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露
摘 要:幼兒籃球是在遵循成人籃球運動基本規則的基礎上,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能發展水平,簡化籃球運動技術與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幼兒體育運動形式。有效的幼兒籃球活動既能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又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協調發展,還能鍛煉幼兒思維的敏捷性與反應的靈活性。因此,教師要組織幼兒展開多樣化的籃球活動,從而全面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幼兒籃球活動;體育運動;競賽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體育活動要努力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要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幼兒籃球活動中,幼兒需要熟練地掌握運球、傳球、投球等基本動作,幼兒的奔跑、跳躍以及身體協調能力均能得到較大的發展,而且籃球活動還能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勇于挑戰的良好品質。因此,教師要組織幼兒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籃球活動中。
一、幼兒籃球活動的開展形式
幼兒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單一化練習。因此,教師要組織幼兒展開多樣化的籃球活動,從而在增強籃球運動趣味性的同時提升幼兒籃球技能。
其一,教師可以組織常規的籃球課程,然后引導幼兒展開籃球技能的學習與練習。如針對小班幼兒,最基本的籃球動作就是運球,即幼兒要用手指、手腕連續拍球,使球不斷地落地、反彈、落地、反彈。這雖然是籃球運動中最基本的動作,但對幼兒而言同樣具有一定的難度。運球中的手掌是五指張開而且呈自然彎曲狀,可是幼兒在實際的運球中,運著運著就會將五指并攏,這樣根本就不能對球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所以球運著運著就會落地不起。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化的語言,幫助幼兒增強技術動作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想象一下狼的爪子,然后促使幼兒將自己想象成小狼,將球想象成小綿羊,展開“小狼”捉“小羊”的運球練習。
其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展開籃球表演活動。如六一兒童節、元旦,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幼兒集體展開籃球表演活動。教師可以播放節奏感強的音樂,促使幼兒將他們學到的籃球技能結合音樂表演出來,進而增強籃球運動的趣味性。
其三,教師可以組織家長和幼兒展開親子籃球活動。親子籃球活動既能增強親子之間的關系,又能促使幼兒加強籃球技能方面的鍛煉。因此,教師要鼓勵家長與其子女展開籃球活動,如教師可以將網絡中的相關籃球視頻推送給家長,然后促使家長在家中與其子女一起練習;如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將他們在家中的籃球活動拍成視頻發送到班級微信群中;如教師可以在家長開放日當天,鼓勵家長展開親子籃球表演等。
其四,幼兒籃球競賽活動。籃球競賽活動是幼兒籃球開展的重要形式,其能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能促使幼兒加強籃球運動的練習,充分挖掘幼兒在籃球運動方面的天賦。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多樣化的籃球競賽活動。
二、幼兒籃球活動的競賽內容
籃球運動本身的競技性就比較強,再加上競賽活動對籃球運動的正面影響力比較大,因為幼兒要想在比賽活動中有良好的表現,就一定要加強籃球練習,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教師要組織幼兒開展多姿多彩的籃球競賽活動,從而讓籃球運動成為幼兒教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其一,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展開單一技能的籃球比賽活動。如運球,籃球運球花樣非常多,幼兒可以單手運球,可以雙手運球,可以一高一低運球,可以高運球、低運球、運球轉身等等;而且運球的連續性也可以作為幼兒的比賽內容之一。那么,比賽活動中,教師以運球的花式花樣以及運球的連續性來作為評分標準。如投籃,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以及不同能力特點,組織幼兒展開投籃比賽。而且鑒于對幼兒籃球興趣培養的考慮,幼兒只要能將籃球投進框中,那么教師就應對其進行充分的肯定。
其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籃球比賽。這種比賽形式適合大班幼兒,比如籃球運動中的傳球,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幼兒只能將球傳遞給同組內的小朋友,其他小組的可以搶球,但是搶球需遵守一定的規則。教師可以在比賽之前講清楚搶球規則和比賽規則,從而促使幼兒更為直觀地感受籃球的競技性,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拼搏意識與反應能力。
其三,教師可以組織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籃球比賽活動,這種比賽形式可以是單一形式的技巧比拼,也可以按照正規比賽規則展開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籃球比賽。籃球活動本身就能培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以班級為單位的籃球比賽能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
總而言之,籃球運動是一項非常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其在幼兒成長方面的促進價值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運動本身。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總結,組織幼兒展開多樣化的籃球練習活動,并豐富籃球比賽的形式和內容,從而切實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梁樑.關于幼兒籃球開展形式與競賽內容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12).
[2]羅亞.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籃球訓練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運動,2015(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