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中學生文化學習科目驟然大增,不但會發生心態的改變,還會直接影響他們學習效果和人生觀的發展,當前很多初中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存在不少問題,這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息息相關,因此班主任做好初中生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文章結合作者多年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經驗,探討柔性管理模式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班主任;管理工作;柔性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5-0072-02
進入初中,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加,學業壓力的增大,學生將大量時間投入在校的學習,與班主任相處時間延長。另外,初中生又處于青春叛逆期,有著叛逆、情緒變化大的特點,要協調好學生良好品行培養和學習成效提高的工作,就必須依靠班主任在與學生融洽相處,科學管理中做出的努力。柔性管理模式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現代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將其應用在初中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有著極高的契合度,不但符合初中生的成長規律與心理特點,還有助于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的教育工作受到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由上至下的管理通常以剛性管理的方式進行,強調遵從性,容易導致不融洽的氛圍。與剛性管理模式相比,柔性管理更注重師生間相互的尊重與和諧,教師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在融洽相處,互相溝通的過程中摸索并運用適合學生個性特點的管理模式,營造良好的班級內部氛圍,以溫暖的氛圍促進青春期學生成長,這個過程中,學生更能了解到自我認知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獲得自由成長的空間[1]。在柔性管理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進行平等性的溝通與交流,消除隔閡,解除摩擦,解決問題,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及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需求。
二、柔性管理應用于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原則
1.以情感交流為主
傳統的剛性管理主要通過嚴格紀律的強調和規范章程的遵守來達到約束性作用,柔性管理的主旋律則是師生之間有效的情感交流,通過溝通,學生更能了解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愛護,消除抵觸情緒,自愿自覺遵守紀律。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應用柔性管理手段,就是要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角度思考發生的問題并探索解決方法[2]。此外,班主任還應主動去探尋處于青春期初中生的心思,及時傳遞積極的情感,以打動學生內心,促進深入地溝通與共進的教學合作。
2.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初中班主任應用柔性管理方法管理學生,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目前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廣泛推廣與實施,越來越多教育者發現傳統的管理方法與當前學生的成長特點及學情不相符,班主任要積極應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手段,注重對學生思想的感化及意識的提升,應用柔性管理方式突破嚴格管束的局限,真正尊重學生學習成長的主體地位,更好地發揮班主任的組織和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確保師生之間融洽相處和平等溝通,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發展成長[3]。
三、當前初中班主任應用柔性管理手段存在的問題
1.管理過程缺乏人性化
不可否認,當前還存在不少初中班主任采用傳統模式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的情況,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執行,有的甚至采用較為極端的管理方式對違紀學生嚴厲處罰,給學生造成心理陰影。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容易對班主任不正確的管理處罰方式引起反感,產生劇烈反應,而進一步影響學習生活,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實踐也發現,傳統管理模式會抑制學生個性化發展,阻礙其思維發展,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及思想品行。
2.管理工作缺乏心理教育內容
當下,有不少初中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受應試教育影響較大,只注重學生成績的高低,無法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導致學生對教師缺乏尊重,產生叛逆情緒。另外,初中生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也逐漸打開 了眼界,容易出現各方面攀比的情況,面對班主任的優待和偏愛,容易產生有恃無恐的行為,而一些班主任不待見的學生,則容易自暴自棄,出現更多不健康的心理問題,有的甚至因為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否定而出現離家出走甚至跳樓的后果。面對這些情況,班主任需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時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將心理教育知識融入柔性管理中,但目前心理教育沒能得到班主任重視,也使得柔性管理模式無法持續進行。
3.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初中生年齡普遍較小,在其成長過程中受到家長的管制和影響較大,出現了不少過度溺愛或是管教過嚴的極端教育方式,這樣的現實也決定了班主任在校管教學生以及向學生家長反映學生表現的選擇方式。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還缺乏針對性與有效性,不注重柔性管理下溝通的方法,當前很多學生的心理非常脆弱,一些班主任沒能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生家長的原有管教模式,采用不正確的方式進行溝通,不但無法產生管理效果,還會導致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出現不和諧的問題。
四、初中班主任工作柔性管理模式應用實踐
1.正確把握表揚與批評學生的尺度,提高學生的自覺性
如上所述,初中生開始進入較為敏感且叛逆的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較為脆弱,自尊心很強,非常容易被外界感染和影響,班主任對學生的反饋往往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在了解學生成長特征的基礎上,重視表揚與批評學生的方式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與該階段學生性格、性情、心理相符的表揚批評制度,讓學生在一套完整的班級管理規則中逐漸適應,逐漸進入正確的成長軌道。在執行過程中,教師要以與學生公平平等約定的方式,給予學生一種被尊重和被重視的感覺,學生在班主任的點撥和提醒中正確判定自身行為是否正確,力爭用表現贏得班主任的表揚和鼓勵。比如,在學生學習成績取得進步時,班主任可設置一種積分的方法予以學生自我約束的動力,可以避免嚴厲管束下叛逆情緒的發生,同時在班級平臺上公開表揚,激勵學生再接再厲。而一旦有學生違反規章制度,班主任就要以柔性管理手段,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適度批評,做到以理服人,實行正確的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自覺改正不良的行為。在柔性管理下,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覺意識才會增強。柔性化手段更能取得學生的配合,共同完成班級的管理工作。
2.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想法,增進師生感情
初中生的自尊心較強,情緒起伏波動大,在這一成長特點的基礎上,班主任需要多加關注學生的思想行為,如利用課余時間、課后時間主動與學生進行交談,了解學生想法,掌握學生思想動向,拉近師生間的關系,使雙方成為真正的朋友。在這層基礎上,學生在遇到困難或困惑時才會主動找班主任解決,潛移默化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推動班級管理、學生管理任務更順利進行。在交流過程中,班主任還要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讓雙方的溝通更有效。
3.應用自主與民主的班級政策,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班主任在對初中生進行管理時,多開展有自主性、自由度的活動非常重要,這個過程有助于讓學生意識自己的成長以及行為可能造成的影響,產生自我意識。開展班級管理活動過程中,班主任要給學生更多親身參與、動手操作的平臺與機會,啟發學生多動腦,不要過度依賴,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同時,班主任也要積極參與到學生自主創設的活動中,學會尊重學生思想和思路,在學生原有的計劃中為其出謀劃策,提出建議,發揮引導性作用。這是柔性管理非常重要的表現方式,即班主任在學生學習實踐活動中學會尊重其想法,營造民主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出于自身意愿地選擇班干,共同對班級管理工作及班集體的進步負責,正確認識到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真正進步和成長[4]。
4.公正公平,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班主任給予學生的反饋和反應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因此在構建班級的和諧氛圍時,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家庭環境、學習成績為主要指標,對生活或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更要予以安慰和幫助,真心對待并用心呵護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以班主任自身品行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與模范。在未來的相處和教與學互動過程中,班主任的教學管理行為和言語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學生從被約束逐漸轉變為主動服從與學習,這樣的轉變才是柔性管理模式應用的重要目的。
結語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廣泛推廣和深入實施,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用柔性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柔性管理創造的是一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確保師生關系的融洽度,班級氛圍的溫馨度,才能真正確保班級管理制度深入人心,感染學生。因此,班主任先應正確認識初中生的成長特點與發展規律,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在此基礎上與學生共同制訂民主公平的班級管理政策,讓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擔當能力,努力學習,和平相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明鋒.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08-209.
[2]高霞.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價值體現[J].中華少年,2017(18):268-269.
[3]宋玉文.探討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J].新課程(中旬刊),2016(9):209.
[4]沈彩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
作者簡介:黃秋月(1977—),女,壯族,廣西田東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學、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