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功
摘 要:在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教育理念下,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要求教育工作必須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為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做好學生教育工作。特別是高中化學教育,較為抽象,相比之前學習的理論內容,對學生邏輯思維要求將更高,學習方法也呈現出多元性的狀態。所以,要做好高二與高三化學教育銜接工作,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才能提升學生全面發展,完成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學生發展理念;高二化學;銜接教學
高二與高三化學教育中,既有新舊知識相互轉換,又有一些實驗內容的安排,其內容主要從淺顯的理論知識向著知識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朝著生活、生產的方向,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實現知識向技能方向發展與轉變,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更多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素養。
一、高二與高三化學銜接教學的意義
江蘇由于學業水平測試壓力,高二上學期大部分時間只用于復習測試考點基本知識。忙完學測后,所剩教學時間很有限,許多老師趕進度,開快車。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學生間將會拉開大幅度的差距,這是因為高二學習任務中需要囊括高三的6成知識內容,同時各個科目的知識量呈爆發的形式倍數上漲,這對于基礎知識掌握并不牢靠的學生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為了避免教育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就要做好高二與高三化學的銜接工作[1]。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出現壓力大而精神不振的情況,所以要做好高二與高三化學銜接教育工作,降低學生的壓力。
二、高二與高三化學銜接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和要求不同
在高二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入高三的知識講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會逐漸加快速度,進行知識的講解工作[2]。但高二化學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是相左的,過于快速的進行授課了,影響學生基礎知識的建立,讓學生越來越不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影響課程教學效果。
(二)教學內容存在明顯的斷層和錯層
在高二與高三的化學學習中,會出現一些知識點銜接不上的問題。一些知識內容雖然學過,但是沒有系統的接觸,只了解各大概。讓學生在后續的教育與解題方式上,出現困惑。同時,高中化學還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內容、新的理論觀點。教材也會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逐年刪改一些內容等等,甚至會出現老教材沒有,而新教材有的現象,這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這些問題,將為教師教學增加難度[3]。
(三)教學方法不同
由于教師多以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授課,較大程度的束縛學生的思維。而高中教材能容豐富、知識點眾多,相互呼應,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在此過程中,很難適應快速的講學方法,加上不同教師教學風格有所差異,在聽課時,一個小小的溜號,就可能會跟不上教師講課的節奏,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降低教學質量。
(四)學生學習習慣不同
多數學生在應試教育下,養成了聽從教師指令,要是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固化思維。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數學生會按照教師教的思考方法進行習題的拆解工作。這一舉動多數是模仿,并沒有真正被吸收,學生主觀能動性變弱,不能通過自己對于問題的理解與分析,形成自我破解習題的方式,不能對知識進行全部的消化。從而養成新知識沒理解透,又學了更新的內容,無法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使學習成績越來越差[5]。
三、高二與高三化學銜接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要做好心理上的銜接
針對江蘇的高考模式而言,大多數老師和學生在高一時的教與學都停留在不停學習、測驗的狀態中,許多三星級高中只圍繞高二學業水平測試知識點開展教學,所以教師多數將教學的重點放置在應付考試的知識講解中。學生現有學習水平與高考要求相距較遠,而高二學習后期需要面臨的是:考試與快速講課兩種挑戰。這時,教師就應了解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態,幫助學生做好心理應對工作,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可以利用課前引導、課后輔導的方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輕松迎接后續化學內容的學習[6]。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進入高中后,高一的教學多是停留在基礎知識的內容教學與認知范圍中,如:化學計量、氧化反應、元素化合物等知識。而高二開始想著化學系統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工作,還要不斷趕進度,完成部分高三教學內容學習,這時教師就應轉變教育方式,運用啟發、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本質出發,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通過良好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生求知欲,并開拓學生的思維的動力,實現化學教學質量提升。特別是當前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心理年齡并不成熟,遇到難題會出現沖動、易怒、暴躁的情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堂的表現,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和素質情況,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平穩度過高二與高校化學銜接階段,盡快克服心理障礙,改進學習方法,在較短時間內改變學習上“不適應”的情況,從而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這樣才不會因為所學內容的增加,降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如:在進入高二化學學習前,教師可以通覽教材,對學生進行摸底測驗,了解學生當前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學生不懂得知識難點,可以利用啟發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與引導下,調動主觀能動性,建立探索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在教學中發揮化學實驗的優勢,使學生“迷”上化學,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圖片、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濟有著重要的聯系,以此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升學習化學與生活的關聯性,降低學習化學的難度,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起他們心中的熱情,使學生建立勤奮苦讀的學習態度。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化學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學生能否學好化學這一門功課。但也有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是一項艱苦的過程,更是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所以,要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引導與培養,不能操之過急。在對學生鋪設的問題時,不要一下子上升到很高的層次,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建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防止發生兩極分化的問題。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并在求學的過程中發現規律,逐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在做和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可以與課外內容相互結合,使學思相結合,并將該學習方法貫穿教學的各個環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結語:
高中化學教學是一個系統化的學習工程,深刻理解素質培養的內涵,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優化教與學過程。所以,在高二與高三化學銜接教育的過程中,應以課程為載體,師生雙方要建立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教學模式,才能在銜接好教育教學工作,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梁淑瑤,范艷花,柏.如何將德育滲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J].教育教學論壇,2020(14):37.
[2]黃慧霞.高中化學教育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175.
[3]李映.當下高中化學教育中有效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對策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4):221.
[4]許明明.高二化學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5]楊慶平,賴雪芬.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調查與對策[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08):1.
[6]馮潔.化學問題呈現方式對高中生化學問題解決影響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