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文簡稱《指南》)藝術領域從“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藝術活動特點的維度,也是藝術領域中兒童發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兩個方面提出了發展指引,并結合各年齡段兒童的典型表現給出了具體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議。如何去理解《指南》中藝術領域(美術教育)的指導思想呢?
一、理解藝術領域目標在美術教育活動的指導作用
藝術領域的兩大目標是:欣賞與感受、創造與表現。關鍵詞是感受、表現,共同核心是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
(一)首要目標——欣賞與感受
內心的感受來自欣賞。在過去的幼兒美術教育中,存在著這樣的誤區:重技能,輕感受,輕表現。譬如:以前美術活動,我們會注重孩子們的作品畫得像不像?構圖是否豐富?顏色搭配是否悅目?但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傾聽,關注孩子們內心世界對作品的想法。孩子們的想法長期得不到回應,對藝術活動的興趣也會隨之消失。《指南》下的美術教育更注重活動過程中孩子的感受與表現,培養幼兒從感受、喜歡身邊的自然美、社會美再到欣賞藝術美,在符合幼兒審美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去創造和表現,并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的作品。《指南》藝術領域的首要目標中子目標中強調:“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孩子們是天生的創造家,生活就是美術創作的最好來源,所以要從幼兒最熟悉的身邊事物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
《指南》中強調“創造機會讓幼兒多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藝術是個體表現自我的手段,并將個體內在的思想情感外顯出來,《指南》中突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目的——“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二)第二目標——表現與創造
感受對于藝術領域美術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該如何把握好首要目標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引導孩子表現與創造呢?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進行深入的觀察,幼兒才能有深刻的感知,有感知才有感動,而只有引起強烈感動創作出來的作品才具有靈性,更富有個性。
命題畫《橋》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筆者引導孩子回憶并說一說自己見過的橋,再請家長帶孩子參觀各種橋,最后請孩子進行繪畫。從孩子們的作品中得知他們是從側面近觀或遠觀了各種各樣的橋。作品中出現了一幅與眾不同的畫。這幅畫的小作者觀察角度跟其他孩子不一樣,根據畫面知道他是站在橋底下觀察的。這具有靈性和個性的作品說明幼兒的創造力表現跟對事物觀察深度息息相關。
二、如何在《指南》的指導下對幼兒開展美術教育活動
理解了藝術領域目標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的指導意義,那該如何對幼兒開展有效的美術教育活動呢?
(一)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藝術表現和創造的自主表達
尊重幼兒自發的表達和表現,不做過多干預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提高幼兒藝術表現能力并不是“教”技能。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兒童1歲半后就會自己表達了,我們要允許兒童自我表達。因此《指南》強調:“幼兒稚嫩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獨特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遍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當幼兒主動介紹自己喜愛的繪畫或手工時,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當傾聽者,耐心地傾聽并給予積極的回應和鼓勵。因為幼兒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即幼兒的畫是“聽”了才能明白的東西。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見”了,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積極性才更高。
(二)創設讓幼兒自主表達與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不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
《指南》強調要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樂于表達與表現,這也引發了教師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的思考:到底要不要使用范畫進行教學?使用范畫會給幼兒帶來什么影響?
經過實驗對比,發現幼兒畫的跟老師的范畫一模一樣,簡直就像是復印機復印出來的。幼兒沒有自己的想象力,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理解,更談不上創造,完全失去了繪畫的意義。
圍繞范畫對幼兒的影響這個話題,展開了另一組實驗調查。實驗對象:大班第二學期的幼兒;實驗內容:命題畫《房子》。活動不提供范畫,幼兒作畫前根據平日生活中的經驗來設計自己心目中的房子。實驗結果:40個幼兒,39個幼兒的作品中呈現的房子都是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屋頂,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房身,有一個田字形的窗戶。有一個幼兒,連續三次繪畫他都在畫變形金剛的房子。為什么沒有范畫,幼兒的作品卻如此雷同呢?那是因為在以前的美術活動中,教師的范畫中的房子房頂是三角形,房身是正、長方形,有田字形的窗戶,這個概念影響著幼兒的想象思維。第二次繪畫前請爸爸、媽媽帶他們到生活的城市中走走,觀察城市中的建筑物,呈現的作品中有15個幼兒畫的房子中不再是以上的樣子。第三次繪畫前筆者利用發達的網絡、多媒體等強大的作用,與幼兒一起欣賞世界各地的建筑物。第三次,幼兒的作品出現了倒三角房、菠蘿房、筷子房……之前的三角形屋頂、田字型窗戶的出現率就降低了。
實驗告訴我們,使用范畫會導致幼兒失去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美術教育一定不要、不能當扼殺幼兒想象和創造的“劊子手”。
三、體會藝術領域目標美術教育中所體現的核心價值
在幼兒的階段,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幼兒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和創造美。
參考文獻: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2012-10-09.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