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友芳
【摘 要】 近些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校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還有助于綜合能力的提升,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把握教學時間,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生數學學習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并提出了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措施。
【關鍵詞】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
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抽象性和復雜性的特點。想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就需要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并且要掌握正確的認知。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尚小,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重視。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良的習慣,教師需要找到恰當的方式解決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不良習慣
1.普遍存在不細心的習慣
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由于受到年齡、生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學習不細心的情況,結合考試結果可以看出,這種不細心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中上等學生的身上,如果能夠改正這些不細心的習慣,那么這些學生的考試成績都將會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以得出,正是由于不細心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不細心是不良習慣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2.對于完成的問題不喜歡檢驗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完成的內容進行檢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步驟之一,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小學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數學問題以后,很少會有學生能夠對自己所得出的結論進行有效的檢驗,這也導致出錯率較多,盡管有些學生牢記教師的話,會在收作業之前進行相應的檢查,但往往也會因為時間的關系而導致學生就算發現了錯誤,也沒有時間進行修改,這種情況也是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之一。
3.抄襲現象較為普遍
對于數學學科來說,由于自身的特點和規律,無論在任何時期,抄襲現象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本身受到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限制,缺少實踐經驗和社會經驗,學習數學知識存在較大的難度,并且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較容易失去學習興趣,久而久之,抄襲現象也就逐漸趨于普遍。大部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弱,很少會主動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學習過于依賴教師或者其他成績好的學生,正是由于這種原因,才阻礙了學生今后更好地發展。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
數學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不僅有助于提升小學生自身的運算能力,對于小學生今后的發展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數學運算能力不僅能夠在教學中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會被經常用到,因此教師對于數學運算教學也會更加重視。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小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運算結果與正確結果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別,甚至會阻礙小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混合運算”時,教師首先會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并準備相應的練習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但是很多學生的運算都出現了錯誤,往往在這種時候,出現錯誤的學生都會將問題歸咎于不細心上,并沒有對出現的問題深入地分析原因,導致這種錯誤無法得到有效的制止,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傳授學生正確的運算方法,并引導學生對審題進行重視,以此為框架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數學運算方式。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此前出現的問題,還有助于提高數學運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有助于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2.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合作學習模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借助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從合作學習的結果來看,存在很大的差異,綜合討論研究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每個學生的傾聽能力存在差別,而解決這種現狀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時刻觀察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告誡學生善于傾聽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教師會提前準備一些包含有不同圖形的物品,比如粉筆盒、松樹的模型以及橡皮等,要求學生能夠從這些物品中找出存在的圖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多學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引導學生在傾聽完其他學生的意見以后再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出現不同的結論,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還有助于促進教學順利進行。
3.培養學生檢測的習慣
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普遍缺少檢測的習慣,往往在完成一道問題以后就開始進行下一道問題的解答,完全忽視了檢測的重要性。檢測環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還有助于提升學生做題的準確率,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檢測習慣,這樣能夠促使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改正問題,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小學數學題型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問題在檢測的方式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所以需要在培養學生檢測習慣之前,要求學生對所有題型都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在過程中要選取恰當的檢測方式。例如在教學“乘法”相關的知識時,因為涉及乘法的題型較多,也存在較多的問題,教師要培養學生檢測的習慣,引導學生對不同類型的問題都要進行合理的檢測,這樣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數學問題解答的準確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高效課堂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莊志文.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5(03):186-187.
[2]金麗銘.淺析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6(12):72-73.
[3]席文喆.談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