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堅
摘 要:伴隨著我國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金融市場內部有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其中的競爭日益激烈。在發展過程中,我國銀行面臨著很多機遇,同時也有著很多挑戰,銀行需要處理好處置不良資產時面臨的法律規制問題,對于出現的不良資產應做到合法處置,科學處置,進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國銀行在處理不良資產過程中存在的法律規制方面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銀行;不良資產;法律
受多種原因的影響,我國銀行逐漸存有越來越多的不良資產,這不利于我國金融秩序的安全和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銀行必須時刻處理好不良資產,對其中產生的風險和問題進行預防與處理。
一、我國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時存在的法律規制問題
1、法律文件不具備較高層級且存在矛盾
目前我國處理不良資產主要是由資產管理公司組織我國四大商業銀行進行,為了約束其經營行為,維護經濟穩定,我國國務院頒布了許多法律文件,但是這些法律文件存在一些問題,他們通常不具備較高層級,且存在一些矛盾。同時,我國在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時,依據的文件通常是政府頒布的政策性文件,也就是說并沒有得到法律上的支持,這會使得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置不良資產時難以獲得法律保護,在實際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很大困難。面對這一現象,我國先后頒布了相關管理條例與規定,雖然這些頒布的文件從細節角度規范了我國進行不良資產處置的行為,完善了相關法律環境,但是效果甚微,甚至與之前的政策性文件有矛盾的地方,在實際過程中容易引發混亂。由于我國對于不良資產頒布的法律文件層級不夠高且存在沖突與矛盾。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并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各個方面的力量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解讀法律,反而會使得情況惡化,不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進步。
2、資產管理公司沒有較高的強制性執行力
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法律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對于債權人的相關保護政策以合理處置不良資產,但是我國法律在這一方面處于空白狀態。雖然我國法律中規定了資產管理公司可以通過多種手段進行不良資產處置,但是資產管理公司實質上僅僅是一個普通債權人,沒有較高的強制執行力,地位較低。這樣會使得在實踐過程中資產管理公司面對債務人時僅僅只能運用請求的方式,不具備強制執行的權利。在這樣的環境與氛圍中,資產管理公司與商業銀行由于權利不足,地位較低,在進行不良資產處置時會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與阻力,使得處置效率很低,想要使得不良資產重新運行下去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3、當前法律環境不支持高技術處理方式
我國目前頒布的條例中規定資產管理公司可以與商業銀行一同處置不良資產。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與西方國家相比并沒有建立起一個系統完善的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環境,當前的法律環境仍然不支持高技術處理方式,并不具備相關條件。這其中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目前法律規定進行不良資產處置時可以采用債轉股的手段,但是想要使用這一手段卻需要滿足非常多的限定因素,因此,在實際處理過程中這種方法運用較少,效益很低。另一方面,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處置不良資產所必備的法律環境,仍然沒有被建設起來。
二、針對我國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存在的法律規制問題的解決方案
1、提高不良資產處置法律的效力層級,解決沖突與矛盾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國針對不良資產處置的相關法律條文層級較低,主要是以規章的形式呈現,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如果與其他層級的法律存在沖突與矛盾時,則需要按照高層級的法律進行處理。因此想要提高不良資產處置效率必須要進行立法,并且提高相關法律的層級,這樣在處置不良資產時,就可以受到法律保護,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在立法時,既應該保留現有法律當中的可行之處,又要充分借鑒西方先進國家在立法方面的優點,從而因地制宜,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不良資產處置法律體系。一方面對于債轉股的相關法律條文進行完善,債轉股作為處置不良資產的創新性舉動,我國需要通過立法幫助其正常進行。另一方面,對于資產證券化,國家也應該及時進行立法。
2、建立起完善的風險防范法律體系
想要科學合理的處置不良資產,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我國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金融市場的現狀,建立起完善的風險防范法律體系,這樣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國商業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行為,讓其在工作過程中受到法律保護。銀行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可以細化相關工作,給予不同的部門不同的風險防控義務與責任,每一名工作人員做到各司其職,共同防范經常出現的風險,做到科學合理的處置不良資產,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效益。具體來說,銀行可以引進先進技術,通過信息化和網絡化手段,建立起相關的風險防控系統,做好風險監控與預警,以便第一時間發現在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產生的各個風險,同時迅速應對,加強對風險的管理。另外,銀行必須做好科學分工,每一名員工都有相對應的責任,一旦發生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做好處理,同時事后進行追責。
3、給予債權人重組負債企業的權利
在進行不良資產處置時,大部分企業往往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況之中,往往隨時面臨著破產。但是當大部分的企業宣告破產時,法院會瞬間產生很大負擔,同時這樣也不利于有效利用資源,因為雖然這些企業已經難以盈利,瀕臨破產,但是在長時間的經營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其專業領域內的專業技術、專業人員、人脈資源以及管理經驗等方面的資產,而企業宣布破產后,債權人只能得到一部分的權益,不能全部得到清償,甚至有時并沒有收益。因此想要最大程度上獲利,選擇重組資產是最好的方式。國家與政府可以通過立法的方式給予債權人重組負債企業的權利,這樣可以有效利用起各種資源,同時為法院降低負擔。
4、成立專門審理不良資產處置案件的法院
西方很多先進國家為了進一步更好的處理不良資產,特地成立相關信托公司,建立起相關的專業組織,這些專業組織往往具有很高的權限,同時也設立了專門審理不良資產處置案件的法院,加強審理過程中的專業性,我國也可以借鑒這種辦法。在審理不良資產處置案件中,法官不僅僅需要具備最基本的法律知識,同時還應該有一定的金融學管理學和會計學等學科背景,同時還應該了解國家目前的政策。因此普通的法官往往難以勝任這樣的案件。除此之外,與一般的案件相比處置不良資產的案件程序較為復雜,種種因素表明我國目前需要成立專門的審理不良資產處置案件的法院,確保審理過程的專業性,這樣可以更加有效的進行不良資產處置,幫助債權人達到最優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目前的現狀,我國必須認識到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重要性,目前我國處置不良資產的法律環境仍然不完善,筆者總結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關建議,希望可以有所改善。
參考文獻
[1]段可儀.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完善與重構[J].商場現代化,2020,(3):125-126.
[2]劉維.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風險及對策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30):28-29.
[3]周航.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問題 ——基于債權轉讓視角[J].全國流通經濟,2019,(16):183-184.
[4]張帆.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及其處置的法律問題探究[J].中國市場,2017,(22):58-60.
[5]繆錦春.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法律風險及應對策略[J].云夢學刊,2017,38(4):82-86.
[6]劉斌.銀行不良資產處置中的法律運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7,(18):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