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琰莉
摘 要: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知識熟練掌握,而且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每節課的教學都能游刃有余。一堂優質的競賽課,除了上課時要有淋漓盡致的發揮,更重要的是如何高質量地備此節競賽課。
關鍵詞:競賽課;六備;收獲
今年,我很幸運地參加了平涼市崆峒區組織的高中政治課競賽活動,收獲頗多。雖然在賽前既緊張又焦躁,但賽后,讓人既興奮又充實。尤其是聽了評委組的點評,猶如醍醐灌頂,讓自己對政治課教學有了煥然一新的認識。
總結賽講的經驗,我認為一堂優質的競賽課,除了上課時要有淋漓盡致的發揮,更重要的是如何高質量地備此節競賽課。以自身的體驗而言,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六備”。
一、備教材
第一,扎實備課,創新為主。抽簽確定賽課題目后,我搜集了本課的16個課件、11個教學設計和5個導學案,每份資料我都仔細研讀,然后梳理出自己的教學思路,擇優選擇自己所需內容,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第二,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是對教材知識的熟練掌握。熟能生巧,在一堂課中不僅能順理成章地完成教學目標,更能深入淺出地突破重難點,讓學生輕而易舉地融會貫通所學知識。如在此次賽講中,我所講的“國家財政”這一框內容,以“錢”為線索,即“誰的錢”—“錢從哪里來”—“錢又到哪里去了”—“這些錢又有什么作用”的思路貫穿本節課的始末,通俗易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第三,重視平時每一堂課的質量。我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堂高質量的課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周就能準備充分的,它需要一定的量變,長時間的反復推敲,準確把握知識體系的長期過程,這樣在賽課時即使遇到突發情況,我們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四,關注時事,關注生活。政治課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素材,新的熱點和與時俱進的素材才能在上課和學生達到共鳴,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二、備學生
新課改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檢驗一堂課是否成功,關鍵是學生的學習效率。每個學校的學情不一樣,而同一個學校不同班級的學情也各有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之前對所授課班級的學生有充分的了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否則就唱“獨角戲”了。
三、備教法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
首先,導入要新穎,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快節奏的高中課堂,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開課時的設計至關重要,所以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關鍵。
其次,行之有效的方法會讓一節課活力四射、回味無窮。譬如,可以把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知識設計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探究材料。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可設計成個人自主探究和分組合作探究,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探討、生成,然后教師進行畫龍點睛的點撥,使學生茅塞頓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備對手
如果教師在同一天競賽,進行授課的是同一框內容,講課的過程幾乎是大同小異。因此,怎樣在“大同”的前提下,能在“小異”上別出心裁,這就需要教師獨具匠心的設計。在此次政治課競賽中的一名教師,就以財政—財政收入與支出—財政的作用為“主心骨”,對教材知識進行重新整合,環環相扣地啟發學生,沒按教材的編排授課,不拘一格、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五、備評委
所謂“備評委”,即設身處地地想象,要讓所有的評委能夠達到共識:你是一名優秀的競賽者。
1.語言流暢,舉止大方。
2.板書整齊且有特色,如善用彩色粉筆。
3.課堂氣氛熱烈,師生互動默契。
4.教師深入淺出,學生興趣盎然。
六、備條件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堂成功的競賽課,除了自身全力以赴、不遺余力的精心準備、精彩展示,還需要客觀條件的支撐,如多媒體、音響等教學用具有效的準備。教學輔助工具的使用,我們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多媒體的使用技術,在賽課前的兩周,因為一直在使用我們現在教室的普通白板,對于用觸摸式的希沃白板教學既向往又畏怯,但還是硬著頭皮去反復學習、反復操練,在正式賽講時也發生了課件翻不動的情況,但因為掌握了一些操作技能,沒有驚慌失措,講課得以順利進行。我們還要清楚地知道承擔競賽任務學校的上課時間表,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上課時科學合理地分配時間。
當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每節課的教學都能游刃有余。如,在進行“國家財政”的賽講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時,一位學生突然問老師:“什么是GDP?”當在場的所有人面面相覷時,這位老師會心一笑,舉一反三地向學生進行了講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一次節外生枝卻變成了意外收獲。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