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芳
摘 要:民間傳統藝術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更是我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許多民間傳統藝術逐漸失傳和沒落。在此情況下,為了促進農村學校的不斷發展和每一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為了傳承我國民間傳統藝術,將當地的民間傳統藝術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開發出具有學校特色的班本課程,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同時,還對中國民間傳統藝術有了很好的傳承。
關鍵詞:農村學校;民間傳統藝術;班本課程;開發研究
當今教育教學的改革不斷對教師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實施者,更是課程開發的主導者和研究者。許多農村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民間傳統藝術,文化內涵深厚。農村學校為了縮小與城鎮學校之間的差距,大力開發適合自身發展的課程,尤其是班本課程。將農村地方特色民間藝術與學校教育教學相融合,創造出適合學生發展和藝術傳承的班本課程,不僅是對民間傳統藝術的保護,還能促進素質教育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和特色學校的形成。
一、農村學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困境
(一)學校領導和教師對班本課程開發缺乏重視
農村學校受其地理位置、人文素養等多方面的影響,使農村學校在課程開發方面存在一些難題,尤其是班本課程的開發。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大多數精力都投入教學中,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費盡心思。因此,學校領導和教師對班本課程的開發有些不太重視,認為當前教育的形式就是讓每一位學生學好文化課程,其他課程的開發只是為了發展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現在學生的精力應該是放在學習上,而不是花費多余的時間在其他課程方面,所以,學校領導和教師認為其他課程的開發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
(二)班本課程的開發較為單調
雖然有的農村學校已經開始了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的開發,但是其開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校領導帶領教師進行班本課程的編寫和制作時較為隨意,內容的編寫也是根據大家的思路融合在一起隨意進行,造成班本課程的內容較為單調,內容有時還存在銜接性較差等問題[1]。這樣的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只是表面工程,沒有結合學校特色、特點和學生的需要進行編寫,其實際作用實在讓人有些擔憂。
(三)班本課程的開發缺乏經費上的支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農村學校的經費多數都用來教育教學,能利用在其他方面的經費更是少之又少,更別說在班本課程的開發上。在進行班本課程的開發時,專家指導、印刷班本課程教材、對教師進行獎勵等,都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許多農村學校拿不出多余的經費進行開發,導致班本課程的開發逐漸被淡化,嚴重阻礙了班本課程的開發[2]。
二、農村學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開發的應對之策
(一)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加強班本課程開發的重視程度
學校領導是學校的上層階級,在班本課程的開發中要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同時還要激發每一位教師對班本課程開發的重視程度和積極性。首先,農村學校要將班本課程的開發納入教師的績效和考核制度中,讓每一位領導和教師從心底里有了保障和支持。在班本課程開發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不足,時常進行大會討論,認真完成班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
(二)豐富班本課程內容的開發和制定
許多農村學校所在地都有著濃厚的民間傳統特色藝術氣息,學校領導和教師可以將地方特色傳統藝術融入班本課程的開發中,不僅創建出屬于學校特色的班本課程,還能讓每一位學生接觸民間傳統藝術,傳承民間傳統藝術。因此,學校領導和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學習其他學校優秀課程開發的經驗和方法,結合民間特色傳統藝術與教育教學的特點,編寫符合農村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內容,同時編寫的內容要具有很強的銜接性,便于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在進行班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富有地方民間藝術特色,讓班本課程成為學校的優秀課程。
(三)為農村學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保障
經費、設備等方面的阻礙,使得許多學校班本課程的開發不了了之。所以,當地教育部門應重視農村學校班本課程的開發,鼓勵農村學校進行班本課程的開發,尤其是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不僅適應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更是對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其意義重大。因此,教育部門應為農村學校班本課程的開發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同時對參與班本課程開發的教師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讓每一位教師充滿動力,主動參與課程的開發。
三、結語
農村學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的開發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班本課程的開發和使用不僅有利于農村學校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課程,還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真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縮小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之間的差距。同時,班本課程的開發還對當地特色民間藝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傳承,讓每一位學生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文化氣息。
參考文獻:
[1]任燕,高生琴.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困境與出路[J].新課程(上),2019(3):74.
[2]劉家文,李元華.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應對之策[J].中國農村教育,2020(7):14-15.
注:本文系蘭州市規劃課題“農村學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班本課程開發的研究”(編號:LZ[2019]GH566)結題性研究成果。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