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浩
摘 要 繪畫創作的發展離不開材料的適當應用。在當代繪畫創作中,材料的應用已成為繪畫創作者們探索獨特的藝術語言,開拓繪畫創作可能性的重要元素。材料的應用在繪畫創作中已是廣泛的事實,正是現代藝術創作觀念的改變和材料使用的極大包容性,促進藝術形態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
關鍵詞 紙質材料 繪畫創作
自20世紀以來,紙質材料通過拼貼、重組等表現手法被創作者運用到繪畫創作之中,這種創作手法不僅為畫面加入了強烈的張力,也使藝術家能夠更好地借助這種材料表達心中的想法。許多繪畫創作者利用紙質材料能夠更好的詮釋繪畫作品的創作內涵,使繪畫作品更真實,直觀。
一、國內外畫家對于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的探索
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作品《吉他》,就是一幅利用紙質材料通過拼貼的表現手法所創作的。這幅作品通過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的應用,傳達出畢加索個人的思想感情,成為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應用的典型作品之一。這一作品的產生,在當時的繪畫藝術界掀起了一場新的藝術思想上的革命和新的藝術思潮。達達主義女藝術家漢娜·霍克作品《用達達餐刀切除德國最后的魏瑪啤酒文化紀元》,就是從報紙或者雜志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圖片,然后以一種看似偶然的方式混合排列在一起,霍克利用這種通過將照片從報紙,雜志上剪下并重新拼貼的手法反映了當時魏瑪德國社會多樣化以及當時社會的分裂。最早的波普藝術作品《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變得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也是一副通過對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應用的典型作品。畫面中作者巧妙地利用空間構成以及紙質材料各自的色彩傾向組成了這幅有空間層次的作品。在當時,波普藝術家常用他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材料和媒介來制造大眾所能理解的形象,以達到藝術和工業機械文明相結合的效果。
在國內有關于紙質材料的研究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中央美術學院張元教授,他將現成的紙質材料,例如報紙,雜志等運用到繪畫拼貼藝術中。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與探索出版了《材料與表現》《藝術材料的遐想》等著作。尚揚先生也是一位對于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勇于嘗試的畫家,通過不斷地研究和實際創作產生了許多驚人的效果,引起藝術界的廣泛關注。薛松先生同樣作為國內研究紙質材料的畫家,作品特點同樣突出。薛松先生最常用的是“火燒法”即用火對紙質材料進行適度燒灼,使之形成更鮮活的藝術語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程向君教授近幾年來對紙本漆畫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普通的漆畫不同,程向君先生大膽的將紙本作為漆畫的載體,總結出大漆在紙本上如何處理肌理以及如何使畫面語言更純粹。
二、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的表現手法
關于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常用的表現手法大致為3種:拼貼法、肌理法和基底法。
利用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進行拼貼時我們較為常見的手法,繪畫創作中的拼貼法一般都是利用廢棄的紙箱、舊報紙、雜志等根據畫面空間利用白乳膠、大漆等粘合劑通過相互疊加進行有序的排列組合;肌理法一般是作者通過人為的對紙質材料進行處理,例如用火燒,用水泡,通過刮擦、揉抻、撕裂等留下的特殊肌理。通過對紙質材料的進一步加工,能夠重新賦予紙質材料新的表現力和無限的可能性。運用白乳膠、塑性膏、石膏粉等與紙質材料相結合,根據紙質材料的不同形態或干燥,在不同狀態下混合使用可以產生不同的基底效果,例如選擇剪切好的雜志圖片通過粘合劑粘在底板上在進行畫面繪制,通過留白或者薄涂的方式最后會若隱若現這些紙質材料。將紙浸泡撕碎與白乳膠相結合均勻地鋪在底板上也能夠呈現凹凸有質的基底。無論使用哪種表現手法,作者在繪畫創作之前都要對畫面的構圖、顏色、材料所占畫面比例等內容進行細心地設計方可創作出較為成功的繪畫作品。
三、通過實際案例分析紙質材料在繪畫創作中的應用
2018年首屆全國小幅漆畫展中,胡偉先生的作品《文山系列·如膠似漆》,將一個個“漆”字打印到A4紙上,然后剪成大小不一的碎片隨機的撒在涂滿漆的木板上,這何嘗不是一次對于紙質材料應用的大膽探索。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關于紙質材料的應用也讓人大開眼界。綜合材料繪畫展區的《源代碼·自信之國》,作者利用報紙卷成一個個細長條,通過對一個個新組成的細長條進行排列,使這些報紙上的文字像一個個電腦代碼一樣呈現在觀眾眼前。作品《山——生活制造》,也是大量運用了紙質材料,畫面中無數的快遞箱,打包袋堆積起一座“高山”。作者在畫面中利用紙盒、報紙等紙質現成品,能夠使觀眾更直觀的了解作品,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藝術源于生活。作品《巍巍山河》,作者利用紙質材料先進行主觀加工,巧妙地把一張張紙折成立體的三角形,利用無數個三角形進行有序的排列,再根據畫面所需分成黑白灰三個色階,構成一幅壯闊的山河作品。如果不靠近觀察幾乎察覺不到這是用的那種材料,一個個加工后的三角形就像是一粒粒堅硬的石頭,眾多石頭組合才能有壯闊的山河美景。通過這幾幅簡單舉例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紙質材料的應用真的是多種多樣,無論是直接運用于畫面,還是加工后再利用都有各自獨特的表現力。正是這些對紙質材料合理的應用,才使一幅幅優秀的繪畫創作產生在觀眾眼前。
四、結語
紙質材料自身在繪畫創作中的應用,是一種藝術家表達自己主觀意識的載體,這種主觀意識一方面是藝術家對于這種材料的認知,另一方面就是如何更好地借助這種材料傳達藝術家的個人思想。紙質材料作為眾多材料的一種,其存在的目的和其他大多數材料一樣,都是為了突出藝術家的主觀思想,通過藝術家把材料轉換為一種可以與觀眾進行相互交流的繪畫作品。藝術家通過自己不斷地嘗試和挖掘,總結出紙質材料特有的屬性及藝術語言,在繪畫創造中豐富材料的表現力才是發揮紙質材料最好的方法。
國內對于紙質材料的探索時間并不長,現在還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自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綜合材料繪畫以獨立畫種的身份呈現在觀眾視野,從那些作品中我們多少看到的還是西方紙質材料應用于繪畫創作的影子。藝術都是為了反映一定的時代生活和社會意識,我們應該深深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去,通過自己地觀察從而創作出更具時代精神的繪畫作品,努力探索出一條屬于我國獨特的藝術表現風格。
參考文獻:
[1]張超.紙質材料語言在現代繪畫創作中的表現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