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光
摘 要:隨著國家對退耕還林工程的日漸重視,退耕還林工程建設量與日俱增。而為了在退耕還林監測與管理中保障高效、準確,就需要不斷對其技術手段加以優化完善。對此,依靠地理信息技術建設退耕還林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成為該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分析了退耕還林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必要性,進而針對其建設中的設計思想、原則、技術以及相關功能模塊設計等作出初淺探討,以為退耕還林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供一個總的思路與方向。
關鍵詞:退耕還林;信息系統;GIS
一、退耕還林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速度迅猛,在此過程中大量耕地被占用或不合理開發利用,給國家生態與糧食生產造成極大影響。近年來,我國因盲目開墾建設而引發的水患、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峻,已經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情況下,國家提出退耕還林戰略,意在治理水患、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問題,從而推動我國生態環境改善,優化土地利用機構,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與其他工程相比,退耕還林工程是覆蓋全國范圍的一項重大工程,其不但與國家生態建設緊密相連,更具有極強的社會性、政策性與極大的操作難度,且涉及內容眾多,可以說,退耕還林是整個社會的一項系統性工程。在具體退耕還林工作開展中,其需要對退耕還林的實施計劃進行合理分配,然后進行作業設計、合同簽訂、造林施工、檢查驗收等一系列工作。在此過程中又會產生大量數據、圖表等各種文件資料。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和繁多的工作事項必須要依靠先進的管理手段與管路方法來對其加以有效監控和管理。在這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成為退耕還林實施現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持,其能夠實現對退耕還林工作的及時、準確、全面、高效的監測與管理,從而為退耕還林工作的開展提供更詳實的數據支持,幫助退耕還林工作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結合這一要求,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退耕還林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對于進一步提升我國退耕還林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科學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退耕還林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由于退耕還林監測和信息管理牽涉內容眾多,且涉及到國土資源相關信息的監測,所以在管理信息系統時必須明確設計思想與總體原則,然后再依次展開具體功能模塊和架構的設計。
(一)總體設計思想
退耕還林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需以各行政區域內退耕還林的實施流程與管理流程為服務對象,結合現代科技選擇合適的地理信息系統作為搭建平臺,然后運用多層次架構、組件式設計思想和流程化業務處理要求來進行具體內容的開發,從而為管理人員打造出一套滿足現代退耕還林實際工作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統。
(二)各項目設計思想
在總體設計思想的指導下,退耕還林管理信息系統需進一步明確各設計項目的設計思想。首先,對于模塊設計,要以更層級退耕還林工作的具體工作流程為基礎,結合系統設計與應用的要求將工程計劃、作業設計、證卡管理、檢查驗收、政策文件、查詢統計、數據交互、圖形處理等各相關工作環節按照模塊形式進行設計,以形成多個功能單元,確保在管理上的層次分明。其次,在圖表互動方面,應借助現代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統的強大功能來整合退耕還林過程中的各種圖表數據,并按照一定的規范標準實施統一化管理,以有助于管理過程中靈活的開展圖表互動。再次,對于查詢統計的設計要盡可能根據退耕還林工作中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決策人員等的需求來豐富查詢統計功能,開發出多種組合條件下的查詢與自主查詢,以方便信息的管理與提取,為實際工作開展提供便利的數據信息獲取和挖掘方法。最后,還用對管理系統的權限進行相應設計,一方面要明確各崗位、各部門在系統使用上的權限,保障整個系統使用中的信息安全性,避免數據損壞或泄露,另一方面為各崗位、各層級用戶提供針對性的應用權限設計,以便其在實際應用時能夠更快速的找到自己工作開展所需的功能模塊,提升工作效率。
(三)總體設計原則
在明確設計思想后,為確保退耕還林管理信息系統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與經濟性,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其設計原則。具體而言,管理信息系統在設計過程中需遵循以下幾項原則:一是完備性原則,即系統功能上必須完備,應全面包含數據采集、管理、處理分析、查詢、編輯、顯示、繪圖、轉換、輸出等各種功能;二是標準化原則,即管理系統既要與GIS行業標準相統一,也要保證其數據類型、編碼等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相統一;三是兼容性原則,即退耕還林管理系統必須能夠兼容各種數據格式,以便不同格式間能夠自由轉換;四是擴充性原則,即系統建設中必須考慮到退耕還林未來發展過程中所可能增加的一些新流程、新管理內容,以在設計時預先留下功能模塊拓展接口,使管理信息系統可以不斷擴充和完善;五是層次性原則,即系統結構必須層次分明,一目了然,便于系統的應用與后期管理維護;六是科學實用原則,即管理系統結構既要符合軟件工程技術的思想要求,也要立足退耕還林工作實際,以滿足顯示工作的使用需求。
(四)系統關鍵技術
退耕還林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的關鍵技術主要涉及到數據技術。具體而言,其包含數據與數據庫設計技術、數據編輯與顯示技術以及數據字典設計等。相關數據技術的應用主要用以解決系統在空間數據與非空間數據上的處理、編輯與顯示問題,使管理系統可以對退耕還林工作過程中的村莊、林木資源、土地信息等數據信息進行存儲、處理、分析與呈現,實現地理信息的可視化。在具體建設中應結合GIS技術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庫與數據字典,并利用計算機開發出專門的編輯與顯示輸出功能,以滿足數據處理的相關工作要求。
(五)各功能模塊設計
工程計劃模塊建設主要需對退耕還林年度計劃分配表、分布圖進行管理,工作人員在輸入退耕還林年度計劃后可以形成有關退耕還林任務的分布圖以及其他相關信息。
作業設計模塊主要需對退耕還林工作中各種工作表進行管理與輸出,并為每個工作表創建子模塊,以利用數據分析、空間分析、三維分析等手段對退耕還林地塊進行輔助設計。
證卡管理模塊主要應圍繞退耕農戶的卡片錄入、查詢、輸出等進行模塊設計與建設。
檢查驗收模塊主要根據國家有關退耕還林工程相關檢查驗收辦法來對各種表格的管理功能進行設計建設。
查詢統計模塊設計主要需開發出班圖、屬性表單等資料的查詢、統計與二次統計功能。
此外還有其他多個模塊在實際設計中都需要根據退耕還林工作要求進行具體開發,以實現所有工作環節的信息化管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退耕還林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無論在技術上還是與實踐結合方面都具有極高要求。因此,各級退耕還林主管部門應重視起此項工作,加快系統建設進程,以提高退耕還林管理的現代化水平,為國家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黃寶珍. GIS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的應用[J]. 沿海企業與科技,2013(06):30-32.
[2]魏升平. 我國退耕還林(草)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D].長安大學,2012.
[3]謝文貴,趙建東,周三強. 淺談林業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對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促進作用[J]. 河南林業科技,2008(0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