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李淘


[摘要]目的 探討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在前列腺癌骨轉移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2017年3月~2019年7月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1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接受99mTc-MDP靜脈注射,均采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SPECT)檢查和SPECT/CT檢查,以病理檢查為診斷該疾病的“金標準”。比較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與SPECT全身骨掃描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結果 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SPECT全身骨掃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在前列腺癌骨轉移中的診斷價值顯著,可以獲得較高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
[關鍵詞]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前列腺癌骨轉移;實用性;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5.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5(a)-0128-03
Diagnostic value of SPECT/CT tomographic fusion imaging in bon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LIAN Li-tao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People′s Hospital of Nansh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PECT/CT tomographic fusion imaging in the bon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rostate cancer admitted to People′s Hospital of Nansh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from March 2017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99mTc-MDP intravenous injection, an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and SPECT/CT.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SPECT/CT fusion images and SPECT whole body bone sca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SPECT/CT tomograph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PECT whole body bone sca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pecificity of the two examination methods (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PECT/CT tomographic fusion imaging in the bon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is significant, and high diagnostic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can be obtained.
[Key words] SPECT/CT tomography fusion imaging; Bon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Practicability; Diagnostic value
前列腺癌是發生在中老年男性群體中的常見惡性腫瘤疾病,相關統計顯示,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在男性疾病中排名第2位,致死率排在第6位[1]。前列腺癌的主要轉移器官為骨,患者在發生骨轉移期間還會伴有合骨痛、神經壓迫、病理性骨折等多種并發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都造成了較大影響,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痛苦。相關研究顯示,患者在患有晚期前列腺癌的時候,有70%的概率會出現骨轉移,因此前列腺癌患者必須接受早期的疾病診斷,盡早發現骨轉移,并有效抑制骨轉移[2]。通過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SPECT)全身骨掃描聯合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可以有效地發現前列腺癌患者早期骨轉移發生的情況,并且通過制訂診斷計劃和治療計劃緩解患者疾病的進展和發生,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主要分析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在前列腺癌骨轉移診斷中的實用性價值,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疑似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56~71歲,平均(61.24±1.34)歲。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自愿參加;②患者的年齡為50~75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②具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SPECT和SPECT/CT檢查,均進行亞甲基二磷酸鹽(99mTc-MDP)(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0927)靜脈注射,注射完成之后囑咐患者飲用500~1000 ml水,飲水后3 h進行顯影。顯影操作所使用的機器為GE的NM-670型SPECT/CT儀器(德國西門子公司),使用低能高分辨率準直器,可以將該儀器的參數調節成256×1024,將放大的倍數設為1.0,將掃描速度調整到每分鐘10 cm。對患者的全身骨進行前后位和后前位掃描,而且要在常規平掃完成之后對CT斷層進行融合顯像。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以病理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SPECT全身骨掃描與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檢查方法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前列腺癌骨轉移陽性情況主要包括胸骨以及肋骨轉移、顱骨轉移、脊椎轉移、四肢骨轉移、骨盆轉移等,SPECT全身骨掃描與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診斷結果主要包括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等。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假陽性+真陰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前列腺癌骨轉移中檢查的診斷效能分析
110例患者中,經病理確診為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82例,SPECT檢查結果確診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63例,陰性19例;SPECT/CT檢查結果確診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78例,陰性4例(表1)。
2.2兩種檢測方法診斷前列腺癌骨轉移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的比較
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SPECT全身骨掃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特異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前列腺癌屬于一種惡性腫瘤,常發生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中。另外,該疾病還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骨轉移。目前對骨轉移的相關研究顯示,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水平和骨轉移情況息息相關。在臨床治療中,前列腺癌引發的骨轉移發生率較高,能夠經由淋巴系統以及血液實現轉移,之后轉移到患者的脈管系統內,從而延伸到四肢骨和軀干[3]。但是目前的臨床經驗和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在治療前列腺骨轉移的時候會應用多種方法,所以必須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療方式,以緩解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的疼痛感。如果可以在前列腺癌的早期對患者采取骨轉移的診斷及抑制措施,那么就會極大地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在前列腺癌發生早期,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明顯,所以導致患者入診治療時間較晚,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骨轉移的發生率。目前,臨床上大多數患者通過CT和MRI的診斷方式進行診斷,但是不同的方式在診斷骨轉移的時候也具有不同的特點,其中CT能夠比較敏感地檢測出骨性骨腫瘤,MRI能夠敏感地檢測出溶骨性病變。但是前列腺癌骨轉移的主要表現形式為成骨性,所以在混合型和溶骨性方面存在的概率較小。在進行全身骨顯像時采用的顯像劑主要為99mTc-MDP,其能夠有效地通過骨組織內的羥基磷灰石晶體,而且交換完成之后能夠吸附在骨骼中,所以與CT和MRI相比具有較大的差異。在前列腺癌骨轉移發生的早期,主要是由于骨鹽代謝增高所導致,因此通過全身骨顯像能夠有效地將早期骨轉移瘤病灶顯示在圖像上,可以較為明顯地觀察到病灶在早期的活動情況。該技術在惡性腫瘤骨轉移的診斷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顯示出影像,并且與CT和MRI相比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能夠有效地發現全身病灶發生的具體部位[4]。但是由于此種技術在骨成像方面存在著比較特殊的原理,致使結論有可能呈假陽性,誤診的概率比較大,尤其是容易將其把風濕免疫類的疾病和脊柱的退行性病變以及骨關節炎的顯像弄混,在診斷的時候醫師可以通過自身的臨床經驗做出辨別。不僅如此,以往的SPECT平掃得到的影像基本都是水平、靜態的,因此在對病灶進行定位時面臨著較大的困境。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診斷也是一種SPECT平掃的方式,而且檢查費用較低,對患者的創傷較小,患者能夠保持一定的舒適度完成檢查,因此也獲得了廣大患者的喜愛和支持,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身心壓力[5-6]。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診斷能夠有效地定位病灶的位置,而且還可以聯合SPECT平掃進行疾病檢查,能夠診斷出相關病例是否具有惡性的發展趨勢,這樣對于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而言是一個意義深遠的檢查方法[7-8]。
前列腺癌癌細胞在增殖與發展的環節中,主要分布在患者的椎管內靜脈叢、下腔靜脈及局部浸潤,因此大部分前列腺癌的骨轉移都發生于患者的骨盆以及脊椎部位[9-10]。前列腺癌的發病人群主要為中老年男性患者,所以在進行全身骨掃描的時候,如果脊椎或者骨盆區域出現濃聚情況,必須要加強警惕,可以視情況加做可疑病灶斷層顯像,以免出現漏診和誤診的情況,也能夠增加對可疑陽性病灶的檢測率[11-12]。另外,在全身骨掃描的基礎上加用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診斷可以對骨轉移情況盡早診斷和發現,而且臨床醫生還能夠盡早針對患者實際情況來調整治療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應用推廣[13-14]。
在本研究中,有82例患者具有骨轉移的情況,主要包括胸骨以及肋骨轉移、顱骨轉移、脊椎轉移、四肢骨轉移、骨盆轉移。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SPECT全身骨掃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特異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徐靜等[15]的研究中,骨轉移率為57.1%,骨轉移患者的PSA和前列腺特異抗原密度(PSAD)值均高于非骨轉移患者,通過堿性磷酸酶(ALP)、PSA、PSAD檢測的靈敏度、陽性預測率、陰性預測率均要高于單獨檢測的效果,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在前列腺癌骨轉移中的診斷價值顯著,可以獲得較高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
[參考文獻]
[1]李卓文,寧博,張國玲,等.99mTc-MDP SPECT/CT斷層融合顯像對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8,20(3):83-85.
[2]孫斌,劉舉珍,張飛飛.SPECT/CT斷層融合顯像聯合血清CEA、CYFRA21-1在診斷非小細胞肺癌骨轉移中的應用[J].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2018,42(3):212-217.
[3]李新經.高锝酸鹽動態平面顯像聯合SPECT/CT對異位胃黏膜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刊,2018,45(14):86-87.
[4]曾鳴,柳衛,王寧寧,等.99mTc-MIBI SPECT-CT技術在甲狀旁腺切除術前定位診斷中的增益價值[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7,33(2):86-91.
[5]Okudan B,Coskun N,Ar1can P.The contribution of SPECT/CT in the diagnosis of stress fracture of the proximal tibia[J]. Mol Imaging Radionucl Ther,2018,27(1):29-31.
[6]Teyateeti A,Tocharoenchai C,Muangsomboon K,et al.A comparison of accuracy of planar and evolution SPECT/CT bone imaging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from metastatic bone lesions[J].J Med Assoc Thai,2017,100(1):100-110.
[7]Keidar Z,Solomonov E,Karry R,et al.Preoperative [99mTc] MIBI SPECT/CT interpretation criteria for localization of parathyroid adenomas-correlation with surgical findings[J]. Mol Imaging Biol,2017,19(2):265-270.
[8]張峰,焦舉,謝良駿.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顯像診斷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臨床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7, 33(11):1774-1777.
[9]黃慶強.SPECT/CT(16層)全身骨顯像對前列腺癌骨轉移的影像學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4):162-163.
[10]蔣媛媛,景紅麗,侯國柱,等.生長抑素受體全身顯像與SPECT/CT斷層融合顯像診斷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8,43(12):122-126.
[11]常偉,韓星敏,王瑞華,等.治療劑量131I SPECT/CT在評價分化型甲狀腺癌(DTC)局部淋巴結轉移中的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8,16(8):38-40.
[12]陳鵬,宋長祥,陸武,等.首次131I治療前刺激性甲狀腺球蛋白在預測頸部及遠處轉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意義[J].中國癌癥雜志,2017,27(12):953-958.
[13]劉嘉辰,林笑豐,李敬彥,等.99mTc-MDP SPECT/CT融合骨顯像在惡性腫瘤骨轉移診斷和治療決策中的作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8):1331-1334.
[14]黃禾,陳躍.18F-NaF PET/CT在前列腺癌骨轉移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7,37(2):108-110.
[15]徐靜,徐艷艷,于成勇.血清PSA、PSAD、ALP聯合檢測對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臨床診斷價值[J].癌癥進展,2018,16(7):121-123.
(收稿日期:2019-09-09?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