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娥
摘 要 教育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大。在新形勢下,2019年《政府會計制度》對中小學財務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農村中小學的財務管理并未跟上國家改革的步伐,在資產的使用、管理以及會計核算等方面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本文主要對農村中小學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財務管理 資產管理 內部控制
一、中小學財務管理的作用
財務管理作為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小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財務管理在中小學會計制度下,保證了學校資金、資產的合理性和規范性。要求會計人員在資金使用中不得隨意更改變化資金的用途,不得對預算進行隨意調整和追加,要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依、有證可依,也要求做賬人員根據會計準則規范進行會計核算。因此,財務管理能有效合理地配置資產,能對學校的財務開支做到有據可查,能提高學校的資金使用率,能反映學校一定期間的財務狀況,能對學校的資產、資金起到監管作用。
二、農村中小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不足
由于農村中小學財務人員多數是由教師調配過來的,并非專業的財務人員,因此對財務管理的認識是狹隘的,他們片面地認為財務管理就是把學校的資金記錄完整、真實、有效即可,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財務人員及領導只注重資金的收入與支出,并不注重資金的使用過程。因此,財務人員并未真正意識到財務管理是一門專業技術極強,具有科學性、完整性、系統性、合法性的學科,狹隘的認識使中小學的資金利用率低、資產管理混亂等,無法真正參與到學校的運營中。
(二)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
1.崗位設置不合理
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不足,導致農村中小學財務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缺失。以硯山縣為例,條件的限制導致崗位設置不合理,甚至出現一人身兼多職的情況,無法有效地規避風險。
2.預算編制不嚴格
在農村中小學中,預算的編制在很多學校都沒有較好的實施,大多數都是根據要求大體地填報未來一年中較大的經費配置。沒有切實發揮預測和巧妙有計劃地處理所有變量的作用,沒有對未來一定時期的活動作出細致、周密的安排,更沒有發揮出預算的優點。一個好的預算,應該涉及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涉及各個部門的未來活動,而非財務室根據各部門簡單的上報而大體編制的預算報表。
3.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管機制
在農村中小學,財務室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管機制的,大部分學校由個別領導直接管轄,導致領導權力過于集中,或者領導只注重資金的使用結果,并不在意資金的具體使用過程,忽略了學校的長期發展,一旦出現偷賬、漏賬等行為,無法及時發現并阻止該行為可能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影響。因此,中小學如果沒有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管機構來監督會計活動,將增加整個學校的財務風險。
4.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
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及優點,就必須在各個部門做好信息溝通與交流。有效的信息溝通能更好地完成財務的預算和運營,才能了解各個部門對財務的把握,才能知道各部門有沒有按財務規章制度辦事,有效的信息溝通能讓財務人員了解各部門是否把每一筆錢都落到了實處。
(三)對管理規章執行不嚴格
由于農村學校通常離教育部門較遠,并且由于種種原因,教育部門不能對其進行實時的監督,這就造成了農村學校的不規范運行。這一點明顯體現在農村學校的不按規章辦事。由于缺乏有力的監督以及管理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再加上農村的許多不良民風,造成農村學校的徇私枉法,不按規章辦事。壞了規矩,就會造成一系列的混亂,由此陷入惡性循環。除此之外,不按規章辦事,會造成財務分工不明確,管理混亂,賬目混亂,或者是流程過于簡單,僅僅是形式主義,并沒有實際的作用。
如此就會導致后期明文的規章制度成為擺設,所有辦事程序全都是人情化,最后使徇私枉法者受益,而學生、家長卻深受其害。
(四)農村中小學資產管理混亂
1.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中小學是一個數量龐大的集體,所涉及的固定資產數目也較為龐大,但在如此龐大的集體中,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卻很少有一套健全的方案和體系,多數學校只管固定資產的購入和領用,對后續管理不聞不問。大部分學校沒有固定資產的盤點、折舊報廢和缺失處理,也沒有設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和部門,在學校的管理中往往容易忽視固定資產管理,從而造成固定資產臺賬賬實不符,學校財物的浪費和遺失嚴重,同樣給學校的管理造成了混亂。
2.經費管理混亂
在農村中小學中,經費管理比較混亂,經費使用制度不完善,差旅費報銷執行不嚴格,甚至在經費管理上沒有匹配專業管理人員,學校的出納、會計是同一人,學校領導人只過問大額經費,在小額經費的管理上得不到管理人員的監督。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監管的缺失,所以在經費管理上存在較大的風險。
(五)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在農村的大多數中小學中,財務人員都不是專業性人員,大部分人員是從教師隊伍中抽調過來的,因此在專業技能上有所欠缺。長時間下來,只能做簡單的會計核算,卻不能做財務分析,或者利用財務知識解決工作上的問題,甚至在許多財務核算上模棱兩可,大體內容對即可。從整個財務管理工作來看,這樣既缺乏財務管理理念,也會增加財務人員的犯罪成本。
除此之外,會計人員缺乏專業性還會導致其專業技能較低。新形勢下,會計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新的核算方法,過去的許多核算方法已經被社會淘汰。但由于農村中小學校財務人員缺乏專業性,許多會計核算方法還是比較落后,導致財務人員工作效率低,財務管理沒有真正實施到位,阻礙了中小學長期穩定發展。
三、加強農村中小學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現代化財務管理理念
必須轉變財務管理只是記錄會計活動真實有效完整的過程的理念。要求財務人員轉變思維,樹立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增強全局意識,培養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關注宏觀經濟政策的發展趨勢,及時根據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
(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1.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
有效的內部控制是學校工作有序開展的保證,但許多農村中小學往往忽略了內部控制,甚至許多學校都沒有內部控制制度,并未設立內部控制崗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財務風險。因此,學校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可以通過建立內部授權審批制度、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設立歸口管理、預算管理、財產保護管理、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內部公開等方法,最大限度降低財務風險。
2.設置專門的財務機構
除了建立完善的制度外,還應設立專門的會計機構。設置專門的會計機構,一方面是對學校的財務管理直接負責,另一方面是進一步明確職責,明確會計與出納各自的職責,做到錢、賬分離,二者互不干涉,并且財務印章也應該由專人管理,把財務管理工作做成流水線的形式。這樣一來,不僅工作效率會極大提高,管理也會更加有序。
3.任用專業的財會人員
專門的會計部門應該由專業的會計人士任職,不能以缺乏資源為由隨意任命財會人員。專業的財會人員可以對賬目進行更明細、更科學的管理,杜絕一人兼多職的現象,尤其是對于賬目工作應該更加嚴謹。對于學校財務方面要形成專業化的流水線,確保財務工作準確無誤。
4.明細賬目
對于財務的使用要做到一對一的明確記錄,每一筆資金用在哪些方面,需要由財務部門的專業財會人員明確記錄。避免校領導一家獨大而肆意揮霍學校財務。專業的財務計劃可以保障對學校財務的細致化管理,避免財務資源被肆意浪費。
5.建立部門信息溝通平臺
財務部門雖然是獨立的部門,但信息不應是閉塞的。財務部門應該與學校所有的部門保持信息暢通。現代通信技術發達,學校可以組建校內各部門的信息溝通平臺,保障各部門之間實現充分的信息溝通。財務部門作為其中的成員之一,可以通過信息實時動態地了解學校各部門的財務狀況,對學校財務實行嚴格把控,避免出現灰色賬目。
6.科學制定預算方案
對于預算與收支,也要做到平衡與細化。學校應成立預算領導小組,制定專門的預算制度,制定預算方案,并且將其公示出來。嚴格執行預算方案,細化每一筆支出,讓每一筆支出都實現價值,并且賬目明確,杜絕貪污、受賄、浪費等等不良現象。
(三)嚴格按章辦事,增強財務管理的規范性
農村中小學應要求財務人員以及各部門對上級文件能夠熟悉和正確解讀,要求各部門嚴格按章辦事,要求各部門在報銷差率費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報銷,不得虛報,謊報經費。
除此之外,必須嚴格預算管理,使預算管理科學化,明確預算編制目標,讓學校的每一筆錢都在計劃中進行,以免使學校資金陷入混亂和無序。這就要求學校制定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科學合理的財務流程,嚴格執行的力度,把規范性體現在工作的各個方面,讓各部門人員意識到財務工作的嚴肅性,財務工作要隨時保持謹慎的態度,不可隨意馬虎,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錯誤。
(四)加強資產管理,促進學校資源整合
學校資產數量多、金額大,有效的資產管理能減少學校資產的浪費和遺失。因此,全體人員應該樹立資產意識,人人關心和愛護學校資產,全體人員有義務保證學校資產的安全。學校管理層對資產的管理應該設置專門機構,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和后續管理,包括資產購置的驗收,這個過程要嚴格對固定資產的質量進行把關,做好資產的使用登記,制定保管措施、安全防范措施、賠償措施,定期盤查固定資產的數量和使用狀態,對于數量不符的資產要查明原因,找準責任,及時處理。除此之外,對固定資產的轉讓、出借、報廢等,要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處置學校資產,不得隨意處置固定資產。
(作者單位為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阿猛鎮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 許秀玲.淺談中小學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時代經貿,2019(16):26-27.
[2] 田玉生.精細化管理在中小學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9(10):123.
[3] 楊春妮.淺析中小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9(10):17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