樂而和諧。唯有如此,才能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和工作。本文通過以下具體措施搭建“和諧、快樂、成長”之班級環境:教師與教師間的合作式互動;教師與幼兒間的示范、包容式互動;幼兒與幼兒間的支持、引導式互動;教師與家長間的同步式互動。
關鍵詞:和諧班級;互動;班級環境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的每個班級都是一個小家庭,每個班級組成一個大家庭,大家庭的和諧取決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那份默契、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那份真愛、家長與教師的和諧、師幼之間的友好關系,那份和睦也直接關系著班級的成長。從日常教學現狀來看,班級環境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黑白臉譜在一日活動中如何呈現
每個班級的教師,都會出現黑白臉譜的現象,怎樣讓孩子、家長們能理解教師,喜歡這層微妙關系呢?怎樣能讓師師關系融洽?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人際交往對幼兒的社會性培養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二)怎樣讓孩子喜歡我們班級的教師
教師可是整個和諧班級的維持者,孩子對教師的喜歡可謂是重點,在新環境開始時,孩子們喜歡教師可是和諧環境的中心點。
(三)怎樣讓孩子們喜歡我們的班級環境
尤其是新環境,由于缺乏安全適應度,對一些新設備的添置,孩子們有點生疏,孩子們自身缺乏熟悉,而對同伴的不認識更讓孩子對新環境產生恐懼。
(四)怎樣讓家長喜歡我們這個班級
在新環境開始時,家長更多的是選擇教師好不好,許多活動家長們都是跟著教師參加的。與家長良好溝通,走進家長心里也是體現和諧班級的重要途徑。
由此,我們圍繞“和諧班級”進行探索,以提升教師與孩子之間的和諧,提升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和諧,提升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和諧,提升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和諧。
二、構建和諧班級環境的措施
圍繞“和諧班級環境”,我們找問題、解疑難,從中進一步明確經驗內容,解讀一日活動中的難點,梳理溝通方法,讓我們的班級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不斷成長。
《幼兒心理學》指出:消極的情緒會降低活動效率,導致各種消極行為,并對心理活動起破壞、瓦解作用。所以,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到消極情緒對幼兒心理造成的危害,幫助他們愉快地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和伙伴、教師友好地相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處事能力和判斷能力。
(一)見到你啊真高興
孩子和教師打招呼只是嘴巴動動,最多動嘴與揮揮手就走開自顧玩了,看著只是機械地完成一項任務,甚至有的孩子連招呼也不打就跑去玩。
除了語言上的問候,還融入了肢體動作問候,考慮到孩子一開始對教師不熟還不愿意靠近,所以用擊個掌(圖一)問候,慢慢地,當孩子們熟悉了,我們就增加了更多的問候方式,如圖二抱一抱、貼貼臉等,有的孩子還會主動親親臉。現在我們班每個孩子來園都很早,而且每個孩子洋溢著笑臉,熱情滿懷地跟教師用他們的方法打招呼,這不僅拉近孩子和教師之間的距離,還讓孩子愛上了幼兒園。
(二)我要和你在一起
認識和促進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也能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里產生更多依戀,從而消除分離焦慮,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我想和你在一起”。別看小班的孩子小,其實他們早已有非常明顯的興趣愛好,喜歡做什么事情,喜歡跟誰交往,喜歡跟誰一起做某件事情,有時甚至大打出手。既然這樣,我們何不滿足一下他們。因此,我們教師互相商量確定還孩子一個更大的自由空間。例如:自由選擇座位、午飯的時候自由選擇伙伴。
當自由選擇變成吵架現場,教師不得不進入干預調節,請一天表現好的小朋友先選,但發現被選的并不想跟選的孩子一起就餐,所以整個環節又尷尬又亂,而且也沒有真正地把自主權還給孩子。
案例一:吵架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A:會讓好朋友傷心。
B:也許會打架,這樣就會受傷,要去醫院縫針。
案例二:那怎樣做才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用餐又不會發生吵架呢?
A:如果今天不能跟好朋友坐就換個位置,明天再跟好朋友坐
B:可以提前跟好朋友說好。
A:跟好朋友說好位子又被搶了呢?
最后通過全體討論,根據孩子們的意見,師幼共同合作,畫好自己喜歡的水果,進行投票,有水果分組;制作好自己的照片投票器,最后有選座位操作墻,孩子們可以利用課后盥洗時間,選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餐,這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時間,還讓一日生活常規更加穩定,同時還促進了朋友之間的友誼。
(三)快樂律動說byebye
案例三:
家長A:老師,我家寶寶在幼兒園里開不開心,回家都不跟我們說的。
家長B:老師,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本領?
家長C:老師,什么時候我們家長可以看孩子在幼兒園里的表現?
目前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一起做游戲,也很少真正地去了解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但又很迫切地想知道孩子在園的表現,孩子也處于一個急于表達、急于得到爸爸媽媽表揚的階段,同時想把一天的好心情第一時間傳遞給家人,于是我們就有快樂律動說byebye這個活動,我們在4點左右家長來接孩子時教師和孩子一起做著各種好玩的身體律動,當爸爸媽媽來接時,邀請爸爸媽媽一起加入律動。我想,這對于孩子和家長們是難忘的一刻。
三、收獲與反思
(一)我們的收獲
在探索班級和諧活動中,我們看到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有著積極、良好的互動,一日活動中也很融洽和睦,幼兒、家長和教師都在不斷地成長與發展,建構和諧班級環境也更為有效。教師與孩子之間是面對面的教育,走進和諧的班級,放下教師的架子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師幼成為朋友的關系,幼兒在完全屬于他們自己的一片天空中感受、發現和創新,心情是愉快喜悅的,體驗是充分強烈的。
(二)我們的反思
通過和諧班級環境的探索實踐,我們從中不斷發現問題,改進策略,改善班級環境。探索實踐中,我們最深的體會是:大力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提高班級和諧度,締造和諧校園,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飛速發展,創造一個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優質校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總結經驗,克服困難,一如既往地為孩子和家長服務,創建文明和諧的班級,創建和諧的師幼關系,搭建“和諧、快樂、成長”之班級環境。在和諧的校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溝通交流,在和諧的環境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華愛華.幼兒園內部管理和園本教研[J].幼兒教育,2005(19).
[3]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