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黃娟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伴隨西方教育文化的沖擊,我國在幼兒教育方面的諸多問題得以凸顯。因此,幼兒教師在工作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組織方式,把陶行知推行的“愛滿天下”教育理論應用到現代教育中來,讓周圍的生活和社會環境發揮教育的功能,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素質教育;終身教育;家校共育;生活教育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教育得從娃娃抓起。幼兒階段是人生的起始階段,是基本行為初步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園“生活化”和“游戲化”已經成為幼教領域的發展趨勢,這與陶行知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幼兒園在課程實施上有一定的主動性。本文主要探討陶行知“愛滿天下”教育理論實施的現實意義,并結合相關教學實踐研究其實用性。
一、生活教育理論的基本觀點和現實意義
(一)“生活即教育”,讓幼兒獲得自由的生活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活即教育”是從人類開始生活就有的,生活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它也在隨著生活的變化而變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感受生活,時時處處融入教育的內容,讓“生活教育”的理念適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是為終身教育打基礎的階段,要讓生活教育貫穿幼兒生命活動的始終。
(二)“社會即學校”,讓幼兒獲得溫馨的教育環境
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學校,社會對大眾來說是唯一的學校,而對幼兒教育來說,讓幼兒在社會中去接受實踐鍛煉,讓幼兒在社會勞動中獲得感官的體驗,給幼兒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家庭氛圍,讓幼兒在“家校共育”“愛滿天下”的環境中形成完整獨立的人格,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重要內容。
(三)“教學做合一”,讓幼兒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從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中擺脫出來,從“教為中心”轉為“學為中心”,讓學生學會,還要教學生會學,讓學生樂于主動學。幼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發現兒童的創造力,認識兒童的創造力,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二、生活教育理論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要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教育,讓幼兒在生活中獲得力量源泉,顯示出教育的成效。因此,在幼兒課程教學中,幼兒教師要充分進行課程創新,以生活作為教材,以游戲作為基本的活動,探索一種教學課程生活化的幼兒教育實踐模式,去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讓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比如,在幼兒課程改革實踐中設置烘焙課、生活技能課、勞動課、手工課等生活內容的教育,讓學生通過親手制作水果沙拉、餅干、蛋糕、三明治等簡單的食物,以感性的經驗獲得直接的認識,鍛煉幼兒的肢體靈活力和協調力,掌握簡單的生活技能。在幼兒生活課程中,給幼兒演示歸納玩具、整理衣服、清潔生活用具的操作流程,讓幼兒在生活化的課程中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步驟,不斷構建形成自己的智力概念,完善思維形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幼兒興趣是實施幼兒園教育的敲門磚,因此,幼兒教師在教育中要寓教于樂,在游戲中解放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在游戲中解放天性。
三、在社會實踐中推進“教學做合一”
幼兒園有計劃、有目標地組織幼兒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幼兒園的教育內容,還能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鍛煉,這也體現了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文化內涵。
幼兒教師要幫助幼兒在家庭實踐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擺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給幼兒布置自己清洗玩具、整理玩具、歸納衣物的家庭作業,讓幼兒把幼兒園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幼兒教師要讓幼兒在社會實踐中增強主人翁意識,讓幼兒廣泛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幼兒去校園里參加植樹種草活動,為草坪設置溫馨標語和小卡片,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組織幼兒慰問孤寡老人,給孤寡老人表演節目,進行傳統德育實踐活動,讓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幼兒去校園外參加爭當環保小衛士的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勞動教育實踐中體會環衛工人的辛苦,認識到各行各業的職業特點和職責,增強幼兒的主人翁意識。
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中扮演著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隨著幼兒教育課程的改進,幼兒教師與幼兒形成了一種團結合作、新型的平等師幼關系。幼兒在學校教育和生活實踐中有了新的心理特點和心理表現,表現出不同以往的行為潛力和創造力,幼兒教師要在師生互動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潛能,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引入對教師的教育實踐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捧著一顆心來”,用溫暖的教學語言鼓勵幼兒,充當幼兒的支持者,讓他們充滿自信地進行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用表揚、贊美的褒義詞去指出幼兒的優點,不斷強化,鼓勵幼兒把優點發揮到最大化。
生活教育跟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包括幼兒的個人生活、幼兒園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這是一切教育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幼兒教師要讓幼兒在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滲透下獲得滿足感和自信,啟發幼兒創造力,給幼兒插上夢想的翅膀,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盧明霞.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的啟示[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7.
[2]楊興萍.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與地方師范院校發展的思考[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