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榮榮
摘 要: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探究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語文學科的基礎性深刻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注重學生STEM能力的語文探究教學具有劃時代意義,從語文教學的途徑、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學習過程的內隱與外顯、語文探究虛擬課堂等方面調控與優化語文教學,教學中關注學生STEM能力的培養將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STEM教育;語文;跨學科
《語文課程標準》頒布后,語文教學探索無疑一個熱點問題。課程標準能讓學生體驗各種語言學習活動,實現各學科之間的整合與聯系,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要求與思路。如何從語文教學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出發,形成STEM教育綜合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已成為語文教學實踐面臨的困惑。
一、STEM教育理念融入語文教學的途徑
將STEM教育理念融入語文教學的途徑很多,包括STEM能力下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生STEM技能水平整合、STEM語文教學方法整合等。在這方面,從語文學科應用STEM教學理念中得到啟發。STEM課程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綜合性課程總稱。STEM課程一般采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將語文知識與多個主題思路聯系起來。學生需要在任務驅動下中應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究語文知識完成主要學習任務。在特定教學任務下運用STEM技能的探究性學習策略,保證學生在語文思維、創新學習和綜合技能等方面的核心素養。
二、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1.高中語文學科的語言美于音樂、體育、藝術是不同的。語言美是形式化的抽象美。學生閱讀時需要理解詞語的真正意思在大腦中構建美麗的思維框架。同樣,在作文寫作中,學生也需要通過文字形式來表達情感。這是在一般與抽象之間表現出“美”的能力。將音樂、體育、藝術等學科的內容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綜合跨學科理論。語文課堂的藝術性能將現實的體驗與空間想象聯系起來,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美,讓學生感覺到魅力無群。
2.高中語文課程的基本功能是傳承與發展文化。在學習過程中,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和政治文化,了解不同民族與地區的文化。開闊視野,增強文化意識,增強文化知識的自信,自身文化底蘊得到加強。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掌握歷史和文化背景,理解寫作目的與動機,理解文章的生活情感體驗知識,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知識。
3.跨學科思維的深度、思維批判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和完善是語文學科發展的難點。跨學科思維的促進是教學中非常重視的。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運用語言與文字堆積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由于跨學科思維本身具有復雜的特殊性。學科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可以完善語文學科知識點的普及。在語文實踐教學中,跨學科思維的廣度主要體現在對文本材料的拓展理解上。創新性思維要打破固有的思維方式,以新的審視角度進行思維,體現在思維的獨特性與原創性上。只要課文進行深刻的分析與理解,總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運用STEM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提高學生思維素質,要能體現出尊重創新與鼓勵創新的發展。
三、高中語文探究學習過程是內隱與外顯的統一
內隱學習結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外顯學習效果是指學生在閱讀后的心理感受、生活實踐活動中所反應出的知識與技能。內隱與外顯相輔相成。探究學習的評價較為復雜,語文研究性學習是以情感思維為教學目標而設計的,所以對語文學習的評價實際上是評價學生的情感框架是否得到了發展。由于學生情感素養的變化程度本身難以量化,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常常會將顯性學習結果作為評價的理由。但由于STEM教育理念的存在,學生立足語文學科基礎,從中探索相關知識點,尋找共同規律,挖掘內隱知識點,創造語文知識的生長點,要建立跨學科聯系,綜合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探究學習任務。STEM課程整合是語文課堂教學實驗的重要任務。要圍繞教學目標與實踐的內容基礎,開闊學生視野,面向學生生活的教育發展。在學習互動探究中,學生的思維素質、學習精神等內隱學習結果將得到明顯提高。
四、結束語
STEM教學理念的選擇對教師來說是具有挑戰性的,畢竟它涉及到其他很多專業領域。當教學內容涉及到其他學科知識時,教師要能準確地了解這些非學科的知識內容,并且對部分知識,要達到很深刻的理解與靈活運用。如果教師對跨學科知識掌握不足,那么探究性學習的設計就容易出現問題,就會誤導學生。STEM學習內容也需要專業篩選。學習內容最終會被大部分學生掌握。如果所選內容本身是錯誤的,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教師需要認真進行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于宏.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低效問題之對策[J].語文學刊,2015(9).
[2]張鐵鑄.經濟新常態、創新能力與金融專業人才通識教育[J].? 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5(04).
[3]大衛·安德森,季嬌.從STEM教育到STEAM教育——大衛·安德森與季嬌關于博物館教育的對話[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