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城市公共交通可緩解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優化城市的交通環境,為廣大普通民眾提供綠色出行服務,提升城市形象。但是,城市公交企業由于成本投入較大,而公交票價較低廉,并且提供一定的刷卡乘車優惠,因此往往年年出現政策性虧損,限制了公司的健康運營和持續發展。基于這種現狀,成本管控至關重要。城市公交企業科學有效地開展成本管控工作,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關鍵詞 城市公交 企業 成本管控
一、引言
由于城市公交產業屬于與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公益性產業,承擔著重大的運輸任務,因此城市公交企業的成本管控也具備一定的特殊性。通常來說,城市公交企業的成本包括司機、乘務員和管理人員等員工的職工薪酬,車輛的折舊費,車輛的維修保養費,公司營運費用,車輛保險費,車輛燃料費,車輛年審檢測費用等,涵蓋了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部分,成本管控比較復雜。當前,我國城市公交企業普遍存在車輛分布不夠合理、運營投入不夠合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各項成本基礎數據資料統計不完全、缺乏健全的成本管控制度、缺乏科學的成本行業標準等問題。企業應當摒棄原先傳統的成本管控方式,研究出一條符合城市公交產業特征的降本增效策略之路。
二、當前城市公交企業在成本管控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車輛分布不夠合理,運營投入不夠合理
一方面,城市公交企業的車輛分布不夠合理。為了節約車輛的購置成本,城市公交企業在更換為純電動汽車新車型之后,仍保留原先未報廢的柴油動力車、壓縮天然氣車、液化天然氣車等傳統車輛,造成企業的車輛動力類型比較多樣復雜。同時,在各條線路的車型分配上沒能全面考慮到動力成本,導致車輛動力類型分布不均勻、不合理,不同動力類型的車輛消耗的燃料費和維修費是不同的,影響了不同動力類型車輛每千米的成本投入。不同車型每公里的消耗水平在線路上不科學分配,顯著地增加了成本費用。
另一方面,城市公交企業的運營投入不夠合理。車輛的運營收入和人車配比是成本管控的重要因素。很多城市公交企業的人工成本占比過高,司機人數和車輛的配比值卻比較低,或者人車比在各條線路的分布不均勻、不合理,從而加大了成本管控的難度。
(二)信息化程度不高,各項成本基礎數據資料統計不完全
當前,某些城市公交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整體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行業數據繁多且雜亂無章,大量的信息數據需要人工統計和分析。這影響了信息獲取和處理分析的效率,難以確保信息數據的真實有效性,給成本的動態化管理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同時,公交企業的各項成本基礎數據資料統計不完全,未充分實行精細化管理,沒能把成本核算至各條線路當中以及各輛車當中,難以提供實際運營階段的各成本信息數據,影響了成本分析和控制效果。
(三)缺乏健全的成本管控制度,缺乏科學的成本行業標準和手段
某些城市公交企業的成本管控內容僅局限在營運成本上,主要通過縮減一線員工的工資成本支出、車輛燃料費、車輛維修費來管控成本,而遺漏了通過優化服務、加強采購管理等手段來管控成本。公司缺乏健全的成本管控制度,缺乏科學的成本行業標準和手段。比如,未能明確管理人員和勤務人員的車輛配備標準,未能合理制定燃料消耗定額標準,未能明確以外包形式維修車輛的標準成本。這些情況都不利于成本對比評估和科學管控。
三、加強城市公交企業成本管控的對策措施
(一)選擇合適的公交車型,減少無效運輸里程
首先,城市公交企業應當與時俱進,為市民提供更為舒適的乘車環境,及時更新公交車型,選擇合適的公交車型。在購置新車時,不能一味追求大型車,而應當充分考慮到車輛長度和成本效益之間的關系,評價不同線路客流量對車輛的需求,避免出現因為車輛長度不合理而造成成本不必要浪費的現象。也就是說,對于某些客流量較少的線路,公交企業應選擇購買中巴或小型客車;而對于某些客流量較大的線路,公交企業應選擇運輸量較大的大巴客車,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的車輛折舊費、燃料支出和車輛維修保養費等。
其次,城市公交企業應科學合理地管控無效和低效的運輸里程。公交企業可按照公路的狀況設置單班車,減少雙班車的數量,從而減少無效運輸里程和司機、售票員等人員配備。可按照各條線路的客流分布情況,調整和分配車輛班次和數量,從而提高每班車的創收,疏通客流量,減少低效運輸里程。可按照各條線路客流狀況以及時間點,在不同的時間段設置不同的發車頻數和發車時間。設置長線和短線,而不是一味地從始發站到終點站,從而減少無效和低效的運輸里程,減少空程營運。在上下班高峰期可增加開設區間車、高快車等,遇到節假日、活動盛典和突發事件時,應執行原先制訂好的應急方案,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保障居民的出行無阻。在工業園區、集中居民區等地點開通定制專線服務車輛,定點接送。
另外,城市公交企業可向當地主管部門爭取更大更多的優惠扶持政策。比如,公司可申請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返還,或者向當地政府提出公交票價財政補貼,將政府補貼資金用于優化始發站和終點站停車場的環境,或者向相關政府部門申請免征車輛年審費。
(二)大力推行智慧公交,加大各項成本基礎數據資料統計力度
首先,城市公交企業應充分利用當前“互聯網+”的政策,加強“互聯網+公交”的融合和實施。也就是說,城市公交企業可引進或開發ERP自動管理軟件,在系統中實現各路公交基礎信息數據的有效管理,實現客流查詢、公交實時查詢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公交信息數據,通過信息系統,加大各項成本基礎數據資料統計力度,提升信息收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其次,城市公交企業應當提高機務管理信息化水平,實現車輛定位、動力系統工作情況、車輛故障信息數據統計、機車故障預警、司機駕駛行為監控等功能,確保各項信息數據的實時共享,大幅度地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比如,城市公交企業可通過GPS(全球定位系統)調度平臺功能,實現公交的動態化管理;可通過發送遠程調度指令,促使公交準點到達各個站點;通過GPS系統快速發現違章超速車輛,發現司機違章超速的行為,以強化對司機的監督管理。
最后,為了提升乘客的體驗,城市公交企業可適時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增值服務,比如定制公交線路、車載WIFI、車載電視、IC卡全省互通、NFC車費充值等,大力推行智慧公交和綠色公交。
(三)構建和完善成本管控制度,制定成本消耗定額
城市公交企業應構建和完善成本管控制度,包括預算考核制度、員工績效考核和激勵制度、成本行業標準和控制手段、成本信息溝通反饋機制、內部控制制度、內外部監督管理制度等。在預算考核方面,企業可細化項目的成本預算,制定預算目標,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的考核和監控,及時糾正偏差。在成本行業標準方面,企業可邀請當地財政部門、交通部門、第三方機構等外界組織,共同根據公司過去3年運營的成本支出,以及車輛使用的燃料種類、車型、車輛尾氣排放量、車輛預計使用壽命、車輛保養狀況等要素,科學分類和分級擬訂燃料消耗定額標準、人員配備標準、車輛維修保養費標準等,并設置一定的上下浮值。在員工績效考核和激勵制度方面,應將員工的績效與線路行駛里程、營業收入和降本節支效果等要素掛鉤起來,合理設置關鍵考核指標,通過獎勵和懲罰制度,直接影響員工的經濟利益,以提升員工成本控制的積極性。在成本信息溝通反饋機制方面,財務部門、業務部門應及時收集匯總和分析階段成本支出狀況,反饋和溝通成本信息數據,快速預警和修正異常成本支出。
四、結語
城市公交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加強成本管控是城市公交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重中之重。城市公交企業應當選擇合適的公交車型,減少無效運輸里程,大力推行智慧公交,加大各項成本基礎數據資料統計力度,構建和完善成本管控制度,制定成本消耗定額,提升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更好地履行方便市民出行的義務。
(作者單位為眉山市展通公交客運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李雷波(1977—),女,四川眉山人,本科,畢業于樂山師范學院會計專業,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眉山市展通公交客運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研究方向:城市公交企業成本管控、預算管理等。]
參考文獻
[1] 劉建東.城市公交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納稅,2019,13(22):216-217.
[2] 祝春彥.公交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時代金融,2017(36):76+78.
[3] 厲健.城市公交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管理及其對策淺析[J].消費導刊,2019(3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