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林忠 文祥
摘 要:營配貫通管理線路損耗異常數據的工作是電力供應系統運行的一項重要任務,具有某些特殊性,并對操作者的專業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文章基于A公司營配貫通數據治理及營配貫通深化應用工作的成果,探討低壓臺區域線路損失管理方法。
關鍵詞:營配貫通;低壓臺區;線損治理;
正文
營配貫通是指分銷網絡和兩個營銷業務系統的優化整合。為了促進對營配數據信息共享,還有業務流程優化協作,這就需要將整個采購系統作為一種媒介,使營配集成業務標準化作為一種手段,同時深化采集系統的數據和功能應用,以加強與相關系統的整合,如營銷,分銷等方面。在最大程度上促進變革,發展市場營銷,提高公司電力服務水平。
一、基于營配貫通深化應用的低壓臺區線損治理影響因素
導致低電壓分配站區域線路損失異常的因素主要是:公共變壓器匹配誤差、變壓器和相關計表之間匹配誤差、以及考核計量設備故障。首先,公共變壓器的匹配是錯誤的,用戶與變壓器之間的關系不匹配;其次,考核計量設備發生故障,即計數器的布線不良,誤差測量,變壓器轉換誤差、邏輯地址匹配誤差等,還有就是變壓器和表格計數器故障。除此之外,還包含了用戶計數器和公共變壓器之間的對應錯誤外,它還包括用戶表計電里采集錯誤、計里錯誤等,這些因素最終都導致了低壓臺區的線損治理較為困難。
二、基于營配貫通深化應用的低壓臺區線損試點治理效果
電力公司選擇某個電源站作為關鍵管理目標,并且根據驅動和關閉小組的形成,它逐漸實現數據管理,例如變壓器計數器的匹配、測量點的匹配。選取典型,總結臺區線損問題治理經驗。2016年,A公司選擇展茅供電所重點突破,組建攻關小組,開展配變-表計對應、10kV公變專變營配對應、10kV 線路測點對應等數據質量現場核查,治理工作效果明顯。電力公司響應有關問題,制定了通信計劃并組織了相應的工作計劃,僅在40天內,該地區電力公司將該線的損失率從2017年4月20日的72.31%提高到2018年6月1日的98.21%。在低壓臺地區對其他電力供應商實施上述電線損失管理方案也取得了成功。
三、基于營配貫通深化應用的低壓臺區線損治理措施
3.1基于戶變判別技術的臺區戶變對應分析
首先,根據省級電力企業的統一部署情況,電力企業可以充分實現能源普查、需求組織、系統改進、在線操作、智能電力終端的優化。在特定工作期間,由于電力市場營銷用戶基礎的擴大而產生的用戶信息經常發生變化。在傳統人工結合臺區識別儀運用的基礎上,利用信息網絡的數據來構建“配電臺區戶變關系動態判別解決系統”,然后將本地對應于家庭變化的異常結果數據合并,在電力公司的指導下,低電壓電站區域的家庭變化關系的精度為99.96%,可以同時在多個低電壓低壓線電站區域進行自動箱表數據識別。同時應用自動表計數器的預警功能“動態解決低壓線電站區域內家庭變化關系的系統”,也可以為家庭變化關系正常化的長期保持機制的運行提供更多的依據。
3.2臺區線損異常清單梳理及計劃制定
根據異常站斷線區標準化管理環節,它能夠結合應用減壓站區域的家庭變化相關系統,來對低壓分配低壓線電站區域中的線路損失異常情況進行分類。以某一電力供應機構來說,可以使用動態系統來判斷低電壓分配低壓線電區域的家庭變化關系,以獲得該區域的線路損失數據,并且可以組合該請求的結果,來獲得所述該站區域的線路損耗太大,為后站區域線路損耗異常管理計劃的操作提供基礎。在對某地區線路損耗異常列表進行整理后,它能夠執行低壓分配低壓線電區域線路損耗異常管理計劃。基于營配貫通的連接和深度應用的低壓平臺區線路損失管理計劃主要由兩個單元組成,分別是相應的關系驗證組和測量設備驗證組。其中,對應關系驗證組主要由對應站區域的電力供應機構的內部工作人員組成,該內部工作人員通過對信息進行描繪,能夠有效地實現站區域線路損失的緩沖目標。測量設備的檢查由特別測量人員組成,他們可以通過測量設備的現場檢查,并及時找出測量裝置在低壓分配低壓線電區域中造成的低壓臺區線損耗問題。低電壓分配低壓線電區域線路損耗異常管理計劃主要包括多個方面,例如管理日期、站區域名稱、站區域的初始線路損耗率、終端測量裝置的號碼,以及乘法器系數、測量結果等。
3.3基于營配貫通深化應用的低壓臺區線損治理措施
基于營配貫通深化應用的低壓臺區線損治理主要是利用現場數據比對的措施。在實際線路損失管理階段,以避免分布式網絡電源鏈的復雜性,對確定用戶計數器相應表格區域的分布式變壓器的影響,基于脈沖電流法和FSK載波信號法的組合,可以采用低壓臺區域的線路損失管理計劃。基于脈沖電流法與FSK載波信號法的組合的低壓臺區域線路損失管理解決方案,主要由終端的脈沖電流信號發送,條件是該區域的分配變壓器在主終端接收到相應的脈沖電流信號之后,可以獲得相應的用戶分配變壓器的相位類型。在此基礎上,如果終端檢測到相應的載波信號,中央單元可以發送電力載波信號,這意味著分配變壓器對應于該區域的用戶,在確定分配變壓器對應于表格區域的用戶信息之后,銷售和分配數據可用于計算,諸如低壓臺區域電力量和用戶電力總量等信息線損失。
3.4基于營配貫通深化應用的低壓臺區線損治理結果評估
利用線損異常判別治理技術,它能夠對用戶與系統之間的匹配進行逐漸比較和比較分析。在現場電力變壓器下系統的CT相關性和乘法器匹配,并確定管理電壓線損失的目標。通過結合對每日平均功率設定閾值的異常過程的警告,可以有效地提高低壓臺區域的線路損失管理效率。
3.5 建立系統實用化應用,常態開展線損數據在線監測
在中國電力系統的建造和開發過程中,有關人員必須能夠及時建立一個監控系統,只有在監控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繼續建造和發展。在中國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監控系統必須能夠對接收區、集中器、電壓、電流等進行統一的監控,并能有效地構建和組織數據。如果中間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此外,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電力的商業化還包括盡可能多的系統,及時測試臺站地區、配電設備、電壓設備、電力傳輸網絡,一旦中間有問題,及時解決。
結束語
簡而言之,營配貫通有能力整合幾個低壓地區的信息系統數據。基于營配貫通應用的集成和深化對低壓臺區的線路損失進行管理,可以根據協同開發和應用的概念,實現現代無線電站區域變化關系的動態判斷解決方案。然后,根據特定的業務規則,可以側重于銷售系統、電網平臺和增量的調節數應用,并且通過連接系統標識技術,可以逐漸地判斷系統中的線路故障。低壓平臺區域并為提高低壓平臺區域內線路損失管理效率提供有效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盈.基于營配貫通深化應用的低壓臺區線損治理[J].管理觀察,2015(25):113-116.
[2]趙永紅,張旭,程少華,周永剛,黃時.基于關聯度變權的臺區理論線損水平評估方法研究[J/OL].電力需求側管理,2020(0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