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
摘 要:立足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以微型化學實驗的組織為切入點,依次分析其概念、內涵及其所具備的意義,旨在做好高中微型化學實驗工作,賦予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微型實驗;概念;特點;意義
微型實驗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教育理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微型實驗?其具備哪些特點?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組織學生實施微型實驗又存在哪些突出價值與意義?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一一分析與解答。望能帶給廣大高中化學教師更多的教育啟示。
一、微型實驗的概念及特點
首先,我對微型實驗的概念及特點進行簡單概述,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所在。
(一)微型實驗的概念
所謂“微型實驗”,是指相較于以往的實驗來講,無論是實驗器具的規模大小、實驗所用的試劑量,還是實驗所開展的地點等都偏向于微型化的一種實驗模式。
(二)微型實驗的特點
從微型實驗的概念分析來講,其具備如下突出特點。
1.實驗所用器具微型化
不同于以往化學實驗中專業的實驗器具,微型實驗中所用的器具更加小而微,規模與結構上都有了明顯的變化。
2.實驗所用試劑量減少
微型實驗中所用的試劑量有了明顯的減少,但是也能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實驗效果,有助于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點。
二、高中化學組織微型實驗的意義
就當前教育實踐來看,高中化學學科組織微型實驗具備“鍛煉與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這兩個方面的突出意義。
(一)有助于鍛煉與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一項責任。但是在以往的實驗中,更多的時候由我們教師按照教材的設置為學生進行演示性質的化學實驗操作,學生誠然可以從中觀察到某些化學實驗現象,但是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能力方面卻效果不明顯。但是引進微型化學實驗之后,我們的學生要從所學到的化學內容實際情況出發,去審視、去探索、去分析,看看是否有可以簡化的實驗步驟,是否可以減少實驗試劑的用量,是否可以用其他實驗裝置及其設備代替……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再局限于課本、單純來源于教師,而是有了自身創新的因素在內,有助于鍛煉與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氯氣的制取”實驗,出于安全考慮并未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操作過,但是在引入微型實驗的概念之后,學生卻想道:面對一定量的氯氣,其是有毒的,是會對我們的安全造成危害的,但若是我們減少整個實驗的試劑用量,按照特定的比例加以實驗,所產生的氯氣就不會這么多,那么,其是否也便不再會對我們人體產生危害呢?如此一來,在學生看似異想天開但實際上卻存在可行性的實驗設想之下,“氯氣的制取”實驗得以安全有效地進行,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是由此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二)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學生學習知識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上,局限在一道又一道練習題目中,而應當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入理解與掌握所學化學知識。在引進微型化學實驗的概念之后,我們的學生率先要分析已有化學實驗操作步驟、使用裝置、試劑及其所呈現出來的結果,有了這些認知,進而積極思考、認真探索,并嘗試著從各個方面入手對原有的實驗“微型”化。這樣一來,學生收獲的就不僅僅是實驗操作水平的提升,而且也是深化所學化學知識認知的一個過程。
例如,在“空氣中氧氣的性質特征”這一化學實驗中,有的學生便想到,用鑷子將半燃的玻璃棒捏出來一個凹處便可以輕松制作成一個燃燒匙,這時只需要再找一個盛有青霉素的瓶子(也可以用其他相似瓶子代替)便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實驗反應容器……這些實驗器具的改進建立在我們的學生對原有化學實驗有深刻認知的基礎上,且改裝后的微型實驗操作也讓我們的學生進一步深化了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綜合來講,微型實驗的組織與開展很好地增強了高中階段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其實際實驗學習效果呈現出了非常理想的狀態。
總之,微型實驗在高中化學學科中的恰當運用產生了諸多突出的效果,為此,我們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而科學地引進微型實驗的理念及其模式,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更好地鍛煉自身化學實驗操作水平,同時切實樹立環保意識與理念。這樣我們的學生才稱得上獲得了長遠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秀君.微型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34):107.
[2]李曉丹.高中化學微型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7):151.
[3]王建明.淺析高中化學微型實驗深度教學的探索[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3):30.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