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巧榮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部分,通過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導入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激活整個課堂。那么,趣味導入在教學中如何實施呢?接下來教者結合教學實踐與大家分享體會。
一、趣味導入
與其他學科相比較,數學課被扣上“枯燥無味”的帽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的課堂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上好本節課做好鋪墊。
在講述《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一課中,我設計的導入: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婦女節這天,丈夫給當教師的妻子發38.00元紅包,祝妻子婦女節快樂!妻子收到后——
妻子:“謝謝老公,多了點!”
丈夫:“不多呀,你還說多了。”
于是丈夫又給妻子發紅包3.80元。
妻子:“我是說多了點!(意思是取掉小數點)。”
丈夫又給妻子發紅包0.38元。
妻子:“我是說多了一點!!!”
沒想到小數點就在我們生活中作用這么大,而且引出這么有趣的故事,接下來讓我們探索規律(出示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二、故事設疑導入法
眾所周知,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講解,開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比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數學《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導入:“相傳兩千多年前,古希臘有位國王想給自己做一頂純金的皇冠,皇冠做好后,國王懷疑皇冠不是純金的,便請科學家阿基米德來鑒定,阿基米德日思夜想,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當他跨入浴盆洗澡時才恍然大悟,他大喊一聲:‘尤里卡!尤里卡!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竟然連衣服都沒有穿跑出了浴室。”那么是怎樣的一種方法,能使這位科學家竟然連衣服都不穿跑出浴室,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學生:想)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去探索、去研究(出示課題)——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洗澡在學生的生活中再平常不過,但是是什么樣原因竟然使科學家連衣服也沒有穿跑出浴室,學生一定會非常的好奇,由此故事導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激發探究新知的興趣。
三、游戲設疑激趣導入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設計游戲符合小學生好動、好玩的心理特點,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并且使學生愛上數學。如《2、5和3的倍數》的導入:“同學們,老師最近老師得到一個‘特異功能,同學們任意說一個整數,老師不用筆計算就知道它是不是2、3或5的倍數,大家信不信,如果不信,大家說數,我們來驗證好嗎?”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是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只有迎合學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才能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樂學、好學。游戲導入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四、情景創設導入
任何數學問題,只要放在一個問題情景中都會變得“有血有肉”,引人入勝。如在講授《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導入:熊大和熊二上山摘桃子,熊大摘了10個桃子,熊二摘了8個桃子,熊大說:“我比你多摘2個,多摘了25%,”熊二也搶著說:“那我比你少摘2個,就少摘了25%。”請問:熊二說“他比熊大少摘25%”對嗎?師:到底對與不對,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熊出沒》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熊大、熊二又是學生喜歡的角色,將問題設計在學生喜歡的問題情景里無疑增添了幾分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設置懸念導入法
在一個數學問題情景中設置懸念,總能讓人好奇心十足,求知欲增強。如在講授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導入: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歷經苦難,一天,他們好不容易化緣得到三張同樣大的餅,唐僧想:化緣得到餅不容易,不能一次就吃完了。于是他對徒弟們說:這一餐,我將第一塊餅,平均分成4塊,豬八戒吃其中的1塊;我將第二塊餅平均分成8塊,沙僧吃其中2塊;我將第三塊餅平均分成16塊,孫悟空吃其中的4塊……話音未落,豬八戒便大叫道:“我不同意這樣分,師父你分的不公平,憑什么猴哥吃4塊,而我卻才吃1塊……”老師想請同學們判斷,豬八戒說的對嗎?唐僧分餅公平嗎?那么唐僧分餅到底公平不公平,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分數的基本性質。面對學生熟悉的電視劇《西游記》里的問題,學生都會積極參與。用學生熟悉的問題情景設置懸念導入問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聯系生活導入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高效的數學課堂都能在生活的源頭汲取活水。如三年級數學《口算乘法》導入:星期天媽媽帶著三年級的哥哥(小明)和妹妹(小花)去超市購物,小明與小花同時都想買價值98元的玩具,媽媽說:“如果你們兩個誰先算出買這兩件玩具一共花多少錢,媽媽就給誰買玩具。”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上三年級的哥哥小明先算出來,還是上幼兒園的妹妹先算出來?”按我們常規來想,一定是哥哥先算出來,但這次卻不同,老師告訴學生是妹妹先算出來,而且妹妹是用口算算出來的,這樣就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這樣的導入就是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出現與平時生活規律相悖的結果,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趣味化的導入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課導入是師生積極參與、互動交流、共同參與的過程,有效的課堂導入活動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凡是適合學生的,能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好方法都應引入課堂,讓數學課堂充滿趣味。
【參考文獻】
[1]陳葉.利用多媒體促進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實踐探析[J].新課程(中),2016(07).
[2]王秋麗.試論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