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蕓
摘 要:美術創作具有主觀性和客觀性因素,高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整個美術創作過程中十分重要。在高中階段教學實踐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對美術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散學生的美術構圖思維,培養高中生對美術創作的藝術追求和價值取向。讓學生深入生活,感知生活,并且學會用美術手法描述生活圖景。
關鍵詞:美術創作;創作思維;生活美術
高中生美術創作需要創新思維能力。要學好美術這門課程,必須結合高中學生美術創作的思維特性,按照高中美術教學課程標準要求穩步推進教學進度。教師要提高學生對美術創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學生的創作思維特點,加強培養高中生美術寫生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美術創作水平。
一、高中生美術創作存在的問題
(一)美術教學重視度不高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學校、社會等各界都重視每年的高考,作為邊緣學科的美術,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推進高中階段美術教學過程中,高中生學美術本來存在一定的短板,因為高考升學不考美術,學生快速提高美術素養的時間很有限。
(二)學生美術創作能力不強
美術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美術創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在推進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面對美術學習力不從心。即使老師及時帶領學生進行課堂創作,但這種教學模式只能用于學生的應試訓練,學生美術創作的自發能力和審美能力都不強。
(三)美術師資力量不足
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有著明顯的區別。美術創作絕不像數、理、化那么簡單。在高中校園中,一些美術教師水平不高,既不是社會書畫名家,也不是美術大家。特別是農村高中美術教學階段,有些地方存在高中美術教師斷層的現象。高中美術教學師資力量的短缺導致高中美術教學高質量發展困難重重。
二、高中學生美術創作思維特性分析
美術教學需要有一定的創作思維能力,無論畫法技巧方面還是畫面構思方面,都需要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思路。
(一)獨特性思維
美術創作是人的心靈的表現,好的美術作品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而且這個獨特風格主要表現在獨特性思維。高中美術教學要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突出表現學生美術創作的獨特視角,引導學生在美術構思、構圖方面盡量與眾不同,并且以獨特的畫面語言來表達這種獨特的思維效果,突出作品的感染力和藝術價值。
(二)多樣性思維
美術創作要有多樣性風格,這是美術創作的必然過程。不管是美術大家的作品還是學生的作品,美術風格的多樣性思維表現都會增加作品本身的藝術欣賞價值。要引導學生發散美術創作的多樣性思維,要求學生多思考、多觀察,充分體現美術作品的藝術情感。
(三)趣味性思維
趣味性是美術欣賞的基本要求之一,高品質的美術作品要體現出趣味性特征。教師要抓住高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緊抓學生對美術創作的趣味性進行訓練。美術本來屬于藝術創作的范疇,本身就有極為高雅的藝術魅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美術趣味性畫法技巧,培養學生的美術創作素養和趣味性審美能力,增強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這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意義深遠。
(四)創造性思維
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從繪畫技術上要有所創新,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自身的創作思維。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一年級下冊“畫水果”時,因為學生對水果都很熟悉,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歷,不要拘泥于老套的“手把手”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在畫法和選材方面留下更多的余地,這樣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深入挖掘現實生活中的美術
美術取材于生活,而美術的藝術性要高于現實生活。高中美術教學需要深入結合現實生活,以現實生活為背景,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美術創作題材。具體有如下幾點建議。
(一)感知生活美術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術素材,好作品往往都是生活的寫照。教師要鼓勵學生從美術的視角觀察生活,學會認識生活的美術技能,通過現場寫生來感知生活美術的溫度。
(二)描述生活美術
美術是現實生活的寫照,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畫筆描繪生活中的美術,培養學生從美術視角描繪生活的能力,充分描繪生活中的美麗瞬間,錘煉自己的美術藝術技藝。
(三)探究生活美術
走進生活是美術教學的目標,因為美術就是現實生活的藝術再現,要描繪生活美,歌頌時代美。要想讓美術創作走進現實生活,就要引導學生研究生活美術。
總之,按照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教師要抓好美術教學的每個環節,結合當今時代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藝術想象和藝術情感,突出高中美術教學的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和關聯性作用,提高學生的觀察、感知、體驗、思考、探究、創造和評價等美術創作藝術靈感,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為新時代培養美術新人。
參考文獻:
[1]趙卿偉.淺析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農村科技,2020(8).
[2]王天媛.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戲劇之家,2020(21).
[3]范敏.新視角下高中美術教育方法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0(12).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