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倩 茍強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要求,高中思政課要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教學應該根據高中學生的學情特點和高中思政課的特點,對四個自信的核心要義加以凝練,引導組織學生對四個自信進行學理上的分析,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
一、加強黨的領導,堅定道路自信
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無論是走封閉僵化的老路,還是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都是沒有出路的。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通向國家富強的道路,才是通向民族復興的道路,才是通向人民幸福的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發揮好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空想。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領導就沒有根基,就很難獲得人民支持。放眼全球,縱觀世界,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哪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能取得領導黨和執政黨的地位?沒有。又有哪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和執政的?也沒有。因此,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內在統一的。離開黨的領導談社會主義和離開社會主義談黨的領導,都是錯誤的、有害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有效實現全國人民在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和行動上的一致,才能切實防止出現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混亂現象,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和重大風險挑戰。
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定理論自信
列寧在《怎么辦》中指出:“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敝袊伯a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并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是真正的英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將人民二字寫在自己的旗幟上?!豆伯a黨宣言》明確宣示:“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比嗣裥允邱R克思主義理論的鮮明品格,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這與資產階級政黨為資本站臺的政治立場截然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蘊含著深沉綿長的人民情懷。這一思想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為了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堅持一切依靠人民,把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作為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根本工作方法,不斷夯實黨領導和執政的群眾根基。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堅定制度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套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障。民主集中制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特色和優勢。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在國家權力的配置和運行上,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和監察權等分工協作。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上,既堅持中央統一領導,維護中央權威,又發揮和調動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民主集中制,通俗地解釋,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分工不分家”。這種“權力分工,相互協作”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權力分立,相互制衡”完全不同。民主集中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特征。堅持民主集中制,有利于促使各類國家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增進各類國家機關之間的協調和配合,有利于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有利于切實防止出現相互掣肘、內耗嚴重的現象。
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
中華民族為什么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斗志更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歷久彌新,永不泯滅。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和精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著豐厚滋養。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于民族精神之中,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之魂,是激勵中華兒女幾千年來戰勝憂患、克服艱險的強大精神力量。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價值追求。雖經時代變遷,歷史更迭,愛國主義的旗幟一直飄揚在中國大地,從未褪色。家國情懷是中國人對國家、對民族最濃烈的感情。中國人無論走到哪里,都難以割舍這份感情,而且越是遠離故土,就越是牽掛祖國。每當民族危亡之際,這份家國情懷總是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以血薦軒轅,視死忽如歸。每當國家有難之時,這種民族精神也總是激勵著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克時艱。有這樣偉大的民族精神,有這份崇高的家國情懷,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453)“新時代中學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范倩,甘肅省慶陽市鎮原中學,中學二級教師。茍強,甘肅省慶陽市鎮原中學,中學一級教師。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