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 李 蓉
隨著國務院出臺的相關政策以及高等醫學院辦校規模的逐漸擴大,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受到廣泛重視[1]。但各醫學院校臨床教學相關資源較為短缺,已逐漸無法滿足臨床教學的需求。合作醫院進行護理實踐學習活動,傳統教學法較為枯燥、乏味,護生學習效果不佳[2-3]。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建不同情景模擬,讓學生參與其中并親自感知,充分領悟所學理論知識,并在實踐中得到證實的教學模式[4]。本研究對我院駐點班護生實施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對比傳統教學法對護生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實施傳統教學的駐點班護生68名為對照組;另選取我院2018年實施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的駐點班護生68名為觀察組。兩組護生均為女性,其中對照組年齡17~21(19.65±1.20)歲;觀察組年齡18~22(19.49±1.19)歲。兩組護生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采用相同教師教學。
1.2.1 對照組
實施傳統教學,在教學時無相關教學情境設定,且各疾病的知識護理點由教師結合病人疾病特點進行單方面講解。
1.2.2 觀察組
實施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
1.2.2.1 教學內容
開設內科、外科、兒科等臨床課程,并選擇各科常見疾病,將各疾病設計為符合護理教學需求的具體教學案例,將各疾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等作為思路并跨越多學科知識;涵蓋社會醫學、護理倫理學、護士素質、修養、護理心理學及護理管理學等。
1.2.2.2 教學目標
將護理人文素質教育貫穿教學中,并將其作為核心,使護生盡早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及專業認同感。
1.2.2.3 分組
將68名學生分為4組,每組9~10名護生,各小組由護生自行選舉出組長,組長的職責為確保教學計劃的實行及組織。
1.2.2.4 教學過程
①參與式課題教學:各小組建立QQ討論組,針對參與式教學內容,提前1周將學習活動設計單上傳至討論組,每組成員根據活動設計單進行自主學習,并根據要求完成課前病例分析報告、課堂參與任務及課后任務。學習活動設計單的內容主要為設計說明(教學實踐、內容及對象)、教學目標、課前學習、課堂活動指引、參考資料(資源共享網站、教材、文獻數據等)。課堂參與采用任意指定1組展示或各組搶答形式展開,每次參與后各組護生及教師共同評價,并發表觀點,教師給予相應修正和肯定,最后對各組成績進行打分,課程結束后對總分最高小組給予獎勵。②實踐情景教學:由教學老師將各組護生分批帶入臨床科室,通過見習真實病例,并以護理程序為指導思想,幫助其對病人進行病情評估、判斷、實施護理及解決問題等。然后教師設置典型案例,提前1周將案例內容交代于各組護生,護生進行預習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做好充分準備。教學老師組織開展案例情景教學,組內護生輪流扮演護士、醫師、病人及病人家屬,教師詳細講述情景并設置護理場所,依據案例中各問題讓護生進行演練,解決各突發狀況。教師于一旁進行巡回指導,并明確指出其中操作不當,對護生在演練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在角色扮演結束后,教師組織護生進行集中討論,分析在情景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出解決方案。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并引導護生進行疾病、護理相關知識重構,強化其對相關知識的記憶,使其完全掌握。最終護生將各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及情景演練所學內容相結合,并寫一份學習報告。
1.3.1 人文素質
在兩組護生入院時(教學前)及課程結束后(教學后)采用王小麗[5]研制的護生人文素質測評表對兩組護生的人文素質情況進行評價,包括文化素質、審美素質、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及心理素質5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分0~10分,總分為0~200分,得分越高則護生人文素質越高。共發放272份問卷,回收27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1.3.2 護理專業承諾
在兩組護生入院時(教學前)及課程結束后(教學后)采用護理專業承諾量表[6]進行評估,包括專業生涯步入、專業價值認同、專業努力意愿、專業正向評價4個維度,共34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分1~4分,總分為34~136分,得分越高則護生的專業承諾感越強。共發放272份問卷,回收27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表1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人文素質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2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專業承諾感評分比較 單位:分
傳統教學方法以向護生灌輸知識為最終目的,護生在學習時僅為機械記憶,教學方式單一,護生難以很好掌握護理知識[7-8]。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側重于護生的參與、討論及感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習的熱情[9-10]。本研究將其應用于駐點班護生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教學后人文素質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可有效提升駐點班護生人文素質。分析原因主要為人文素質作為個人較穩定的內在品格[11],其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正確對待他人、自身及社會的態度,而護生人文素質測評表中的5個維度能夠充分反映護生所具備面對今后臨床護理工作的基本素質[12-13]。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相比于傳統教學方式可將護生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并做到由靜至動的改變[14],在體驗準備階段護生主動參與其中,在教師設計的模擬案例中充分查詢資料,并學習疾病的臨床表現,根據不同突發狀況學會與病人溝通,領悟護理工作的真諦[15];教師將素質教育貫穿護理過程始終,解答護生疑問,讓護生對護理工作有充分的認知,從而利于其對護理職業的理解和適應,最終有效提高護生人文素質[16-17]。本研究中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教學后專業承諾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可有效提升駐點班護生專業承諾感。分析原因主要為,專業承諾感指對學習專業的接受與認可,并愿意積極主動學習及進一步探究的態度,較好的專業承諾感可幫助其建立良好專業價值觀及對專業的熱愛度。傳統教學中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度不足,且其主要以醫學基礎理論為主,護生在學習時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8-19]。而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時將樹立護生專業價值觀及職業認同感作為導向,讓護生在學習醫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對護理專業有充分的了解,并通過情景模擬演練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幫助其建立良好職業價值觀及認同感,最終有效提升專業承諾感[20]。
綜上所述,采用情景模擬聯合參與式教學法可有效提升駐點班護生人文素質及專業承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