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瑾
摘 要: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指出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突出矛盾在鄉村。在扎實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規劃建設工作作為改善鄉村民生、人居環境,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的先驅引導工作。而目前的城鄉規劃學科是建立在傳統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基礎上,與我國鄉村規劃要求與實踐不相適應,這就要求在學科課程建設上必須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并改進立足于我國現實與鄉村社會經濟制度特征的鄉村規劃建設課程,培養一批為地方服務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規劃建設課程;三階一融合
1 項目研究背景及理論依據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指出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突出矛盾在鄉村。而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后。在扎實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仍需大量的規劃建設工作作為改善鄉村民生、人居環境,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的先驅引導工作。
為致力打贏鄉村振興中的脫貧攻堅戰,統籌做好“三農”工作,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職高專作為地方基層人才的培養基地,理應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為地方、社會輸送相應人才的職責。而目前城鄉規劃學科是建立在傳統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基礎上,與我國鄉村規劃要求與實踐不相適應,這就要求在學科課程建設上必須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并改進立足于我國現實與鄉村社會經濟制度特征的鄉村規劃建設課程,培養一批為地方服務的高技能型人才。
2 改革方向
(1)在傳統理論+實踐的課程基礎上增加認知實習階段,形成三階教學模式
根據學生學情分析,大部分學生的生活經歷以城鎮空間為載體,對鄉村生活模式、鄉村文化、鄉村社會形態及鄉村建設缺乏清晰認知,為提升學生對鄉村現狀及發展問題的理解,在傳統理論講授與設計實訓的基礎上增加認知實習環節,形成三階教學模式。
(2)構建三階環環相扣的鏈式課程體系模式
為增強鄉村規劃理論與鄉村規劃實踐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逐步理清完整的鄉村規劃工作思路,通過“鄉村規劃理論II”的選修課程與鄉村發展策劃報告的編寫任務兩個教學過渡環節,一步步將教學從理論引入實踐,將學生的思維從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引入到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與解決。
(3)課程環節融合“規劃下鄉”行動,實現行動與教學雙向促進
通過“規劃下鄉”行動中已規劃村莊成立鄉村規劃教學根據地,教師帶領低年級學生進行鄉村認知體驗實地調研;同時,通過這種師生定期回訪的調研形式,對規劃村莊跟蹤式服務,有效實現長期管護。
對于新進納入“規劃下鄉”名單中的鄉村,可針對鄉村類型、發展現狀、建設空間等問題帶領高年級學生進行在地調查研究,并完成相應的現狀資料收集以及現狀圖紙的繪制與整理,并提出鄉村發展策劃,并將該村規劃作為詳細規劃專題或畢業設計專題組織學生報名競選參與真題真做的實踐項目組。
(4)完善適宜鄉村建設發展的價值觀教學與評價機制
引導學生樹立“鄉村規劃不同于城市規劃”的專業價值觀,避免學生盲目套用城市規劃法則解決鄉村發展問題,應切實從鄉村社會文化特點、三農問題及農民的真實需求出發,充分認識鄉村在城市化發展中的價值,充分尊重村民在村莊發展中的主體意愿。
(5) 建立鄉村振興協同聯盟,搭建跨專業、聯校企的鄉村規劃實訓交流平臺
以高職院校作為聯盟盟主,針對鄉村振興組織跨學科、跨專業師生加入其中,定期舉行鄉村發展類跨專業專題講座,讓學生能從專業角度對鄉村建設及發展的相關知識有更深入、更綜合的了解。同時,通過聯盟聯合企業共同承接鄉村規劃實踐項目,讓師生與企業一線規劃師、設計師共同參與規劃全過程,真實把握行業前沿理論與有效工作方法。
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為完善鄉村規劃“三階一融合”課程體系,補齊鄉村規劃系統理論短板知識點、充實認知實習階段教學還需制定詳盡的教學計劃與調研計劃,配合“規劃下鄉”行動打出鄉村規劃實踐教學組合拳,改進課程與實踐的教學評價機制,提升設計實訓教學質量。配合教學的同時,組織籌建高職院校鄉村振興協同聯盟,加大以鄉村規劃為主的鄉村振興實踐活動的深度與廣度,開闊學生知識面學習與鄉村規劃實踐的寬度。
(1)制定鄉村規劃原理課程標準與授課計劃
根據學生學情,對原城鄉規劃原理課程中的“鄉村規劃系統理論I”知識點進行補充與完善。
(2) 建立鄉村規劃教學根據地
與“規劃下鄉”已規劃村莊的村委及鄉村建設主管部門協商建立鄉村規劃教學根據地,確定村莊重點調研空間。制定調研計劃人員、時間、交通、住宿等出行方案,保證學生調研過程安全性;制定調研任務、目標及成果要求,保證調研具有相應教學成效。
(3)根據“規劃下鄉”行動制定相應的專題設計實踐教學計劃
根據“規劃下鄉”行動制定相應的專題設計實踐教學計劃,“規劃下鄉”成果的時效性、專業性與完整性,同時清晰教學上設計實訓的任務目標與工作過程,提升學生實戰力。
(4)建立聯盟,搭建平臺
建立高職院校鄉村振興協同聯盟,組織多專業師生與相關企業廣泛加入,搭建鄉村發展的共享共學共建平臺。通過平臺增加專業間關于鄉村振興的學術交流與實踐機會,實現信息的共享共學;并聯合企業針對鄉村規劃加大校企合作,實現鄉村規劃發展共建。
結語
綜上所述,了解到當前高職城鄉規劃專業鄉村規劃課程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對于該專業整體教學質量也有很大的影響。而在完善鄉村規劃系統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融入“規劃下鄉”行動,打出鄉村規劃實踐教學組合拳,改進課程與實踐的教學評價機制,提升設計實訓教學質量則勢在必行。上文通過多方面介紹了在鄉村規劃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教學改革優勢。
參考文獻
[1]王江波,茍愛萍.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莊規劃課程教學改革方法研究.《山西建筑》2018年12月
[2]李衛. 高職類院校村莊規劃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模式研究.《浙江建筑》2015年03月
[3]國務院.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