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余冬捷

摘要:交通建設工程實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解決交通建設工程長期存在的問題,消除人數龐大的建筑工人的顧慮,建立新型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隊伍。對企業而言,可減少勞資糾紛、降低管理和生產成本、可提高工人素質,提升收益。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實名制將全方位解決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的一系列管理難題,推進將帶來政府、企業、建筑工人的“三贏”。
關鍵詞: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難題;效益
1 前言
對于交通建設工程施工工人實名制及相關的問題,2012年2月20日,交通運輸部以交公路發〔2012〕740號文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建筑工人工資支付與管理相關工作的意見》,為建立健全我省公路交通運輸工程建設領域建筑工人工資支付與管理的長效機制,維護建筑工人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交通運輸事業又好又快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2019年2月17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作為建筑企業所招用建筑工人的從業、培訓、技能和權益保障等以真實身份信息認證方式進行綜合管理的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建筑市場秩序,加強了建筑工人管理,維護了建筑工人和建筑企業合法權益,保障了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為培育專業型、技能型建筑產業工人隊伍、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2020年5月29日,交通運輸部以交公路規〔2020〕5號發布了《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保障建筑工人工資支付的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根治拖欠建筑工人工資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權益,依據《保障建筑工人工資支付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實際,作了規定。
去年以來,交通工程建設也已全面推行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實名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 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的現狀
由于交通建設工程與一般建筑業不同,點多、線長、面廣,以露天施工作業為主,勞動強度大,施工環境變化多,外界條件影響大,作業環境大多為開放式,施工人員流動性強。
(1)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招工難
根據有關資料,近年來建筑工人數量增速有所放緩,2019年我國農民總量29077萬人,同比增長0.84%,連續兩年增速低于1%。2014~2019年,從事建筑業的建筑工人減少約672萬人,占全國建筑工人比例大幅下降,低于制造行業,排名第二。很多建筑建筑工人變成了快遞小哥、外賣騎手,靈活的工作時間,行業轉換的低門檻,工資定時結算有保障,都是人員流失的各方因素,建筑業出現嚴重的“用工荒”局面(表1)。
(2)技術工種和熟練建筑工人嚴重缺乏
交通工程建設有較多技術性強工種,以前的建筑工人在這方面大多都有一技之長,而且十分能吃苦耐勞。但是,新一代建筑工人不愿意承受建筑工地高強度的勞動,要么沒有相應的工作技能,想從事但勝任不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輕勞動力有其它選擇從整體的人口流動情況來看,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轉移是主流趨勢,現在相當多的年輕建筑工人不愿意從事交通建設工程,而更愿意從事快遞和送餐之類的工作,不但沒什么要求、干的活更輕,而且收入也不比建筑工地低。
(3)建筑工人年齡老化嚴重
據統計,2019年建筑工人平均年齡為40.8歲,比上年提高0.6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及以下建筑工人所占比重為50.6%,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50歲以上建筑工人所占比重為24.6%,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近五年來占比逐年提高。
(4)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付出收入比低
據統計,2019年從事建筑業建筑工人月均收入4567元,比上年增加358元,增長8.5%;從事批發和零售業建筑工人月均收入3472元,比上年增加209元,增長6.4%;從事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建筑工人月均收入4667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長7.4%;從事住宿餐飲業建筑工人月均收入3289元,比上年增加141元,增長4.5%;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建筑工人月均收入3337元,比上年增加135元,增長4.2%。
勞動強度大時間長強度大是建筑行業的顯著特點,每天工作8到10個小時占比在50%以上,12到16個小時占比超過20%。因此年輕較多的建筑工人認為付出收入比低。
3 推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的意義
(1)《辦法》是解決施工企業和施工現場人員勞資糾紛的必要手段
當前,交通工程建設市場正在逐步規范,但拖欠工程款、轉包違法分包等行為仍時有發生,拖欠建筑工人工資的現象也依然存在,嚴重侵害了建筑工人合法權益,由此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和諧穩定。《辦法》全面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改進工程款支付管理,從而有效解決拖欠建筑工人工資問題,保障廣大建筑工人切身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2)《辦法》是健全施工現場管理方式的有效方法
《辦法》推行實名管理制度,將現場人員的基本信息、工資支付、職業技能、勞務合同和用工評價等內容納入信息化管理范疇,逐步實現不同項目、不同企業、不同地域之間作業工人信息的共享互通。
(3)《辦法》是提高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的有力措施
《辦法》有效規范交通建設工程施工關鍵崗位人員在崗履職行為,監督關鍵崗位人員按要求參與項目建設管理,預防轉包掛靠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進一步落實建筑施工企業在權益保護、質量安全等方面的責任,為加強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措施。
4 結語
交通建設工程實行建筑工人實名制,要切實履行建筑工人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制度、深入落實銀行按月代發建筑工人工資制度、嚴格規范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及維權公示制度、及時上傳建筑工人考勤信息及工資發放月度清單、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管理。
解決交通建設工程長期存在的問題,消除人數龐大的建筑工人的顧慮,建立新型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隊伍。對企業而言,可減少勞資糾紛、降低管理和生產成本、可提高工人素質,提升收益。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實名制將全方位解決交通建設工程建筑工人的一系列管理難題,推進將帶來政、企、工的“三贏”。
參考文獻:
[1] 潘錫山.建筑企業工程項目勞務人員實名制管理探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6(11).
[2] 陸曉霞.淺析貴州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新舉措.納稅[J].2019(12).
[3] 孫國帥等.建筑企業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障礙與實施途徑研究.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9).
作者簡介:張力(1987—),女,浙江寧波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土木工程專業,從事交通建設工程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寧波交通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