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升
摘 要:信息時代,網絡技術教學手段下的音像閱讀成為流行的教學手段。高中語文教學中,音像閱讀呈現的方式與教學效果值得審視。站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養成視角去考量,無論是在大腦接收信息的繁簡層面還是語言建構信息加工的深淺方面,無論是在思維品質培養的邏輯層面還是文化積淀的高度方面,音像閱讀都只是感知性的輔助閱讀方式,而文字閱讀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閱讀方式。
關鍵詞:音像閱讀;有限作用;文字閱讀;根本方式;素養考量
一項數據預測顯示,到2030年,90%的圖書都將成為網絡版本。的確,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音像資源在青少年學生中廣受歡迎,音像閱讀也成為青少年學習的重要方式。把豐富多樣的音像資源與語文學習實踐有效結合,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是網絡技術教學手段下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音像閱讀”與傳統的文字閱讀不同,它與攝影、電影、電視、網絡、卡通等媒體資源相關聯,直接訴諸視覺與聽覺,是多維時空、聲畫結合的視聽活動。這種閱讀形式作為一種課外泛閱讀形式比較適合,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音像閱讀的特點有哪些,適用對象如何,語言信息加工的效果究竟怎樣,作為高中語文老師,不得不加以審視。
一、閱讀特征考量
技術支持下的語文教學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體有簡易多媒體環境、交互式白板電腦教學環境和交互式平板電腦教學環境三種。這些環境下,音像閱讀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吸引學生持續參與,方便學生及時參與,使學生課堂學習的現場感、自主度與參與度明顯提高,充分體現出“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新課程改革意圖。
統觀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案例與經驗,音像閱讀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呈現方式大體有六種:(1)經典美文誦讀;(2)名家名篇背景與相關資料鏈接;(3)賞析情境創設;(4)實用類文本概念理解與邏輯演繹;(5)技能訓練與指導;(6)復習與總結。在教學過程中,音像資料的呈現形態有圖表、視頻、音頻、動畫等多種樣式,作用于學習者潛意識層面,全感官調動學生的感受力,具有跨界性、趣味性、自主性與創新性的特點。不過,音像資料閱讀在語文教學中不是以獨立的方式呈現的,它們必須與文字閱讀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其作用,而且文字閱讀仍然充當主角。因此,在多媒體語文教學環境中,音像閱讀是輔助性的閱讀方式,是“錦上添花”,而文字閱讀仍然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方式,是“雪中送炭”。
二、信息加工考量
對于上面的認定,我們首先從語言文字信息加工角度予以考量。
學生接受外界信息有三種基本形態:音像形態、文字形態與符號形態,它們分別從屬于生活層面、文化層面與專業研究層面。信息化教學提供的技術與資源,為音像閱讀提供了豐富的情境。這種信息化情境是生動的、直觀的、互動的,從它的生動活潑特性而言,音像閱讀更適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圖片、聲音進行思維。這句話也能佐證音像閱讀的方式更適合幼兒、小學生的初級認知階段。而高中生智力迅速發展,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占主導地位,正處于概括的、抽象的、獨立的認知發展階段,中學生更需要借助文字閱讀與符號閱讀的方式來發展智力。
從語文學習的語言建構與積累角度看,音像閱讀的多維空間提供的語文學習活動主要處于聲色光影的信息形態辨認、篩選與轉換狀態,它們大多作用于信息感知的初級階段,更能發展學生的直覺能力;聲畫結合的音像資料雖不乏生動性,卻更多傾向于現象與事實,即處于語言積累的“言語”語感階段。所以,音像閱讀比起文字閱讀,缺乏概念、本質、思維與結構這些語理要素,它是一種部分性的有限學習方式,距離本質性、通用性的語文學習要求較遠。
三、核心素養考量
從語文學科思維品質的培養角度看,音像閱讀有利于學生展開形象思維、直覺思維與創新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與一定的創新性,這些品質屬于思維的外在表現層面的品質。高中階段,學生處于邏輯思維、辯證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文字與抽象符號是其主要的信息載體,思維的準確性、深刻性、批判性與系統性才是他們思維品質發展的主體需求。因此,文字閱讀對高中生的語文學習意義更加重大。
從文化積淀傳承角度看,高中階段是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過渡階段,此階段承載著基礎教育的知識、能力與情態價值的整合任務,承載著學生綜合能力的進階發展,語文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還是學生學習文化與精神成長的思維工具,它具有基礎性功能,是工具性、思維性與實踐性的統一,因此,文字閱讀必定是高中生語文學習的根本方式,而音像閱讀容易導致娛樂性的淺表化閱讀與興趣性的碎片化閱讀。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有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18個學習任務群,其中“整本書閱讀與探討”“當代文化參與”和“跨媒介閱讀與交流”這三個任務群貫穿于高中三種語文課程類型學習的全過程。統觀語文課程這樣的結構安排,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音像閱讀必不可少,但文字閱讀仍然是貫穿三個全程任務群乃至所有任務群的骨干學習方式,它承擔著建構語文閱讀策略的重任,比如內容重構策略、捕捉閃回策略、對照閱讀策略、跨界閱讀策略與經典重讀策略。信息技術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方便學生自主查閱資料,自主組合設計語言材料,激勵學生對學習感悟的表達,增大了信息容量,這些優勢毋庸置疑。但是,音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緊扣文本,充分展現語言文字的內涵與感染力,讓圖片、影像、音色等信息資源具有邏輯,融入思維,形成系統,最終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