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萍 許海珍
摘 要:從心理學上講,厭學是學生消極對待學習的一種體現,主要表現為學習目標不明確,失去學習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時完成作業,怕考試,躲避教師、家長,情緒不穩定,曠課逃學等。嚴重的學生甚至會產生退學的想法。本文基于淺談高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成因及其對策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成因;對策
引言
高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希望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多研究,共同解決這個復雜的問題,減輕學生的厭學心理,讓他們能信心十足地投入到緊張而充實的高中生活中去。
一、客觀因素
由于高中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對學生施加壓力,使高中生產生負面情緒,引起行為變化等具體征兆1。家庭因素。第一,家長們的期望值太高,現在高中生家長們想讓成龍(成龍)、成黃(成黃)等子女將來進入理想的大學,為未來美好的生活創造好的道路。學生考試不好,父母就會生氣,甚至對自己的孩子做出粗暴的行為,否定自己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必然會沮喪,學習障礙,考試焦慮,因此產生疲倦的學習心理,不能解決的學習問題直接放棄,避免問題,最終導致嚴重的部分部分;第二,有些學生因為父母相互矛盾,生活在沒有愛的單親或家庭結構調整中,引起不滿情緒,間接食欲不振。此外,有些家庭的經濟條件更好。父母溺愛孩子,所以每個學生花錢大手大腳,經常給同學吃吃喝喝,上網,拉結派,賭博打架,根本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2.教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喜歡按成績排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有恩有德,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時指責言語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也由于不適當的教學方法不能調動課堂氣氛,刺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地學心理。
二、學生自身的問題
(1)文化基礎差,底子薄。有一部分學生成績差,基礎很薄,再加上高中課程的難度不斷加深,導致這部分學生上課聽不懂,跟不上教師的節奏,課下作業不會寫,考試成績越來越不盡如人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失去信心,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2)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吸引,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學生已經由武俠小說、言情小說過渡到網絡游戲、QQ聊天。據統計,有90%以上的高中生都玩網絡游戲,并且隨著網絡游戲的不斷更新,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學生把更多的時間都投入到游戲中,廢寢忘食,這樣自然就沒有心思去學習,整天心神不定,渾渾噩噩,有很多成績好的學生成績一落千丈,情緒浮躁,逐漸產生厭學心理。(3)學習壓力大。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失眠、神經衰弱,甚至會出現幻覺,記憶力下降,考試時出現焦慮。在期中、期末這樣的大型考試中學生會表現得更為焦慮。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出現焦慮泛化現象,厭學心理逐步形成。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切實增強高中教學有效性
教師要及時轉變滯后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高中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他們的學習需求出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與教師進行良好互動。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教學語言,增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和有效性,用幽默風趣的課堂語言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還可采取情境創設、合作探討等方法激活課堂。
四、豐富課堂的教學方法
在目前的高中課堂教學中,老師常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是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課堂上并沒有去思考和探索,學生處于不動腦,光聽的狀態,這樣的教學方法未免太枯燥和單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能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采取問題情景和理論聯系實際等教學方法來豐富教學方法,這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抽象的知識,讓學習過程不再單一和無聊,而是變得更加有趣,通過觀看視頻這樣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易懂,學生學起來也更加輕松。
五、重視分層教學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充當觀眾以及配角的角色,這也是學生變成學生的主要原因。為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漸改進教學方法,盡可能運用分層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在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重視對學生進行“三基”訓練,從而讓學生能跟上學習進度。以教學函數這部分的內容為例,在求值域的問題中,教師要求學生掌握換元法、配方法以及函數單調性法等基礎的知識,要求中等生在前者的基礎還要掌握判別式法、反函數法等內容,要求學優生重點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如此一來,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學生也掌握了基礎的知識點,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六、師生建立良好互動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隨著最近素質教育的推進,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逐漸被顛倒,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要參與者,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要地位,而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為了確保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具有專業教育水平。同時,老師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如果學生在高中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則老師應該及時為學生解惑,老師需要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并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在高中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教程進行演示,從而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深奧的高中學。
結束語
高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除了學生自身因素,還與社會、學校、家庭有關,解決學生大學心理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也是各式各樣,相互滲透的,通過學生自身、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多管齊下,才能更有效地幫助高中生走出困境,克服厭學心理,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為我國社會培養了更多有素質、有知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鄧嘉利.高中生厭學的成因與對策研究[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14-19.
[2]賀朝暉.高中生厭學的成因與對策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633-637.
[3]如鮮古麗·熱合曼.論影響高中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及其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5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