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青
摘 要: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家庭的中心。如今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幼兒園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切實有效地開展幼兒教育,以引導和啟蒙的形式對幼兒進行積極的影響。在此,基于一定的實踐經驗,從“注重課程游戲化”“注重環境的創設”“注意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幾方面出發,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游戲;環境
隨著社會發展愈發完善,人們的教育意識不斷提升,也使幼兒園教育受到更多的重視與關注。得益于此,諸多新思想以及方法被運用到幼兒教育中,但是幼兒園教育還是有諸多的問題存在。為此,幼兒教育要運用科學的方式,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在此,本文從三方面出發對幼兒園教育進行了分析。
一、注重課程游戲化
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對實現幼兒園課程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對于大部分幼兒來講,他們還處于以游戲為主的階段,幼兒園中各項活動的展開也是以游戲為基礎,力爭充滿濃厚的趣味性,以讓幼兒可以參與其中。但是在融入游戲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課程”是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核心。游戲的目的是激發幼兒參與課程的興趣。盡管幼兒園課程很簡單,但它也有相應的教學目標。所以,課程游戲化不意味著為了游戲而游戲,教師要幫助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例如,在幼兒園開展一些音樂活動時,教師可以融入一定的游戲。因為大多數幼兒愛玩好動,教師可以讓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扮演各種小動物,如讓幼兒模仿小鴨子游一游,模仿小青蛙跳一跳,模仿兔子蹦一蹦。這樣的游戲不但充滿了童趣,也有利于對幼兒音樂節奏意識的培養。又如,在開展一些愛心課程時,為了更好地教育幼兒有愛心,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小魚兒。小魚兒一開始在水里開心地游來游去,但不小心蹦到了岸上,奄奄一息,這時另外一個小朋友幫助“小魚兒”回到了水里。在扮演游戲之后,教師可以告訴幼兒:大家要充滿愛心,及時對需要幫助的小動物和朋友伸出援手。這樣愛心教育的效果更為顯著。但是,需要注意在玩游戲時應特別關注幼兒的安全。
二、注重環境的創設
幼兒園環境的創建在幼兒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對幼兒產生微妙而不容忽視的影響。通過改善幼兒園活動區的環境,幼兒可以更好地在活動中進行探索和學習,在快樂有趣的氛圍中得到豐富性的發展,并且在良好的環境中,幼兒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幼兒園環境涉及的范圍是廣泛的,樓梯、走廊、戶外設施都是環境的一部分。作為幼兒教師,要特別注意方方面面的環境創設,以環境促使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得到發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幼兒園走廊的角落,可以放置一些幼兒手工制作的作品,或者幼兒種植的一些植物等;可以在走廊的地板上設置各種圖形,如月相變化、交通標志等,讓幼兒在走廊上行走玩耍時,也可以得到一些簡單的認知。此外,在班級中,可以設計一個主題墻,在其中加入一些有益內容。比如,以環保為主題加入節約用電、垃圾分類投放等宣傳畫,幼兒可以參與繪制,如此引導幼兒樹立一定的環保意識;或者以友誼為主題,在主題墻上張貼一些關于幼兒參加活動的照片,以及關于友誼的小故事等。在環境的創設方面,可以鼓勵幼兒進行創作,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以提高,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三、注意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
在幼兒教育階段,加強與家長之間的協作與溝通,在家校共育中取得共同進步,是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必然選擇。實施家校共同教育模式,不僅促進了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和諧溝通,了解幼兒的多方面成長信息,也有助于貫徹正確的教學指導,促進兒童全面進步。而且如今,大部分家長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基礎,他們具有參加幼兒園教育的主觀意識和相應條件。這就為家校聯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例如,在以交通安全為主題的幼兒課堂活動中,可以邀請家長擔當安全教育員,和幼兒一起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和家長共同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多種交通標志。此外,幼兒園可以開展一些親子活動,邀請家長參與。親子活動是加強教師、家長和幼兒之間交流和互動的集體活動,也為家庭中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渠道。幼兒園可以在主題活動、節日活動等項目中創造條件,組織豐富的親子項目,鼓勵家長主動參加。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加強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同時,現在溝通渠道也特別豐富(如QQ和微信),幼兒教師也要注意隨時就幼兒的問題與家長聯系。
總而言之,幼兒園教師應以幼兒發展為中心,然后積極開展幼兒園課程,組織幼兒通過游戲化的活動課程,促進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加深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注意家校合作的開展,以期為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幼兒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皎紅.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7(32):62-64.
[2]夏海.保育質量是幼兒園辦園水平的決定性因素[J].中國教育學刊,2017,13(11):101.
編輯 趙文靜