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佳潔
摘 要:在幼兒教育當中,教師尤其要注意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除了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外,還要注重培養幼兒的交流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協助幼兒雙方進行溝通,并且通過游戲等各種方式來讓幼兒學會合作。在整個過程當中也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只有家長和老師配合才能夠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
關鍵詞:幼兒溝通;交往能力;策略探究
幼兒園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六歲以下,環境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有利于孩子的發展。幼兒進入幼兒園后也就意味著要開始融入集體生活,這個階段要不斷提升幼兒的自我意識和道德發展,讓他們向更穩定的心理特征方面發展。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沒有入幼兒園前和他人的交往比較少,因此幼兒入園之后,教師要幫助幼兒學會和他人分享合作。
一、幼兒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幼兒成長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會考慮自己多一點,會從自己的想法和興趣出發而不會考慮他人。在剛剛進入幼兒園時,如果教師要請小朋友回答問題,上課舉手的人就會特別多,但如果教師沒有請他發言,孩子就會表現出生氣的樣子。有一部分小朋友的行為還會比較過激。比如,特別不高興就會拍打桌子或者摔椅子等。一部分孩子也不喜歡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有人想要玩他的玩具,他可能會做出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外,有的孩子則表現得比較孤僻。他們寧可自己一個人玩,也不愿意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他們認為自己玩會更好,不愿意和他人說話。還有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做一些傷害他人的行為,比如罵人、搶玩具,甚至會去踢別人。
二、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
想要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教師就應該給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教師必須取得幼兒的信任,幼兒才會更愿意和教師去交流。教師給幼兒一種安全感,也有利于教師后期的工作,幫助幼兒進行人際交往。比如,有的小朋友確實不愿意開口說話,教師就需要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很尊重并且非常喜歡他。如,每天早上主動向他們問好,在他們出現問題時,教師也會及時地給予鼓勵。有時候可以多夸夸孩子,這樣他們就更信任教師,到后期孩子也愿意向教師問好。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利用一些游戲讓幼兒參與到游戲當中,增加與其他幼兒的交往。
幼兒特別喜歡家長和教師的夸獎,所以教師要給幼兒營造一個非常自由的心理環境,幫助幼兒樹立自信,這樣在交往的過程當中他們也會有成就感,當然也就更愿意融入集體。有的幼兒在剛剛進入幼兒園時,可能會在很多方面表現得手足無措,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千萬不要打擊他們,因為孩子還非常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特別喜歡鼓勵式的教育。比如:如果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語言能力又比較強,教師就要側重于鼓勵他多表達,反之,就鼓勵他多動手。在幼兒教育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將孩子的優點“發揚光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幼兒信任自己。當兩個孩子出現矛盾時,他們有可能沒有辦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如果是這種情況,教師就要進行正確引導,并且協助他們進行溝通,這樣就可以化解矛盾。除此之外,在幼兒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公平公正。比如,有的孩子比較自私,不想讓某個孩子玩。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和孩子商量制定一個規則,這個玩具大家可以輪流玩,比如說某個小朋友玩10分鐘后就輪到下一個小朋友玩,以此類推以這樣的形式和孩子溝通,他們更愿意去接受。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讓父母配合教師一起來幫助孩子成長。比如,幼兒園可以舉辦一些集體活動,讓家長和教師有更多機會和時間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共同幫助幼兒成長。
三、結語
在幼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這是孩子融入集體的第一個階段,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起來。在遇到問題時要以更智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利用家長或教師的威嚴去制止。幼兒需要得到關愛和尊重,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家長也更應該關注孩子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嚴紅萍.利用區域游戲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30):44.
[2]揭月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0(6):95-96.
[3]權利民,郭春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研[J].新課程研究,2019(25):135-136.
[4]錢菊香.培養合作交往能力 提高幼兒綜合素質[N].江蘇教育報,2013-04-12.
編輯 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